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和平“天使”归来讲述非洲故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08:23 河北日报
和平“天使”归来讲述非洲故事—— 难忘的维和“第一次” 第一次在非洲光荣地接受胡锦涛主席检阅,第一次承办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卫生工作会议、第一次为利比里亚民众诊治潜蚤病、第一次在国外义务献血成功抢救宫外孕大出血患者……8月31日,由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官兵组成的医疗分队,圆满完成维和使命,全部胜利归来。 “来了!来了!”8月31日上午10时25分,载着23名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医疗分队的官兵的大客车,终于停在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大门口。当这些凯旋的勇士列队走到迎接他们的亲人中间,很多人难以控制久别重逢的喜悦,与亲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8月20日,维和医疗分队的第一梯队20名官兵已经回到石家庄。至此,这支由43名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官兵组成的医疗分队,圆满完成了维和使命。 “黑了!瘦了!”久别的亲人这样概括维和官兵在利比里亚工作生活8个月后外貌发生的变化,而挂在每个人胸前的联合国和平一级勋章,则向人们展示了在此次维和中,他们创造的骄人成绩。 “我们这支医疗分队是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医疗分队的第五批,在维和工作中,我们有幸参与见证了中国医疗分队维和史上的很多个第一次。”说起这些“第一次”,医疗分队队长李亚东依然激动不已。 1 “第一次”之:在非洲见到了胡主席 “我和胡主席握手了!” “我也和胡主席握手了!” 虽然已经过去了6个月,但是提起今年2月1日,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作为我国赴利比里亚的维和军人,受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的经历,医疗分队的队员们的内心仍然十分激动。 “当得知胡主席要到利比里亚进行国事访问,并有可能检阅我们维和部队,我就一直期待这一时刻的来临。”8月31日,维和医疗分队政委宋敬辉告诉笔者。 “那两天我们每天早上5时30分就起床开始训练。烈日下,大家虽然汗流浃背,脸被晒得发疼,脖子发红,但一想到在异国他乡能有机会见到胡主席,内心的期盼战胜了一切疲劳。”宋敬辉和战友们为了使自己以高昂的精神状态接受胡锦涛主席的检阅,一到蒙罗维亚便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2月1日,对在利比里亚执行任务的中国维和军人都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下午4时50分,胡锦涛主席抵达了运输分队营地,检阅并亲切看望了中国维和部队官兵。 随着雄壮的军乐响起,胡锦涛主席健步走向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运输分队、工兵分队、医疗分队、参谋军官和民事警察组成的方队,检阅这支肩负着维护和平、传播友谊的光荣队伍。 “你们牢记祖国人民的重托,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恪尽职守,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利比里亚的和平稳定和恢复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祖国人民为你们感到骄傲!”至今,胡锦涛主席那亲切的话语还回荡在每一位接受检阅的维和军人耳边。 检阅结束后,运输、工兵和医疗分队一起将维和工作情况向胡主席进行了汇报,宋敬辉又有幸与胡锦涛主席同坐在一张会议桌前。“胡主席对我们的工作再次给予了肯定,并仔细询问了维和官兵工作生活情况。” 看望活动结束前,胡锦涛主席同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分队、民事警察、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军官合影留念。合影前,胡主席与第一排的维和人员一一握手,大家心中真是有说不出的高兴,医疗分队医生王更银,这位平时铁骨铮铮的硬汉更是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虽然我们医疗分队只有部分同志能够接受胡主席检阅,但所有同志心情都一样激动,因为胡主席的关怀每一位维和军人都能感受到。我们带着光荣的维和使命来到利比里亚,一定不能辜负祖国和人民的嘱托。”8月31日,李亚东一边说着一边向笔者展示了一本记得满满当当的大笔记本。 在这个笔记本上,记载了医疗分队在8个月的维和任务期内完成的每件大事。