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蒙山大佛期待重光(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07:04 山西新闻网

  

中国蒙山大佛期待重光(图)

  本文作者在蒙山大佛实地考察

  

中国蒙山大佛期待重光(图)

  ▲蒙山大佛近影

  图片摄影:梁铭

  蒙山大佛位于山西太原晋源区金胜乡寺底村西北二里的蒙山,北齐高洋于天保二年(公元551年)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中外驰名的四川乐山大佛早162年,是我国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比已炸毁的西方公认“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10米。作为山西及至世界佛教、建筑、雕刻史上的一大奇迹,蒙山大佛目前已引起国内有关学界的关注。

  太原八景光耀千年

  晋阳蒙山大佛历史上曾弘显八百余年。

  早在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二年便开始在山西建立寺院,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涌现出法显、慧远、昙鸾等一代高僧,随着几大佛教宗派的确立,山西因此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而北齐兴佛时期修建的开化寺,则是其中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

  据《北齐书》与《北齐》均载“凿晋阳西山(蒙山)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参拜蒙山大佛的当晚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了起兵的决心。在此之前,隋文帝为大佛建佛阁,改额“净明”。唐武德三年,高祖李渊来游,复改名“开化”。唐高宗与武则天巡幸晋阳时,对蒙山大佛的庄严宏伟感慨不已,回到长安之后,命令内宫的能工巧匠为大佛制作了一件硕大无朋的袈裟,派遣特使送到晋阳,在晋阳僧俗的万众瞩目之下为大佛举行了披戴袈裟仪式。以后历任太原守吏都在布施维护蒙山大佛。蒙山大佛在皇家的眼中,形同国庙,在百姓眼中至灵至宝,倍受尊崇。加之大师云集,高僧如云,其社会和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再往后,后汉高祖刘知远又为蒙山大佛建造了遮风庇雨的阁楼,取名庄严阁,阁高五层,每层建房二十六间。宋淳化元年,前寺院建成释迦如来舍利塔二座。宋代又在后寺北半里许蒙山北峰蒙头山建“杭州天目山祖师峰彻禅师塔”,其塔距大佛约200米,高大巍峨,称“雁塔峰台”,俗称“千层塔”。民谚有“倒了千层塔,砸了后寺院”之说。元世祖忽必烈敕封国师辇真八匝赤住寺。元末,开化寺毁。明时复修前寺,后寺与佛从此湮没无迹。1980年,太原市南郊区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大佛遗迹。1982年顺势探索“大肚岩”一名的来历时,实地勘测为大佛胸部,大佛从此再现。

  作为太原旧八景之一,蒙山历来就是游览名胜。据说蒙山的月亮来得比其它地方早,落得比其它地方晚,有足够的时间欣赏朗朗乾坤,朦朦月色,天山一色,残星几点,其情其景让人流连忘返,因而从古就有“蒙山晓月”之说。另在海外,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佛教界都将蒙山大佛称为交城山蒙山大佛,尤其日本佛教界,更是推崇蒙山大佛,认为其是历史悠久居中国佛像之首。加之蒙山开化寺,从北齐始,历代均有碑刻留存,再有晋阳帝王之气象云集,王维、王翰、王之焕、王昌龄等历史名人之灵集,古风悠然,文化积淀很深,很有开发和利用价值。

  慧眼识金,揭开神秘面纱

  如果说,是历史的积尘曾把蒙山这座真佛虚掩数百年。那么,拂指之下,那些最早抹拭轻尘的人则是我们最应该记忆的面孔。

  王剑霓,这位如今已年逾八十的老人,是第一个走入大佛视野的寂寞来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职于当时太原市南郊区文化馆的他便开始了对西山大佛的探寻。1980年10月,55岁的王剑霓被抽调参加全国地名普查,再上蒙山,最终发现了刻有五代刘知远《重修蒙山开化庄严阁记》的残碑,从而最先与大佛结下世缘。之后作为太原市南郊区政协委员的他每次区里开“两会”,都要提出来开发保护蒙山大佛。他的提案,引起了同样有慧眼的原太原市政协主席、现太原市文化产业促进会会长李海恒的注意。在他的支持下,南郊区区委从紧张的经费中挪出一部分来资助当时区里的文化界人士写一些调查文章,呼吁社会上有识之士的关注。随后南郊区分为小店区和晋源区,范世康同志担任晋源区第一任区委书记,也是多次上山考察蒙山大佛,上北京,请专家,呼吁抢救蒙山大佛,同样囿于经费局限,无法完成开发保护工作。

