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老师热线温暖孩子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7:51 南京晨报 | |||||||||
在南京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收取任何费用,16年来义务坚守“热线”,默默为徘徊在心理危机边缘的孩子们进行“心理按摩”,挽救了数百个孩子的生命,更使得成千上万的孩子走出心理阴影,重新踏上正常的生活轨道。他们,就是以陶勑恒为代表的“陶老师热线”的工作人员。 初衷
为帮孩子走出阴影自掏腰包建热线 陶勑恒是“陶老师热线”这一中小学生心理援助机构的发起人。上世纪80年代末,作为一名心理学老师的他,常去中小学给孩子们作心理健康讲座。每次他的讲座结束,就会有很多孩子和家长找到他,向他倾诉内心困扰、考试的压力、青春期的焦虑、来自学校和家庭的矛盾……他都会用心倾听、细心疏导。每当他成功帮助一个孩子走出心理阴影,一种满足和欣慰油然而生。 何不成立一个“热线”,挽救和引导更多徘徊在心理危机边缘的孩子呢?“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经费,他就自掏腰包创立了‘陶老师热线’,把他微薄的工资几乎全部用在了需要帮助的孩子身上”。陶老师工作站的李站长感叹道:“他到现在还是非常节俭,把钱都省下来买书送给孩子们。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来回交通费用,他也从来都是自己出。家长们事后常会带着许多礼物来感激他,但他一概不收。” 用心 四去安徽上门开导绝食女孩上一本 “陶老师热线”叫响了全国,全国各地的求助电话不断涌来。一天,陶勑恒刚到家,手中的电话又响起,原来是一名安徽高三女生已绝食两天两夜,她的父亲打电话向陶老师求救。 陶老师连夜赶到安徽孩子住处。刚进家门,女孩的父亲一把拽住陶老师:“孩子的母亲已经去了,您一定要救救孩子啊!” 原来,这个17岁的孩子方方(化名)正值高三,高二时她在学校谈了一个男朋友,岂料这学期男孩对她不理不睬。女孩伤心欲绝,原本学习成绩优异的她成绩迅速滑坡。伤心了一个月后,方方尾随男孩询问究竟,男孩却只甩下一句冷冷的“以后别来找我了”。方方痛不欲生,那晚她在外面上了一夜的网。第二天才去上学的她,刚到学校便收到一个晴天霹雳,母亲满大街找了她大半夜,不幸被车撞了…… 陶老师没有马上说话,坐在女孩的床边半个小时,轻轻地叹气,默默地看着她,然后拉起她的手,对她说:“我感到你的心都碎了……”这时已近3天面无表情的女孩,终于泪如泉涌…… 陶老师经过进一步和方方及其父的交流,终于成功说服她重新进食。两天后,陶老师不放心,再次来到方方家中。接下来直到女孩高考前,陶老师又两次上门鼓励她勇敢站起来。就这样,女孩终于顺利走出阴影,那年夏天,她考上了一所全国知名的一本高校。 敬业 上厕所也带着电话值班整晚不敢睡 如今,陶老师已成为一个群体,陶老师工作站的所有人员都是“陶老师”,他们有心理学研究所的教授、有脑科医院的医生、有中小学教师……他们都被陶老师的事迹所感动,自愿加入了陶老师工作站。陶老师热线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都为孩子们守候。 他们轮流值班,坚守热线。每天,电话在谁手里,谁就会24小时不离身,即使是上厕所,也会把电话拿在手里;即使是洗澡,也把电话放在浴室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无论在干什么,只要接到危机救助电话,他们就会停止手头所有事情,立即赶赴现场,因为“没有什么事情会比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更重要”。 “我们有位年轻的夏老师,每次轮到她值班,她就几乎整晚都不睡觉,穿好衣服坐在床边,就怕自己睡着了会听不到电话声响。她的先生也不睡,坐着陪她一夜。一旦需要晚上进行危机干预,他便立刻送她到现场。” 无私 一天工资只有10元他们却干得上瘾 16年来,“陶老师热线”总共接了5万多人次的电话,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近1万次,工作非常繁忙。但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义务的,一个热线老师一天的工资只有10元。可他们偏偏对这份一天只有10块钱的工作“上了瘾”,他们说,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积极成瘾行为”。 有一天晚上10点多,正在值夜班的袁老师接到一个14岁初二男孩的电话,说他即将离开这个让他厌恶的世界。袁老师非常紧张,得知他不仅已买好了水和安眠药,而且正站在一个高速公路的旁边,准备先服安眠药,如果不成功再撞车自杀。袁老师首先稳住他并尽量拖延时间,随后一边和他通话一边打车赶往男孩所在位置。原来,这个孩子父母离异,给他造成非常大的心理阴影,原本就性格内向的他变得更加沉默,成绩也随之一落千丈,家庭关爱的缺失、内心的自闭、分数的压力、父亲一味的谴责使他愈加自卑,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关心他、帮助他,所以产生了轻生的想法。 赶到男孩身边后,整整疏导了7个小时,袁老师终于成功打消了男孩自杀的念头。事后,她非常兴奋,对同事说,“救人的感觉真好!” 名言 不来感谢的个案才是成功的 陶老师热线的工作人员,都深深记得陶勑恒的经典名言:一个成功的个案是不需要感谢的,只有不来感谢的个案才是成功的。 郑老师说:“我刚开始听到这话,就犯糊涂了。把孩子拉回正常的生活轨道,孩子或家长来表示感谢难道不正常吗?但陶老师的一席话,让我深深折服了。他说,我们不能担任救世主的角色,如果一个孩子以后来感谢你,说明他还没有完全走出阴影,没有看到他自己的努力。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助人自助,自己帮助自己,自觉地、主动地改变。学会感谢自己,才会勇敢地承担起责任。” 成果 使用4个绝招危机干预成功率100% 16年来,陶老师热线的危机干预率达到了惊人的100%,排除了几百例孩子自杀或杀人的可能性。他们到底有什么绝招呢? 原来他们使用了以下四招制胜法宝:首先是耐心倾听,确定问题所在,保证孩子的安全,接着不断与孩子沟通,并评估其自杀或杀人的可能;其次是对症下药,让孩子感受到他人的关爱,并与其探讨除了死亡之外的选择;再次,帮他制定一个行动规划,再获得他一个书面或口头的承诺;最后是后期的不断关注,给他的家人提供适合他的建议,或到相应的咨询机构做长期的咨询。见习记者杨静史遥 陶勑恒 江苏省劳动模范;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委员会常务理事;南京市心理学会会长;南京市中小学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南京晓庄学院教师。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