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裸塑展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6日07:24 东亚经贸新闻

  

王小波裸塑展出
李银河同意 书迷不依

  生前寂寞,身后热闹,特立独行的作家王小波在他意外辞世的这10年里,几乎成为了一个风靡于读书界和大学校园的文化符号。就在4月11日王小波10年祭即将来到之际,广州美院雕塑系学生郑敏创作了一个王小波裸体纪念像并在网上作了展示,这件作品将落户上海,并称将参加本月底在上海开幕的“上海国际雕塑年展”,此举在王小波的书迷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创作者雕了半年

  郑敏是这组雕塑的创作者,他表示,创作王小波裸体雕塑,源于对王小波的尊重与纪念,也是对即将到来的王小波逝世10周年献礼。他说,自己将这组雕塑图片发给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还得到了她的好评,认为自己雕得很像。郑敏表示,为了这组作品,他花费了半年时间,两万元材料费。半年中,他不断将工作照片传到博客上。有网友认为郑敏是在借此炒作。

  李银河回信 同意面世

  去年10月,郑敏联系上了王小波遗孀李银河,去信征询创作意见,信中说:“雕塑的创作意图是为了表现小波的敏感、直性、倔强的骑士气质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雕像的姿势构图就是从这出发的……虽然我只是一个学生,但我对艺术的追求正如同小波对文学和自由的追求一样,是坚持不懈的。”从李银河的回信来看,她承认雕像“挺像的”,虽然她对于做一个裸体的王小波像持有保留意见,但还是同意这尊雕像“面世”。不过,王小波的母亲和姐姐,特别是他的姐姐,非常反对。

  作者郑敏:

  我们观念还是比较落后

  对有的人拒绝,郑敏表示非常不解:“100多年前,国外名人裸体雕塑就能公开展出,可是在我们这里不行,可见我们的观念还是比较落后。”此外,他坚持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在表达一种纪念和敬意。

  文学爱好者:

  思想与身体有多少关联?

  对网友的议论,郑敏作了一些解释,表示自己想要创作出“一个坐在地上的骑士,一个自由的人”形象,并称“艺术创作中,裸体十分常见。艺术家在形式考虑上面,并非都是为了惊世骇俗而选择裸体”。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文学爱好者难以接受。联系到近来文坛、诗坛盛行的“裸露风”,有读者不解地问道:究竟思想与身体有多少关联?自由的心灵非得要以裸体来表现吗?

  社会学家:

  中国人天生对裸体保持距离

  对此,重庆市社科院教授孙元明表示,中国文化传统与行为规范与外国不同,含蓄是中国人的心理特征。而且,自古以来,中国人天生对裸体就保持着距离。公开展出名人裸体,触及了民族文化的心理底线。此外,他认为,不管出于艺术还是其它目的,都需要尊重名人家属的意见。

  律师:

  去世者肖像权属于家人

  重庆瑞月永华律师事务所周永强律师表示,公开展出名人雕塑,特别是敏感雕塑,需要经过家人同意,不然,就侵犯了对方的名誉权与肖像权。他还表示,名人去世之后,著作权有时间限制,但其名誉权与肖像权不受时间的限制。这种权利主体资格,由其家人履行。

  雕塑家:

  公展此类雕塑国内基本没有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刘威表示,雕塑名人裸体,在国内雕塑家中很普遍,但公开展出却基本没有。他说,多年前,国外著名雕塑家罗丹为巴尔扎克做了裸体雕塑,但是,最后公开展览时,艺术委员会会员们临时决定为他披上了一件睡衣。

  (综合《重庆晚报》、《新民晚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