  真正为大佛拭目的是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同志。本着文化强省强市的政策,他提出了一定要抓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发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形象,提升“软实力”,展示文化,传承文化,并把对蒙山大佛这类遗产保护开发与太原未来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叫响、叫醒蒙山大佛。随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生也在会议中讲到,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对于开发保护蒙山大佛他坚决支持,并且在对晋源区、市文化促进会提出开发保护蒙山大佛的具体工作中都给予支持。

  正是春风乍暖时刻,又有雨润汾河两畔。在省委的大政方针下,又有太原市委的大力支持,一位对佛教文化有着深厚研究的女性也走入了我们的视野,她就是北京京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董事长孙雪。她与蒙山大佛结缘后,便开始邀请有关人士,上北京一起与高层专家学者,探讨揭开蒙山大佛神秘的面纱。并多次与北京来的学者、专家登上大佛所在地的大山一砖一石地考察、研究。为大佛的开发保护,孙雪女士太原北京往返36次,同时彻下决心,投巨资予以开发保护。与此同时,晋源区所在地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已经积极地为掀开历史尘封全力以赴。

  集思广益,重塑晋阳之魂

  中国文物学会李瑞森副会长:我被大佛的恢弘气势所深深震撼,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蒙山它不仅是太原人的大佛、更是全人类的大佛,它属于摩崖石刻艺术中的精品之作。我赞成这个思路,应定位为中国蒙山大佛。如此珍贵文物,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反而毁损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随时有整体崩塌的危险,真让人感到可惜!希望太原有关部门能够尽快采取紧急措施,对大佛进行抢救性保护,不能让具有千年文化积淀的大佛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保护开发工作要进行考古、地质和物理探测,具体分析大佛在这几方面的有关情况;开发时要有总体规划,最好能保持大佛原貌;应尽快对大佛的裂隙、渗水和危岩问题采取处理措施。

  省文物技术处王晓东书记:要作大佛毁损成因分析,搞清楚具体原因,然后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开发。待大佛修复完成后,建立一套大佛保护监测系统,随时监测,把隐患消除在萌芽时期,进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大佛。大佛保护开发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效益,希望既能做到展示大佛的历史文化内涵,又能满足百姓多元的需求,还能保证开发单位的利益,充分展示现代科技成果。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张晓雨研究员:大佛风化、破坏情况非常严重,从裂隙和危石可以看出大佛本体具有明显的外张力。建议采取保护,对岩体进行灌浆和裂隙填充、加固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岩体继续倾斜,待大佛本体保护工作完成后再进行开发。应为蒙山大佛安置一个大小、尺寸、材质同大佛本体相协调的佛头,只有这样大佛才能给人一种整体印象。总的原则是,不能使大佛本体承重。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田东辉副所长:蒙山大佛是一尊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摩崖石刻大佛,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其它大佛所无法比拟的。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对大佛进行抢救性保护。对蒙山大佛进行保护开发时,应把其周边在内的所有区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争取把它做成一个既能体现当地地理文化特征,又能满足信众宗教信仰需求的全国著名旅游景区。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保护研究所马振华所长:要作详细规划,不能盲目保护;应对大佛本体和危岩采取紧急保护措施,以免造成更大的毁损;应修建用于攀高的云梯或栈道,这样有利于考察研究和修复开发工作的进行,避免因攀登岩体而给大佛造成的人为毁损。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严林奇副所长:从目前来看,大佛虽残缺,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它那雄健、遒劲、秀雅、飘逸之美。应为大佛安置一个不太具象,能给人留有想象空间的佛头,佛头的材质应与大佛本体相协调。应保持这里的植被特征,不要进行大规模的变动。周边环境极为恶劣,蒙山大佛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是展开其它工作的前提。蒙山开化沟,应当列为煤炭禁采区。

  国务院津贴工程技术专家马启元先生:蒙山大佛和连理塔的文化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毋庸置疑。保护开发工作应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款下进行;要有整体规划;加强蒙山大佛周边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进行保护与开发时,应先做物探,以便更好地保护大佛;蒙山周边的植被非常脆弱,因此尽量保持原状,适当改造;尽快组建由教授、专家和学者等成员组成的文化研究班子,对蒙山大佛进行更加深入研究;保护与开发应尽量保持大佛原有的庄严风格。争取把它做成一个具有山西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精品。

  在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将蒙山景区开发好。这一功德造福后人的工程将会载入史册。太原人民期待蒙山大佛重放光彩,让中国蒙山大佛成为山西太原吸引世界的新名片。

  □路德坤

  (编辑:刘凯)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