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了高山蔬菜的“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4:15 杭州日报 | |||||||||
本报讯(通讯员 周兴粒 吴群英 淳安记者站 叶良喜 记者 王成)近日,淳安县在金峰乡建成首个高山蔬菜微蓄微灌示范基地。这一基地不仅每亩每年可节约成本开支700元,为当地农民年增收38.6万元,而且能让杭州、上海人吃上更加放心、安全的高品质高山蔬菜。 淳安县现有高山蔬菜面积达1.2万亩。然而,由于高山地区缺乏必要的水利基础设施和相应的蓄水、灌溉条件,导致“雨不能蓄,旱不能灌,蔬菜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尤其
当地菜农曾做过测算:节水灌溉应用区菜地的平均亩产量2240.2公斤,比非应用区平均要增产36.0%。其中,四季豆平均亩产可增近四成,豇豆平均亩产增产三成多,长瓜、小尖椒的果实色泽鲜丽,无裂果、质量优,病虫害明显减轻。而且可实现基地良种化,推广应用丰产、耐高温、抗病、商品性好的无公害高山蔬菜品种,丰富城镇居民的菜篮子。 据悉,淳安将在全县推广应用金峰乡的高山蔬菜微蓄微灌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