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名二战被掳劳工首获国内救助金(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03:24 大河网-河南商报
26名二战被掳劳工首获国内救助金(组图)
当年被掳日本的河南劳工在救助金发放仪式上

26名二战被掳劳工首获国内救助金(组图)
一名劳工身着“历史不容忘却”字样的T恤

26名二战被掳劳工首获国内救助金(组图)
老人们表示,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他们会好好地活着。大河报记者洪波图

  26名二战期间被掳至日本的河南劳工,昨天接到了来自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发放的每人1000元救助金。在联合会收到的26份救助金申请书上,只有4个人写道“生活一般”或“还可以”,大部分老人都疾病缠身、生活困难,还有不少是独居老人。

  商报记者 刘盼盼/文 杨东华/图

  民间对日索赔走过17年,在日提起的诉讼原则上都败诉了但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为二战受害者积极奔走,筹集社会捐款

  【现场】26名劳工获救助金

  昨日上午10时,河南省

地震局会议室内坐着20多名80岁左右的老人,他们都是在二战期间被掳至日本的河南劳工。其中很多人不能走路,耳朵也聋了,有的则是由儿子、女儿们搀扶着来参加会议的。

  “当工人有退休金,退伍的有退伍费时,咱们的劳工呢?”中国被掳往日本劳工联谊会秘书长张忠杰说,那些受到战争残害的人民,应当得到应有的救助。

  “正义、尊严、和平”,老人高文声的白色衬衣上写着斗大的黑字。14岁就参加革命的高文声如今已80高龄,听到会场上的发言,他颤巍巍地走到主席台紧紧握着劳工联谊会河南分会长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另一位劳工则坐在凳子上,捋起自己的衣衫,后背上仍能看到好几道清晰的疤痕。

  这个名为“河南省二战幸存掳日劳工援助金发放仪式”的会议上,来自全省的26名代表每人接受了1000元救助金。大会负责人介绍说,没有参加会议的劳工,大会将通过邮寄的方式把救助金寄出。

  【延伸】救助金为中国民间捐款

  中国被掳往日本劳工联谊会顾问王留柱介绍,河南被掳往日本的劳工有4100多人,现在仍在世的不足100人。

  在中国劳工对日诉讼纷纷败诉之后,中国的民间组织和爱心人士开始行动,在经济上给予在世劳工适当补助,让饱经战争创伤的老人能够安度晚年。

  此次发放的救助金来自香港企业家钟惠民先生的一笔100万元捐款,这笔捐款发放给全国被日军强征作慰安妇、强掳到日本服劳役以及在日军大轰炸、大屠杀和细菌战中遭受人身伤害,至今仍在世但生活艰难的受害者。

  据了解,这是被掳往日本劳工首次得到大规模的援助。

  【对话】

  对话人物——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新闻主管吴竞韬

  关于救助:这个钱是中国同胞的情义

  记者:目前全国共有多少劳工需要救助?河南呢?

  吴竞韬: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各地报上来的名单有700多人。河南有70多人。

  记者:这些救助款是不是杯水车薪?

  吴竞韬:对这些受害者来说,这些钱可能是不多,但这个钱的意义重大,它是在日本最高法院关上中国民间对日索赔在日诉讼大门的特殊时期,对这些二战受害者的一份精神慰藉。它反映的是我们中国企业家、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自己同胞的一份情义。日本法院无情,但我们的同胞有情。

  记者:联合会成立以来总共筹集了多少救助款?下一步的筹款途径是什么?

  吴竞韬:筹集救助款是今年6月10日在全国政协礼堂启动援助活动时才开始的。但目前还没有向社会募捐,除了钟惠明先生的100万元,仅有极少量的个人捐款。

  下一步的筹款途径应该还是社会捐款。

  关于索赔:可以寻求更多的索赔途径

  记者:为什么要进行中国民间对日索赔?

  吴竞韬:1972年我国政府同日本政府签订的《联合声明》中,称“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中对我们人民所造成的伤害赔偿”,是放弃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中对我国人民所造成的伤害赔偿,但其中1800亿美元的民间受害赔偿,中国政府在任何场合都没有宣布放弃。

  记者:对日索赔都经历了哪些波折与困难?有什么新进展?

