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徐长霞:孝老爱亲美誉传全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00:45 燕赵都市报
天热时,徐长霞时常给老人擦洗降温。
照顾老人多年,徐长霞夫妇如今也都是年近六旬的人了。
细心地给老人喂饭。
老公爹出门要靠夫妇俩背着。 文/本报记者李淑丽 通讯员蔡秀荣 图/本报记者刘光昱 ■核心提示 47岁时毅然带着84岁的老公爹改嫁,前后任劳任怨地侍奉了39年;再婚后认下了后夫近20年没见面的儿子,为其娶妻盖房……她就是徐长霞,昌黎县安山镇后所营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在生活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美德,成为我省参加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10位候选人之一(本报昨日报道)。 1 丈夫病故,生活陷入困境 后所营村,秦皇岛市昌黎县安山镇一个小村子,村东头偏西路边的两间旧砖瓦房就是徐长霞的家。记者走进这座农家小院时,徐长霞与丈夫王善正里里外外地忙活着,照顾老人,收拾庭院内的菜地。这是个不太富裕的家庭,摆设简陋陈旧却很整洁,屋里屋外处处透着温馨的气息。攀谈中,记者了解到徐长霞充满坎坷的不平凡经历。 1974年,23岁的徐长霞嫁给了刘官营村的小伙王远,尽管家里很穷,但两人勤俭持家,日子过得仍有滋有味。当时婆婆已经去世三年了,老公爹身体还算结实。但公爹因为从小没娘,在极其孤苦的环境中长大,脾气相当古怪,常无缘无故地乱发脾气。为了照顾老公爹,徐长霞要老人和他们一起过,从不计较老人的怪脾气,一心一意地侍奉着老人。尽管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老人受人挑拨闹着和她分家,什么东西也不给她,她还是孝心不移,做好吃的先让孩子们把老人请过来,有好东西先让孩子们送过去。徐长霞的孝行最终令老人幡然醒悟,他主动张罗和儿子一起过,徐长霞不计前嫌,把老人安置得妥妥当当。 幸福的日子如白驹过隙,快得显得短暂。1996年农历5月19日是徐长霞难忘的一天,丈夫王远突然腹部剧痛晕倒在地,医院诊断为胆囊癌晚期。拿着丈夫的诊断书,徐长霞不相信丈夫的病会治不好,决定砸锅卖铁也要给丈夫治病。于是,她借了钱带着丈夫去北京积水潭医院手术治疗,不幸的是,手术没有成功。随后,尽管她想尽了办法、用尽心思,都没能留住丈夫的生命。那年冬天,与她一同生活了22年的丈夫去世了,留给46岁的徐长霞的是一双尚未立业的儿女、一大笔债务和一个83岁的老公爹。 2 冲破世俗,带着公爹改嫁 徐长霞说,丈夫去世那段日子,是她最难的时刻,当时儿子刚刚考上大学需要学费,女儿面临毕业一切都还没有着落,83岁的老公爹需要照顾,还有丈夫治病欠下的一大笔债务……那种天塌下来了的感觉,让她常拿着丈夫的照片无声啜泣。看着徐长霞无助的样子,为减轻儿媳妇的负担,老公爹考虑再三,决定离开生活多半辈子的老家,去女儿家生活。家在北戴河的女儿女婿将老人接走后,徐长霞为了赚钱还债,独自一人带着简单的行李回了娘家,在弟弟的小糕点厂里打工。 徐长霞回到娘家后,就开始有人给她介绍对象,虽然丈夫临终有过让她再嫁的叮嘱,但徐长霞并不想再婚,一方面因仍沉浸在伤痛之中没有恢复,更重要的是她放心不下老公爹。正在此时,徐长霞收到公爹的信,老人在信里说不习惯女儿家的生活,想念老家、想念儿媳,想要回来。看了公爹的来信,徐长霞与女儿抱头痛哭。她说,当时心情非常沉重,害怕负担不了,她说自己在娘家安身还勉强,但公爹要来住的确很为难。但想到公爹思念老家、孤苦无依的心情,她很快回信让公爹来找她。公爹来后,她与母亲同住,让公爹跟着父亲住。 到了儿媳妇娘家,老人暂时找到家的感觉。而两个月后,老人偶闻有人给儿媳提亲,便不忍心拖累儿媳,不顾徐长霞的阻拦坚决一个人回老家了。想着本该安享晚年的耄耋老人,在漆黑昏暗的家里一人孤独地生活,徐长霞心里如针扎一般,“人活着不能光图自己舒坦,不能没老没少……”徐长霞最终决定带着公爹改嫁。得知徐长霞同意改嫁的消息,上门提亲的人更多了,但一听她要带着又老又病的公爹,许多人望而却步。 或许好人总有好人缘。离徐长霞娘家所在村十里的后所营村村民王善,知道了徐长霞的改嫁条件,这位朴实厚道、通情达理的农民,认为“百善孝为先,能如此对待老公爹的人人品肯定错不了。”