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权勇:“破烂王”办了一座“文化大院”(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04:56 山西新闻网

  

祁县权勇:“破烂王”办了一座“文化大院”(图)

  权勇和他的影库

  晋商故里多大院,在祁县县城北侧大运路旁的昭余镇丰泽村,有一处大院格外不同。它便是由该村的“破烂王”权勇办起的文化大院。4月11日下午,这个远近闻名的文化大院,迎来了国务委员陈至立一行。

  忙人权勇

  4月15日午后,记者来到权勇的文化大院。大院其实不大,再普通不过的农家小院,大门上方写着“权勇文化大院”,另有数个铜牌分悬两边―――“农民书屋”、“农民工文化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院内的地上墙上,有《大决战》电影海报,有“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女英雄刘胡兰”、“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展板,还有写着“少抽一支烟,多看一本书;少打一次麻将,多学一点文化”的公益广告。

  见有人来,一位身着迷彩上衣的中年男子捧着半碗面片边走边吃迎出来,他,便是大院的主人―――以种地和收破烂为生的“文化人”权勇。

  因为经常有人参观,权勇介绍起自己的大院来十分熟稔。五间正房建于1953年,年久失修,白纸天花布满了一圈圈黄色水渍,正中一间是存放了1600多部电影拷贝的“影库”,几排铁架从地面一直通至屋顶,满满当当码着铅灰色的拷贝铁盒,每个盒子上都有红纸黄字书写的片名。

  北面连着门楼的小二楼宽敞明亮,楼下的“农民书屋”俨然一个正规的小型阅览室,8000余册图书分门别类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少儿读物、医药卫生、农业科技、法律类、科技类、计生类、文学类应有尽有,杂志多是党史文汇、先锋队、支部建设。靠门的桌上,还有一册电脑打印的《阅读登记表》。屋角还有40块爱国主义题材的展板,“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等等,其中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珍贵图片。

  “农民书屋”的上面,是可容纳观众数十人的小型电影放映厅。洁白的银幕、深色遮光窗帘、几排红色条椅,放映机、倒片机也一应俱全。每个周末,村民们都可以来这里免费欣赏电影。而这里最吸引人的,仍是陈列在此令人目不暇接的锦旗、绶带和荣誉证书。仅在2006年出席过的各类表彰活动便有十多次:3月,省名人联合会“感动山西十大人物”;4月,省科协“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省五一劳动奖章”;5月,出席全国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研讨会……

  权勇告诉记者,上周六,他刚刚在自家大院里举办过一次爱国主义图片展,楼上放电影《刘胡兰》,楼下展图片。丰泽小学的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四五百人。就在一天前,他还接待了四批参观者。其中有6位老人,是从山东枣庄赶来的铁道游击队员后人。

  影痴权勇

  上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权勇,对电影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痴迷,电影牵系着他几乎所有与快乐有关的记忆。

  上世纪70年代,正逢露天电影空前兴旺的时期。每逢村里放电影,权勇便如小孩子过节般兴奋,早早赶到场地,帮着放映师扯电线、挂银幕,忙前忙后,开始放电影后,他仍然不离开,站在旁边问这问那,久而久之,他掌握了全套放映技术。

  1977年,权勇高中毕业后进本村铸造厂工作,闲暇时,他给工友们讲电影故事,一部接一部,滔滔不绝。有工友好奇地问他,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部电影?权勇找来个粉笔头,在车间的两扇铁门上一口气写下了数百部电影片名,直把在场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1981年,丰泽村的一名电影放映员不慎伤了眼睛,无法继续放电影,权勇“理所当然”地继任。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亲手放映的影片是《小兵张嘎》,当白的银幕上出现电影片头时,他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当上了向往已久的电影放映员,权勇也就失去了铸造厂的工作,而在当时,农村放映员的收入靠的是村里补助,两名放映员一年2000元,含租片费、机器维修费。到头来全年收入不过200元左右。为了养家糊口,1982年冬天,权勇开始走村串户收破烂。

  “影痴”做起“破烂王”,注定与众不同。多年来对电影的喜爱不知不觉延伸至画报、杂志乃至人物肖像……每次将收到的旧货送进废品收购站后,权勇都要在那里的库房里翻翻拣拣,有时甚至一呆两三天,发现自己中意的东西便如获至宝放在一边,没用的再装回原来的袋子里。几年过去,他竟积攒下一套自成体系的图片资料:领袖像、英雄人物、重大事件……

  1993年,因为放映机老化报废,村里决定解散放映队,权勇一咬牙,拿出家里多年积攒的5000元,自己买回一部放映机,从此成了“放映个体户”,几年中,靠一辆人力三轮车,他带着重量不下100公斤的机器和桌子,足迹踏遍了全县12个乡镇和周边4个县的大小村镇。为了让大家看到新片好片,他舍近求远,去太谷、介休等地高价取片。最忙时,一个晚上要赶两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能放电影四五百场。

  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县级电影公司日渐萧条,有的甚至关门停业。权勇听说后心急如焚。1998年冬天开始,他又开始四处收购电影拷贝。和顺、左权、榆社……每到一处必先打听原先的放映员住在哪里,甚至陕西、河南等地都留下过他奔波的身影。权勇家的影库里,许多早已难觅踪影的经典老片应有尽有:《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烈火金刚》……甚至还有十大样板戏的胶片、剧本、宣传画等全套资料。权勇不无自豪地说,自己这一屋子电影拷贝,放上三年五载也不会重复!

