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鱼宝宝留下争议无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23:14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人鱼宝宝” 留下争议无数 记者注意到,之所以形成这些争论,是因为不少人认为“孩子做了分腿手术也不能正常生活,这样会不会徒增他的痛苦?”一网友就认为,对诸如此类的残疾婴儿,“与其让他们痛苦地活着不如让他们安乐地死去。”
祝益民认为,绝症儿童也是生命,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享受生命的价值。对于即将面对死亡的人来说,多活一秒都是幸福。 长沙理工大学社会学专家成松柳教授表示:我们谁也没有权利说放弃孩子。虽然一个婴儿不能对自己的生命作出判断,但社会其他人也不能对其生死作判断。在整个过程中,抢救是最好的关怀。 至于“不应该把有限的医疗资源花在绝症儿童身上”的质疑,祝益民承认一个多月来医院在“人鱼宝宝”身上花了20万元巨款,他气愤地对记者说“难道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他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湖南省卫生厅负责人刘君武认为,医院花这么多钱,救治一个没有多大生存希望的婴儿,单从经济效益上讲是得不偿失的。但治病救人是医院的天职,见死不救,必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救治全球首例“美人鱼综合征”男婴,其意义不是能够用金钱来衡量的。如果成功救治了这个患者,对人类的医学发展也有很大的贡献。 对话 记者:国外有“人鱼宝宝”长大成人的案例,这个“人鱼宝宝”的生命为何如此短暂? 祝益民:与国外同类病例相比,“人鱼宝宝”的病情更严重、畸形更复杂、并发症状更多。他还只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这么多重症、如此密集的手术集中在一起,他能不能承受?全面评估后,我们发现他的生命特征不明显。 记者:也就是说一开始你们就觉得没什么把握? 祝益民:医生治病救人不讲把握和概率。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把现有的技术应用到他身上,尽力去抢救。“人鱼宝宝”能存活38天,非常不容易,像这样的病人每生存一天都是一个奇迹。 记者:如果是一个普通的病例,这种病例在医学上没有研究价值,患者家属也没钱,医院还会那么重视对他的治疗吗? 祝益民:你说的事情,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每年有数字庞大交不起医疗费的病人,但我们从人道的角度还是救治了,见死不救应该是极少数的特例。不过,医院一般不宣扬这些事情,否则一旦宣扬开来,所有的人都往你这儿塞怎么办?医院不是福利院也不是民政局,医院也有医院的难处。 记者:抢救“人鱼宝宝”的费用完全由医院承担吗?政府没有设置相关的救治基金? 祝益民: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整,还没有类似疑难杂症的救治基金。如果这个基金建立起来的话,以后会好办得多。 抢救“人鱼宝宝”医院也有收获 记者:对于医生而言,遇到这种罕见病例,是否很兴奋? 祝益民:说兴奋不合适,但从专业的角度看,是很难得的。在我们这里交流的国外专家,也觉得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38天对小孩来说是考验、是个挑战,对医院也一样。我想说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禽流感的治愈率也就30%左右,很多大医院有雄厚的技术支持,效果却不一定好,但我们抢救的两例都成功了,关键是我们在第一例身上获取了宝贵的经验。对“人鱼宝宝”也是一样,我想以后再遇到类似病例,我们的把握性更大了。 记者:目前,医院里的畸形新生儿童好像越来越多了? 祝益民:相对比例是多了,我们医院一年就要接诊几千例,其中包括一些弃婴。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新生儿畸形,城市化、工业化、污染等。我们在享受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被现代社会所困扰,比如油漆,以前我们离它很远,现在到处都是它的影子。 记者:“人鱼宝宝”畸形的原因是什么? 祝益民:他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我们无法观察,他父母的生活状况也不清楚,所以原因很难确定。一般一是通过遗传,与父母的染色体疾病有关系,二是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有毒物质的侵害、孕期所用的药物等。 记者:面对高比例的新生儿畸形,怎么反思我们的婚检? 祝益民:婚检对减少新生儿畸形有非常大作用,很遗憾,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 我们没时间考虑外界的质疑 记者:宝宝的父母不在,没有监护人,你们怎么给他做手术? 祝益民:我们向派出所报了案,在现行体制下,法律方面能够做的我们都做了。 记者:你们尝试过找他的父母吗? 祝益民:看到那么严重的畸形,父母可能也没多少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我们紧张地忙着抢救,也没精力去找他们,我们没时间考虑外界的质疑。 记者:有人甚至提出了不如让“人鱼宝宝”安乐地死去,你怎么看? 祝益民:怎么样的情况下实施安乐死,全球都还在讨论,我们国家还没有安乐死的标准,因此,这种选择我们连想都没想到。其实,对于这样的病人,要不要继续救治最好的例子是癌症,一个癌症病人一旦确诊,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意味着什么,但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继续治疗。这些年很多癌症病人都康复了,这就是救治的意义。如果我们现在不救治“人鱼宝宝”,那么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仍然会不知所措。(文/图 新闻蓝页记者柯学东 廖杰华 通讯员马琳 李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