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揭取"萨满面纱" 透露吐鲁番干尸真相(组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9:15 国际在线

  

专家揭取"萨满面纱"透露吐鲁番干尸真相(组图)(3)

  揭开萨满务实干尸衣物可见怀抱手杖

  

专家揭取"萨满面纱"透露吐鲁番干尸真相(组图)(3)

  新疆吐鲁番文物局局长、考古专家李肖博士现场介绍

  三、萨满教仪式

  在中国东北诸民族萨满的跳神仪式中,尽管不同民族的萨满有不同的程式,甚至不同的氏族之间亦不尽相同,但基本程序是完全相同的:请神——向神灵献祭;降神——用鼓语呼唤神灵的到来;领神——神灵附体后萨满代神立言;送神——将神灵送走。这样,请神(献牲)、降神(脱魂)、领神(凭灵)、送神便构成了阿尔泰语系诸族萨满仪式的基本架构。此外,阿尔泰语系。

  诸族中的一些民族还有许多相同内容的祭祀仪式,譬如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都有祭敖包的萨满仪节;鄂温克族的“奥米那楞”,鄂伦春族的“奥米南”,达斡尔族的“斡米南”,都是同一性质的萨满集会活动。显然这是东北阿尔泰语系诸族长期互相影响与融合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东北地域文化的某些共同特征。

  萨满中的跳神,跳神一般在三种情况下进行:其一,为人治病;其二,教新萨满;其三,举行祭神仪式。萨满为人治病的跳神仪式是这样的:傍晚,在患者居住的“仙仁柱”中,人们围坐在周围,在跳神前点燃一种木本植物,发出香气,净化污浊空气,以便神灵能够到来。

  届时,萨满身穿神衣,头戴神帽,左手持鼓,右手拿槌,盘腿坐在西北角的“塔了兰”的专门位置上,病人坐在东南位置上。萨满在请神前,双眼半睁半闭,打几个哈欠后,开始击鼓,然后起身,边击鼓,边跳跃,边吟唱,音调极其深沉。萨满唱一句,“扎列”(二神)和参加跳神仪式的人们伴随着合唱。鼓声渐紧萨满下巴哆嗦,牙齿咬得格格作响,双目紧闭,周身摇晃,表现出神灵附体时的痛苦情状。这时有人拿出一团烧红的火炭,放在萨满脚前,为神引路。萨满鼓声突停,混身大抖,这是神已附体的表现。这时附体的是祖先神,借萨满之口询问:“你们请我来有什么事?”“扎列”及病人亲属代答:“因某人患病,惊动祖先来给看病。”这时萨满再击鼓吟唱,通过逐一恭请诸神,探寻病人冲犯哪位神。萨满提到一位神的名字,病人不由地颤抖起来,则认为是此神在作祟病人;有时作祟之神借萨满之口,自认是他所为,要求供祭某种牺牲,患者家属赶紧应允,答应病好后就还愿。有的萨满看病人的病情严重,就让病人裸体躺在床上,向其身喷开水,叫“阿尔沁达兰”。如果认为危重病人的灵魂被恶神掠去,萨满要借助祖先神的力量,于想象中远征沙场,与恶鬼搏斗,把患者的灵魂夺回来,病人方能得救。萨满跳神时间长短不一,视病人症状轻重,短则半小时,长则1~2个晚上。有的萨满斗不过凶神恶刹,嘱咐另请其他萨满来跳神。

  四、萨满神鼓

  鼓是萨满获得灵感和力量并得以与神灵沟通的媒介。萨满通过鼓语实现人与神的对话, 这种被常人视为虚拟的语境,不仅成为罩在萨满头上的神秘光环,而且为萨满信仰者创造了一个独特、神秘的话语系统,成为他们举行复杂萨满跳神仪式所必需并且能够使受众通晓的思维表达方式。

  在东北阿尔泰语族诸族中,使用抓持型萨满鼓的民族居多,有满族、锡伯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蒙古族中也有使用这种形制萨满鼓的。

