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委权限界定模糊 利益博弈致多部法律难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13:46 国际在线 | |||||||||
部委“利益分殊”进行时 □本刊记者 杨 军 2006年,似乎可以被称为行政体制改革年,从去年底开始,关于“行政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推进”,“到了不得不推进的时候”等说法便频繁见诸媒体,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在正
但是,当时间的指针终于跳到这一年的岁末,实际收获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多。作为一场自上而下推进的改革,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部委似乎并没有向着预设的方向前进。 焦点发改委 今年,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异常忙碌的一年。从对煤炭、水泥、铝、铁合金、焦炭等五大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到表示将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住房价格上涨过快问题,到谋划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再到进行新一轮药品降价,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从宏观调控直忙活到微观定价,但从结果看,不仅仅是宏观调控效果不彰,发改委似乎还有费力不讨好之嫌,不时被推入两难境地,方方面面对发改委的质疑声几乎没有断过。 姑且不论对铁合金工业产能过剩进行调控效果欠佳遭质疑这样的“冷”点,单说比较热的油价和药价的调控,似乎效果都不能令人满意。 今年油价像坐上了过山车,忽高忽低,大起大落,对油价最有决定权的就是国家发改委,到现在为止,中国的成品油价格还由发改委一手制定。但是,从2004年开始,随着油价的飙升,中国原有的价格制定测算体系几乎成为一个“摆设”,现行的成品油价格可以说是几方利益平衡的结果。但是,随着油价的起落,这种微妙的平衡不时被打破,作为唯一的定价者,发改委既要释放公众的压力,又要确保行业巨头的利润,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不管是几个月前的国际油价飞涨,还是后来的一路下滑,发改委好像都处于一个被责问的境地。 药品定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17次药品降价之后,百姓似乎并没有从一轮又一轮的药价下调中得到多少实惠。统计显示,超过80%的药品通过医院销售,而国家发改委在所降的几百个药品品种中,真正涉及医院的也就几十个品种。 相反,众多物美价廉的老药,在大城市的医院和药房中已经难觅踪影。为了保住“环磷酰胺”这样物美价廉的老药,发改委在今年发布的第18次药品调价令中,可说是煞费苦心,在大幅降低肿瘤药品的同时单单上调了抗肿瘤老药的药价。但是,这样的努力不过是杯水车薪,在保住这一种药的同时,更多物美价廉的老药消失了,百姓依然怨声载道。制药企业同样不满,他们认为,目前的药品定价机制不合理,药材是完全竞争的,药品价格应由市场来决定,怎么能某个部门说了算。 进入12月,发改委又公布对平板玻璃行业进行调控,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第12个针对具体行业进行的调控,在此之前,发改委已经连续对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煤炭、电石、纺织、电力、房地产、钢铁和铅锌等行业进行了调控。姑且不说那么多行业是否调控得过来,经过一轮轮的调控,发改委对行业的控制在增强,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强化管制、努力扩权的并不只是发改委一家,只是它被更多地放到聚光灯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