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纸传单“诓”去10万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02:11 大众网-齐鲁晚报

  为了购买保险,将10万余元全部投了进去。本以为如宣传的那样可获得高回报,谁知事与愿违。愤怒之下,他背起背包,走上了维权之路,决定要“讨个说法”。

  目前,菏泽市东明县张国平和太平洋人寿菏泽中心支公司已经三度对簿公堂。而这一切皆源于一纸宣传彩页。

  宣传高回报很诱人

  2002年9月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名叫“红利来两全保险A款(分红型)”产品,菏泽市东明县营业部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当时的东明营业部有100多人上街宣传,敲锣打鼓发传单。

  在张国平提供的宣传彩页上,记者看到“近几年来的回报率:1998年为7.5%,1999年为4.58%(受国家降息影响),2000年为6.41%,2001年为5.99%。”并且还用具体数据演示了购买该险种,投资回报率高的例子。该例子指出,购买该保险5年,保费1万元,回报率可达4.98%,比同期国债利率高2.24%。在这种宣传之下,又加之熟人的介绍,张国平花了10.3万元购买了该险种。

  回报率其实很低

  一年后,也就是2003年10月份,在张国平拿到第一份分红“周年报告”时,就发现保险的收益和宣传的承诺不符。“当时宣传彩页上的演示投资回报率是4.98%,比同期国债利率还高2.24%,可是第一年报告上只有1.79%,不到一半。”而就在接下来的几年,同样的情况接着发生。“2004年只有0.91%,2005年为0.8%。”

  高回报率的承诺落空了,张国平感到不平。“我把钱交给你,不能你说多少就是多少啊,约定的数额不能变来变去。”

  认为彩页有误导

  从那时起,张国平就开始了他三年多的维权。他认为,保险公司宣传彩页存在4处误导:

  1.连续四年的高回报率,显然是最大的误导。

  “其实在2002年,国家保监会才批准他开办这个险种,这是从哪儿来的‘连续四年的高回报率’?”

  2.太平洋人寿在开办这个业务的时候就是一种亏损的状态。“但宣传上说‘太平洋保险公司有一流的理财专家,资金运用成绩优良’。”

  3.“保本+保息”宣传误导。

  4.宣传彩页和备案不符。按照规定,保险公司发布给保户的宣传书,在内容上,应与开办险种前在保监会备案的宣传书一致。张国平认为,他的遭遇证明,事实并不是如此。

  三次对簿公堂

  从2003年之后,张国平就开始为此事而多方交涉。三年多的维权路,让他倍尝艰辛,频生感触。记者发现,在他随身携带的背包里,装满了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这几年光路费就花了有一万多了。有时在经济上确实吃不消,但就是要个公正的说法,不能让这种宣传再忽悠人!”

  记者了解到,张国平与太保菏泽中心支公司已于2005年对簿公堂。在东明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书中,法院判定原告张国平、李香菊与被告太平洋人寿菏泽中心支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无效。同时,被告退还原告的所有保险金10.3万元,并且赔付原告利息以及其他损失。

  保险公司因不服而上诉至菏泽中院。

  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06年8月4日作出裁定。《民事裁定书》上显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合同效力问题,为此,重审时应重点查清:上诉人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菏泽中心支公司东明营业部印制的……宣传彩页中显示的近几年回报率是否真实,以此正确认定……是否对被上诉人构成误导。”

  法院裁定“发回山东省东明县人民法院重审”。

  目前,重审正在进行中。


本报记者 杨 珂  见习记者 庄文石  实习生 张亚男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