  萨满神鼓的基本构成:鼓面 以革蒙制。早期为兽皮,如狍皮等早期萨满常在鼓面上绘制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如“日、月、星 辰;彩虹,山和树,熊、鹿等兽和马、牛等家畜,还有蛇、蜥蜴、蛙、龟等动物”。 鼓圈 木制,圆形或椭圆形。鼓圈直径的大小与鼓边的宽窄不一,以能承受鼓面皮革的张力为宜。 鼓圈用料就地取材,常见的有柳、杉、桦木等。

  鼓绳 是连接抓环与鼓圈的纽带鼓绳的材料,一般用皮条制成;亦有用麻绳或线绳的。鼓绳的数量并无定数,最少的有4根,多者也有12根。 鼓环 一般镶嵌在鼓圈的木框上抓环 在鼓的背面中央设一圆环,金属( 或铜或铁)制,用手抓而执其鼓它还是拴结鼓绳的“中心”。鼓鞭 多为竹篾缠裹布条的鞭状击鼓工具。

  五、服饰与面具

  鄂伦春族的萨满教法有神衣、神帽、神鼓、神槌、偶像、神画等。萨满的神衣是由去毛的鹿皮或犴皮染成黄色,再制成无领对襟长袍。神衣的装饰,不仅有自然崇拜物与动物图腾崇拜物的造型,而且有各种花草图纹。神衣两肩有布或木制的布谷鸟。鄂伦春人把布谷鸟视为神鸟。它虽小,但鸣叫声清脆响亮,能够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因而鄂伦春人严禁伤害布谷鸟。萨满服前胸有6个圆铜镜,后背外饰有5个圆铜镜。个子高的男萨满神衣胸饰有12个圆铜镜,后背饰有5个圆铜镜, 铜镜具有护身作用。神裙飘带有12条,代表 12个月,也有6个布条,大萨满的神裙是双层布条,说明他的神灵全。飘带上绣有各种花纹:野花、叶子、野鸡尾图案等,也可以贴上各种花样;神帽上还有3个或6个飘带,飘带喻作天桥,还饿有一对小鹿角,寓意是神的落脚地,并从这里联附体。一对鹿角之间,有布或木制的布谷鸟,徒刑粗犷而质朴。

  面具曾被用于萨满跳神活动。信仰者相信面具具有神力,萨满跳神戴上面具,不仅可以避免妖魔的灵魂认出萨满的真面目,而且能借助面具的法力战胜妖魔。萨满面具后来逐渐被前缀皮或布质辫绳的神冠代替。满族萨满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时使用。萨满祭祀中,依照祭祀内容要求,模拟成各种动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灵认出,萨满要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脸。身穿萨满服,腰系腰铃,左手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响器的配合下,边敲神鼓,边唱神歌,充满神秘的色彩。

  

专家揭取"萨满面纱"透露吐鲁番干尸真相(组图)(3)

  干尸头部具有明显的高加索白人特征

  

专家揭取"萨满面纱"透露吐鲁番干尸真相(组图)(3)

  干尸身材高大测算身高达1.8米

  六、萨满神化

  《天宫大战》集注于解答万物起源的奥秘,这也是它生命力之所在。万物的生成自然离不开造物主的积极作用,人类、云雷、谷泉、日月七星等。都是大神自强不息、矢志不移的创造。宇宙创生为神圣的善举,大神无所不能的力量是最完美的自由。神话里 神祗之间的鏊战和搏击,无不带有宇宙性,它展示了自然的生命化、人格化的过程。

  在《天宫大战》中,由创世三女神为一方,以恶魔耶鲁里为另一方的数十位生机勃勃的形象组成了无所不包的同一世界。神话依据具体且定性的象征规则,对如此众多的形象进行合乎其宗教属性的动态刻画,故事形象生动活泼,情节气象万千。无所不能的造物主阿布卡赫赫原来是宇宙第一物质---气---运化积聚而成的天地尊神。她的神性无以伦比,她的力量无以穷尽。她掌持天地,运用天地资源,化幻穹宇,育生万物。“她能气生万物,光生万物,身生万物”。与其同体的地神巴那姆赫赫是从她的下身裂生,因此阿布卡赫赫代表上升成天的清光,巴那姆赫赫则是下降成地的浊雾。升天的气与光的运动也不同步,气静光燥,气止光行,气不束光,阿布卡上身又裂生出卧拉多赫赫(光明神)。

