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收集容器大多成摆设垃圾分类意识尚待引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9:30 无锡日报 | |||||||||
本报讯(记者马健)东河花园的一位李老先生,日前下楼时把一根烧坏的日光灯管随手扔在蓝色垃圾筒内,在一旁的孙子赶紧取出投放到一侧红色垃圾筒内,老先生不但不表扬还嘀咕道:“多此一举,啥人来注意这等闲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市自去年起全面启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所有新建小区及市区主干道、风景区硬件设施容器验收基本到位,目标至2007年底,主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达40%,外围乡镇达15%。可时隔二年,不管是2004年就进行试点的新世纪花园、南尖社区、新江南花园等居民小区新增的垃圾分类容器,还是
无锡城区居民每天人均产生生活垃圾0.8-1公斤,70%为厨余垃圾、果皮等有机垃圾,20%为废纸塑料类,4%为玻璃,剩余的为金属、布类等,划分成居住、单位办公及公共场所三大收集垃圾区。市环卫处告知,如今城市生活垃圾容器和垃圾袋泾渭分明,每百户设置一组,蓝色的为可回收物:包括纸类、塑料、橡胶等;灰色的为不可回收物:包括厨余垃圾、瓜皮果壳等;红色的为有害垃圾:包括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化妆品等;普通电池自去年起已不列入国家公布的有害废弃物之列。可不少居民仍不去或不会分类,导致垃圾日复一日混合收集,给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造成了一定困难。 调查表明,城市生活垃圾中30%至40%是可利用资源,回收百吨废纸可再生80吨好纸,回收1吨废塑料可制造2000个瓶子。每年我市可回收利用资源近20万吨,但如果不“分类包装”,就只能作为垃圾付之一炬。目前我市日均焚烧垃圾30吨、填埋垃圾2400吨,高峰期达3800多吨,虽然采用卫生填埋和焚烧方式处理达到了无害化处理的要求,但垃圾总量未减,资源未曾得到利用,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还对环境构成了污染与威胁。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已成为我市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有关部门指出,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科学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首要条件,需要不断强化市民环保意识与行为素质,全社会合力共同推进。一些市民则认为,废弃物容器上还应当更详细标明分类垃圾细项,以便一目了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