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张仁杰:捐款我绝不直接插手(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0:51 竞报

  唯一的生活来源是当健身教练

  2004年12月,从武术学校毕业的张仁杰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北京一家健身俱乐部做专职健身教练,月薪3000元有余。空闲时间,他也做兼职家教,每小时200元。

  4万元积蓄全都用于救助流浪人员

  这些年来,张仁杰有个习惯:凡是遇到流浪的人,就会主动上前,问寒问暖,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张仁杰近四万元存款就这样花光了。

  2005年7月“感恩中国”创建以后,张仁杰便辞去了原来健身教练的工作,开始一心一意经营自己的网站。

  在“感恩中国”首页,张仁杰把“每个人都应该有知恩感恩的心”这句话放在顶端最醒目的位置。下面分设“求助纪实”、“回访纪实”、“美丽中国”、“寻人启事”等多个小栏目。

  辞职后的张仁杰每天主要做的就是骑自行车奔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寻找可能需要救助的病残流浪乞讨人员,晚上回来就把白天的见闻和照片更新到网站,以期得到慈善机构和热心网友的关注、捐助。

  自己小时候也接受过别人救助

  张仁杰的家在安徽六安农村,年近五旬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十年前,为了给捡回的一个患先天疾病的女婴治病,张家花光了不多的积蓄,还变卖了耕牛。张仁杰也因此在当年6月念完初一后被迫辍学。

  “当时也抱怨家里穷,我妈总是说,多做好事,比什么都好。”

  辍学后的第二年2月,张仁杰离开安徽老家去了郑州新密一家砖厂打工。1999年,15岁的张仁杰被郑州一位素不相识的姜大爷送到河南登峰一家武术学校习武。2004年毕业后他来到北京。

  去当健身家教赚点生活费

  张仁杰现在唯一的生活来源是做健身家教,但由于“感恩中国”的事情太多,他常常好几个星期抽不出时间去赚点生活费。“我现在每个月的总花销不超过400元钱。我去外地的钱都是朋友赞助的。”

  现在,张仁杰依然租住在西苑附近一个长1.8米、宽仅1米的小房子里。每月房租50元。张仁杰用木板将它拦腰隔开。上层当床,下层就是“感恩中国”的“办公大楼”。

  对于目前的窘境,张仁杰一直没有告诉在安徽老家务农的父母。但随着媒体的介入,父母还是知道了这个小儿子在北京的真实情况。他们瞒着张仁杰给同样在北京打工的大儿子打了电话。

  “他们叫哥哥在经济上帮补我一下。我爸还把家里的鸡蛋卖了,给我寄来一百元钱。但是直到今天,他们也没有直接问过我这些事。他们知道我好面子。”

  “我不知道还能撑到什么时候”

  现在,张仁杰每天都能收到许多好心人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短信,要求捐助。

  “有患重病没钱救治的,有无家可归的,有让我介绍女朋友的,有叫我帮忙充手机话费的,还有患了性病无处求医的。什么样的人都有。我的小灵通每天都得充电。曾经还有过我早上起来一开门,门口跪着两三个人要我救助的。”

  “我的压力特别大。”张仁杰总是反复说这句话,“有很多人都需要我们去救助,但是我能力有限。”

  张仁杰曾在网上征集过志愿者,“来过几个,做了两天都走了。我不能给人家发工资。连住的地方都没法提供。”现在,张仁杰对“志愿者”有了新的认识,“不一定非得在北京,不一定非得整天跟着我。在全国任何地方,只要你帮助了你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可以是‘感恩中国’的志愿者。”

  张仁杰现在还没有女朋友,“没想过今后女朋友会不会反对我做这些事,我想我会尽量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开朗健谈的张仁杰在说起找女朋友的事时,显得很腼腆。“我不知道还能撑到什么时候,但我会尽力去做。”

  本版文/实习记者 胡洪江

  摄影/本报记者 李昊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