  由于清浊不同的元气属性气光束离的运化差别,三女神由此引发出一系列不同的性格和功能表现阿布卡赫赫,巴那姆赫赫和卧拉多赫赫虽然同根同身,同存同现,但禀性不同。阿布卡赫赫性慈,巴那姆性憨,卧拉多性烈。

  三神造就的物种由于与她们的差别,也表现出不同的种类和属性。阿布卡和卧拉多造的女人心慈性烈,巴那姆所造,不管禽、兽、虫,都白天喜睡,夜间活动,惧怕光亮,嗜好穴居,因此缺少阿布卡赫赫的慈性,它们相食相残。敖钦女神是阿布卡用身肉给她做的九个头,卧拉多用身肉给她做了八个臂。由于拥有两位大神的云气与烈火,她有了称霸苍穹之能量,她的九头八臂又使她的聪明和能力威逼天下。后来地神又使她拥有了自生自育的生殖器。把三女神的能力集于一身后,她终于变成恶魔耶鲁里,与创世主争雄天下。

  在《天宫大战》中,对立双方各据自己的能量和智慧,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耶鲁里吞噬万物,使浊雾弥天,禽兽丧亡。它用九头变作九个太阳笛般亮星,使卧拉多受骗,成了耶鲁里的俘虏。他又乔装成赶鹅的老太太,将越变越多的生鹅化作筋绳,抓住阿布卡结果天摇地动,日月晦暗。然而,纵使耶鲁里在阴险狡诈也敌不过阿布卡的智慧。阿布卡用七彩神火照穿耶鲁里的真面目;又以天地一般的仁慈,给万物以生命、温暖和光明。最终恶魔耶鲁里被三女神与禽兽合力将其一直将它打到再不能扰害天穹。耶鲁里的失败是众神通力合作的结果。神话歌颂了团结互助的美德。

  《天宫大战》代表着萨满教神话的辉煌成就。在波澜壮阔、情彩奇异的宇宙生命运化中,人们利用形象与意义的象征关系,将形象行为同宇宙现象结为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以富于哲理的方式解释万物来源和古老的氏族精神原则。

  七、信仰神系与崇拜

  1、天神系:

  敬天是东北阿尔泰语系诸族古老的传统。天神,满族、 锡伯族称“阿布卡恩都力”鄂伦春族称“恩都力”蒙古族称“腾格里”,达斡尔族称“腾格日”。在蒙古英雄史诗和萨满的神词中,具有各种职司的腾格里有上百个。

  2、山神系:

  山神,达斡尔、鄂温克语为“白那查”,鄂伦春语为“白那恰”认为凡高山峻岭、悬崖绝壁或奇异洞穴都是山神居住的地方,白那恰统辖着山林中的动植物。将一棵高大的老树距地面两米左右的部位砍去一块树皮,刮平后在上面画个人的脸形。还有一种供奉的方法,在一块白布上画一只老虎,一个山神爷,两侧站着两个小鬼,供奉在山岭上木制的小庙里。狩猎丰收需酬谢白那恰,久猎无获需祈求白那恰。

  3、畜牧神系:

  “吉雅其”,是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共同信仰的牲畜保护神。“吉雅其原是一位深知马的习性、勤劳而又热情的牧马人。” 死后成了护佑牲畜的神灵。通过祭祀吉雅其驱除瘟灾,使得人畜平安、牧业兴旺。

  4、生育神系:

  满族、锡伯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均有生育神信仰。满族称“鄂莫西妈妈”,锡伯族称“希林妈妈”其他民族一般沿用汉语称谓“娘娘神”。

  这些神系及其与之相关的祭祀仪式,形成于东北阿尔泰语系诸族渔猎、游牧经济基础之上。是这些民族解决生死、衣食生育和战争胜负问题的精神渠道。天神系和山神系属自然崇拜范畴的典型,牲畜保护神系和生育保护神系则属祖先崇拜范畴的典型。显而易见,它反映了一定经济形态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于解决人与自然紧张关系需要而产生的观念体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