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名牌战略发展报告:名牌成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16:10 千龙新闻网

  来源:千龙网

  质检总局发布《中国名牌战略发展报告》(全文)

  千龙网北京12月21日讯 (记者 石磊)昨天(12月2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名牌战略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
是我国实施名牌战略以来发布的第一个全局性的分析报告。《报告》指出,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追求高质量的时代。工业化和全球化既为实施名牌战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也对名牌产品提出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实施名牌战略已经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报告》对六年来的名牌战略推进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指出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以行业部门指导服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名牌战略推进机制。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名牌战略推进机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名牌扶持政策;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本地名牌战略发展规划;全国广东、山东、福建、吉林、河北、安徽、江西、湖北、海南、甘肃等10个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活动。6年来,共有100多个部门、行业协会(联合会)参与了名牌战略推进工作,有34个行业协会(联合会)制定了本行业的名牌战略实施规划。

  《报告》认为,名牌战略的实施,对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增强我国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引导消费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实施名牌战略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名牌产品及其生产企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一是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拉动了经济发展。据统计,在2005年全国工业增加值7.619万亿元中,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25.75%,拉动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4.34个百分点。

  二是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据统计,在现有的1338个中国名牌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406个,占总数的30.34%,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

  三是促进了出口产品的结构优化和附加值提高。据统计,在现有226类中国名牌评价目录中,鼓励外向型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有105类,占46.46%。在1338个中国名牌中,有693个是出口优势产品,占总数的51.79%。据调查,2003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3年后出口额增长了113.37%。2006年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566个产品,有67%是以自有品牌出口的。

  四是促进了农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据统计,在已开展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的226类产品中,有52类是涉农产品,占23%;2006年新增的农资产品有21类,占新增目录的31.82%。目前,涉农类中国名牌产品共有401个,占总数的29.97%。

  五是满足了人民群众生活需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据统计,在现有的中国名牌产品中,消费类产品889个,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在扶优扶强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加大了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开展了“打假保名优”活动,为保护名牌产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报告》指出,中国名牌战略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加快中国品牌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二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品牌遭遇国际品牌的全面挑战,迫切需要加快世界著名品牌的培育步伐;三是与世界著名品牌相比,我国品牌的整体竞争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四是实施名牌战略,迫切需要企业、政府和全社会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

  《报告》再次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实施名牌战略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培养方向,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实施名牌战略的主要措施,包括有:通过实施“培育中国世界名牌工程”等措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标准体系,建立质量奖励制度、质量诚信体系为切入点,完善法规,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通过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品牌成长的环境,保护企业自主创新和争创名牌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对实施名牌战略的组织领导,发挥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的作用,继续完善中国名牌产品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发挥社会力量,提高服务水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