  采访中,权勇透露,从1982年开始,他先后收藏过八千多张电影海报。2002年,老父亲患上脑血栓,两个儿子又同时上大学,家里捉襟见肘,他不得已以3000元的价格卖掉了几百张心爱的电影海报,前几天心里想得慌,忍不住又找到当年的买主,对方被他感动,同意近日退还他“最想念的”《两个小八路》、《黑三角》等10张海报。说到此处,权勇喜上眉梢,果不愧“影痴”称号!

  名人权勇

  家里的图书越积越多,1996年春,权勇做通二位老人和妻子的思想工作,把三间临街房屋辟为“农民文化活动室”,当年5月4日正式对村民们开放。之后,为了增加图书种类,权勇还专门到省城南宫市场淘旧书,如今他的书屋里,仅刘胡兰系列图书就有22种版本,比刘胡兰纪念馆还要齐全。

  权勇多年的坚持,终于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2002年和2004年,省文化厅先后授予他“先进电影个体放映户”、“先进农民书屋”和“文明放映示范户”称号,并奖励他一台16mm电影放映机,赠给他480册图书;祁县县政府也专门从财政拨款扶持权勇的文化大院,赠送权勇两台拷贝湿润箱;省电教馆、省教育音像出版社主任许多慧给权勇文化大院带来两台家庭影机和40多部电教片拷贝;省政府外事办主任李悦娥听说后也赶来,指名要看权勇收藏的《扑不灭的火焰》,并捐给权勇500元钱用于保护拷贝;一名在河北打工的祁县籍老乡王胜德拿着自己收藏的十多本书和200元钱捐给了权勇文化大院;权勇远在北京的哥哥送给权勇一台摄像机、一台照相机,要他把美好的生活瞬间记录下来,并嘱咐权勇为农民多做点好事,不要向国家伸手要钱。

  权勇的文化大院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来参观学习,河南工大把大院作为该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宁波市文化局一位领导看过权勇的大院后,不无感慨地表示:权勇文化大院院子小,精神大。

  2005年4月,时任山西省省长的张宝顺来大院考察调研时,为其更名“权勇文化大院”;2005年7月1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到大院参观后说,叫文化大院也好,叫文化专业户也好,值得研究推广,并勉励权勇继续为农村文化事业做贡献。

  2006年5月,在社会各界资助下,权勇在他的文化大院里扩建了宽敞的电影放映室和农民书屋。如今,丰泽村的村民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进门后便静静看书,离开前在本上登记。如需借书回家看的,计划生育、法律、老年读物等一律免费,仅文学类书籍每天收费0.3元。

  虽然已成“名人”,权勇仍然兢兢业业做着他的“破烂王”,几乎每天都要把祁县城转一遍。妻子成宝兰守在家里充当图书管理员和“内勤”,权勇有一部花100元买来的旧手机,遇有客人来访,权勇接妻子电话通知,便将收到的破烂找地方寄存,然后赶回家接待、解说。权勇风趣地告诉记者,自己的祁县普通话,就是在这几年的“接待工作”中练就的。

  文人权勇

  2007年4月11日下午,来我省考察调研的国务委员陈至立,在省领导张宝顺、于幼军等人陪同下来到权勇文化大院。走进权勇的农民书屋后,陈至立问:“权勇,这些杂志哪来的?”权勇如实回答:“收破烂收来的,人家单位上不看了,一毛钱一本卖给我,新的得几块钱一本呢。”紧接着他又连忙补充:“省图书馆、省新闻出版集团、省文化厅等许多单位,也给我送来不少好书。”陈至立说:“主要还是因为你是热心人。他们把书送给你,放心。这是一种文化循环……看得出,你有文化啊!”

  “他是农村的秀才,文化人。”省委书记张宝顺在旁介绍,“一个村有这么一个人,整个村的文化素质就都提高了。”“县里的机关干部、武警战士都到我这儿借书看,有些写县志乡志的同志找不到材料,也要到我这儿找一找。”权勇说。

  “你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贡献了。”陈至立说。

  “我只是尽己所能,为新农村建设做一点儿小贡献。”权勇有点不好意思。

  “这是大贡献啊!”陈至立肯定地说。

  “你现在还需要点什么?”陈至立亲切地问道。

  权勇如实回答:“我收藏的这些电影拷贝是我们山西的文化遗产,我想把它们保存下来,留传下去,将来捐给政府。但保存胶片需要一定的湿度、温度,现在这间房子条件不行……”

  “你是缺个电影片库,是不是?”省长于幼军笑着说。

  “对、对、对……”权勇赶忙点头。

  “咱们文化部给你拨10万块钱,给你建个电影片库。行不行?”在场的省领导听了,不约而同鼓掌祝贺。权勇激动地说:“一些科技、教育方面的东西在网上都有,手一动就都出来了。我想买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经典老片。”

  陈至立点头赞扬:“你是一个文化人、热心人,还是一个有心人啊。农村文化条件不好,需要你这样的人,应该支持!”

  时隔数日再提此事,权勇仍然兴奋不已,他说自己已和家人商量好,初步计划在今年五六月份开工,年内建成小二层,影库、展览大厅都将安排在其中。

  采访结束时记者得知,权勇文化大院所在的丰泽村近五年中未发生过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在权勇的带动下,目前祁县类似的文化大院不下数十个。而权勇本人,也在儿子的帮助下,于今年年初开辟了个人博客,尝试在互联网上表达新农村人的理想和追求。

  首席记者 翟少颖文/图

  本报特稿 转载必究

  (编辑:张保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