  吴竞韬:民间对日索赔从1990年童增提出,至今走过了17年历程。如果说进展,就是让大家,包括中国人和日本人,知道日本侵略者当年犯下的罪行。

  尽管在日本提起的所有诉讼,原则上无一起真正胜诉,但日本法院承认了当年强掳劳工、强征慰安妇及南京大屠杀等侵略事实。

  记者:为什么屡屡受挫?随着幸存者的逐渐老去和离世,困难会不会随之增加让索赔的希望更渺茫?下一步的希望在哪里?

  吴竞韬:这些受害者的逐渐逝去,对民间对日索赔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些受害幸存者的取证工作,保存对他们的影像和文字证据,这些都是以后法庭可以认可的资料。

  记者:单靠民间的力量你们有没有信心?

  吴竞韬:现在,中国民间对日索赔是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并不是我们就没有信心了。这毕竟是正义的事情。日本最高法院的不公正判决关上了在日诉讼的大门,我们完全还可以到美国以及联合国等方面的法院进行索赔诉讼,当然,也可以到中国内地来进行法律诉讼。

  关于影响: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燃

  记者: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们一直走下去?

  吴竞韬:我们所做的都是正义的事情,看到80多岁的受害者的悲惨经历,我相信每一个有同情心的人都会坚持下去的。而我们的力量源泉源自我们联合会的宗旨:中日友好、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燃。

  记者:你们的努力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你们的行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吴竞韬:最重要的影响是对年青一代,包括我自己都不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从书上学到的毕竟很肤浅,有这样鲜活的事实,更能激励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于质疑:外交部很赞同我们的做法

  记者:在对日索赔上你们一贯的主张是什么?你们的行为有没有遭到过质疑?

  吴竞韬:我们一贯的主张就是希望日本对历史负责,向二战中受害的人们道歉、赔偿,端正对待历史的态度,做到真正的中日友好。

  我们的行为遭到质疑是肯定的,因为它是个新生事物。很多政府部门都认为根据中日《联合声明》,日本的赔偿问题早已解决了,但也有很多部门比如中国外交部等,很赞同我们的做法。不过,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会遭到众多质疑。只要我们坚持,质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自然消失了。

  【档案】

  记住他们的名字 记住他们的那个年代

  他们是郑州地区的部分幸存劳工,让我们写下他们的名字和经历,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个年代,记住他们每一个人。

  人物一:王世祥,现年80岁,家住荥阳市王村镇后店林村。

  1943年被掳,后被送至山西浦城监狱,当年17岁。一年后被送至天津码头,1944年7月,被迫坐着拉煤船从天津开船经上海到达日本东京,后在日本的阿散卡来(音译)装卸轮船,下苦力,住在一个叫做“三桥”的监狱中。后此处被炸,他们又被送至日本秋田穿川码头,1946年1月回国。

  目前王世祥在荥阳市王村镇后店林村务农,独自生活,没有劳动能力,一切费用由子女负责。

  人物二:郭永修,现年82岁,家住巩义市鲁庄镇东侯村五组。

  1944年在洛阳被掳,后经济南被运至青岛,到了日本后在日本做苦工,每天都在卸火车,装卸轮船。

  目前郭永修在家务农,身体不好,经常吃药。

  人物三:甘白平,现年80岁,家住郑州市经一路69号。

  1944年被掳至日本大阪,他们一行十七八个人,其间经历多重苦难,经历了大阪大轰炸,在工厂内饥寒交迫,有的受苦致死。

  目前生活以及身体还可以。

  人物四:郭中义,现年82岁,现住新密市袁庄乡龙泉寺村。

  1944年在山西被掳,父亲被当即气死。三个月后被从山西押到北京,后到天津塘沽海边。同年7月被迫坐上轮船,历经七天七夜到达日本山口县。干苦力活,装卸轮船,受工头打骂,吃高粱馍。一年后,码头被炸毁,他们又被火车拉至酒田装卸货物。

  因为体质弱,在装卸货物上板时滑下来,大腿摔伤,至今仍有伤疤。半年后此处又被炸毁。1945年8月份,日本投降,他回到了国内。

  目前郭中义腿无法行走,他和老伴老两口生活在一起。家里房子漏雨无钱修葺,平常吃饭靠儿女们给他们端去。

  人物五:张全有,现年77岁,家住荥阳市铁崖庙村陈河庄。

  1943年被掳至山西浦城监狱,后被转至太原。在闷罐车内经北京押至天津塘沽,后被迫坐船至日本东京三桥码头干活。日本投降后,工头仍强迫他们干活,他们反抗时又被投进日本秋田县监狱。

  目前张全有身体尚算可以,生活一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