王善与妻子离婚十几年,一直独身。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1997年4月底徐长霞带着84岁的老公爹、一对未立业的儿女和一大笔债务嫁进了王善家,两人一起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 3 孝顺儿媳,赛过亲生儿女 嫁给并不宽裕的王善后,徐长霞家里家外的忙,但从没忽略对老公爹的照顾。80多岁的老人尿便失禁,徐长霞不管白天干了多少活,也不忘检查老人的被褥、衣裤,发现了赶紧清洗撤换,并为老人备下多套衣褥。为了冬天能及时用热水给老人擦洗身子,她每天凌晨4时准时起来烧一大锅水,灌在暖壶里以备白天用;为了能让老人换上的衣裤和被褥是暖和的,她总是把预换的衣物先焐在炕头码好的被子下;为了老人在夏天不受蚊子咬,她买来蚊帐早早给老人支上,每天睡觉前总忘不了检查蚊帐是否挂好;为老人吃得有营养,家里肉、蛋都留给老人吃,她还省吃俭用买来老人最爱吃的鱼,并把刺一根一根地挑净,再放进老人碗里。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徐长霞夫妇更是细心侍候,比自己有病还着急…… 就这样,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徐长霞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满头的青丝也因常年的操劳过早地染上了白发,脸上的皱纹也比同龄人的又深又密,但她却没有感到半点委屈,在她看来,能给老人尽孝不是晚辈的负担,是晚辈的福气。 在徐长霞夫妇的悉心照料下,已经93岁的老公爹身体一直很好。老人逢人便含着眼泪说:“我前世不知积了什么德,修来这么好的儿媳妇,长霞这样的好儿媳,亲生儿女都比不上啊。” 4 娶儿媳妇,先继子后亲子 感受着丈夫王善的善良,看着老公爹安心地生活,经历着两个破碎的家组成一个完整的家,徐长霞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而生活的考验在徐长霞再婚不到一年后再次降临:王善与前妻的儿子,在跟母亲出走了19年后,回来寻找生父了。面对这个身无分文、完全陌生的东北小伙子,徐长霞二话没说就接纳了他,还让自己的亲儿子带着哥哥去认自己的亲戚。 让人为难的是,王善的儿子和徐长霞的儿子同岁,两个儿子都到了结婚的年龄,而他们积攒的那点积蓄,只够给一个儿子办喜事。徐长霞当即决定王善的儿子比自己的儿子大10天,应该先结婚,而且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就这样,在这个陌生的儿子回家后的第二年,徐长霞为他娶了媳妇,并把仅有的五间房中的三间让给了这个儿子,自己和王善带着老人搬进了剩下的两间房。等到了徐长霞自己亲生儿子结婚的时候,贫困的家庭再也拿不出钱来了,一小间房子,儿子的订婚照和结婚照都没处放。 徐长霞的善良最终让这个特殊的家庭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王善更加感动了,和徐长霞一起无怨无悔地承担起照料老公爹的重任。 5 孝老爱亲,带正全乡风气 平凡的细节更能折射出人性的善良,持久的岁月更能验证高尚的情操。 “侍候老人说起容易做起来难,做一年两年容易,时间长就难了。可徐长霞和王善二人对老公爹的照顾从来没有走样。这样的孝媳全中国都有数啊。”提起徐长霞,左邻右舍的大爷大妈们无不感慨。 渐渐地,徐长霞成了村里人的一面镜子,哪家儿女与老人闹了意见,都不由自主地对比徐长霞,多年来,后所营村没发生过一起因为赡养老人问题引起的家庭纠纷。安山镇30多个村的村干部在解决赡养纠纷时,也常拿徐长霞当例子,遇见顽固的,干脆叫他骑上车去看看徐长霞,看看她是怎样善待老人的。这样一比较,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安山镇党委书记陈宏伟说:“有了徐长霞这个好典型,这一带的家风、村风、乡风都正。” 徐长霞因自己的美德赢得了百姓的口碑,她的感人事迹越传越远,多次受到中央、省、市、县等诸多荣誉嘉奖。今年,又成为我省参加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10个候选人之一。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