笔者随手翻看了几页,医疗分队官兵们良好的风貌跃然纸上: ———在执行一次丛林义诊任务时,官兵们在挂满枝头的芒果树下,冒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一站就是6个多小时,接诊患者500多名。虽然大家嗓子冒烟、口渴难耐,但树上的芒果一个也没少。 ———在一次外出执行任务途中,每遇到行人或者牛羊鸡鸭横穿马路,官兵们总是“礼让三分”,主动停车或减速慢行。 ———每次野外就餐后,官兵们都会自觉把垃圾装好,带回营区处理。 …… 在利比里亚,医疗分队无论走到哪里,黑人朋友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一个个主动竖起大拇指,情不自禁地高呼着“OK!” 2"第一次"之:成功降伏当地"怪病" 今年3月27日,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国际医疗卫生工作会议在维和医疗分队驻地召开。这是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首次承办的国际医疗卫生工作会议。 会上,医疗分队介绍了他们成功救治麦牙村30多名潜蚤病患者的经验,受到与会各国医疗专家的高度评价。 “当地流行的许多疾病,都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1月25日中午11时左右,医疗分队突然接到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打来的电话。原来一名军事观察员发现,在绥德鲁市麦牙村出现了一种“怪病”,病情呈现蔓延趋势,于是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命令维和医疗分队速派人员进行调查和救治。 接到命令后,医疗分队启动紧急救治预案,抽调由传染、皮肤、检验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组,火速赶往麦牙村展开流行病调查,专家组到达麦牙村后了解到,该病的首例患者是一名10岁儿童。一年前,这名儿童从当地一村庄串亲戚返回家里后不久,脚趾、脚跟部相继出现红斑,两天后奇痒无比,反复抓挠后,从破损的伤口处可见虫体蠕动。之后,这种病开始在村里传播。在仅有40多人的村庄里,已经有30人患病。 医疗分队迅速采取了行动,对村庄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查看了水源,并从患者病灶处采集了虫体标本。 高级检验医师王更银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第一手病例资料及时提供给了临床专家组。李东医生负责从国内网络查找有关资料,张笋医生从国外网站寻找相关的病例记录,马玉昕医生则对照病症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 当夜23时,医疗分队的会议室里依然灯火通明,专家们正在紧张而热烈地讨论着。专家们首先肯定了这是一种寄生虫感染,但由于缺乏可靠的诊断依据,大家还不能做最后定论。 “塞斯先生吗,我们这儿发现了一种不明原因流行病,患者脚趾、脚跟部皮肤瘙痒、破损、糜烂、长出虫体,我们初步诊断为潜蚤病,请您给予指导……”越洋电话一下子将中国维和医疗分队和万里之外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附属医院塞斯主任联系在一起。曾在加拿大留学的张笋想到了昔日的导师,她想进一步证明专家组的诊断是否正确。 塞斯听完病情介绍等相关情况后表示,同意中国维和医疗分队做出的诊断,可以实施治疗。大家顿时增添了信心,很快制定出了治疗方案。随后,医疗分队的医生又先后三次来到麦牙村,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精心的治疗。 3月25日,医生们第五次到麦牙村时,最终确认所有患者均已全部治愈。怪病之谜也终于被破解。 3 “第一次”之:献血抢救非洲姐妹“ 当得知维和医疗分队的官兵就要回国,当地民众一批又一批地来到医疗分队驻地,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感谢我们。”8月31日,医疗分队医生侯会池颇为动情地对笔者描述黑人朋友为他们送行的情形。 在送行队伍中,侯会池见到了他曾经救治过的一位黑人妇女,她是赶了5个小时山路,带着香蕉和芒果来与自己的“救命恩人”们话别的。 这事还要从今年4月12日说起。 那天凌晨3时30分,正在值班的内科医生张笋突然接到当地无国界Merlin医院打来的电话,请求派医生为一名生命垂危的宫外孕患者实施急诊手术。 医疗分队决定派外科医生侯会池、内科医生张笋和麻醉医生张在旺去帮助实施手术,尽全力救治患者生命。 10分钟后,赶到Merlin医院的三位医生初步诊断,患者为异位妊娠、宫外孕、失血性休克,必须立即手术,抢救病人生命。 而Merlin医院手术室设备简陋,人手紧缺,药品稀少,更没有手术所必需的麻醉机、监护仪和氧气。时间容不得半点耽搁。凌晨4时30分,患者被转入中国维和医疗分队二级医院。 急救室内,医生们发现,患者病情越来越严重,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实施手术已刻不容缓。而手术必须准备大量输血,才能保证患者生命。 根据联合国规定,中国维和医疗分队二级医院限于规模,根本没有血库,Merlin医院也没有血库,甚至整个绥德鲁市也没有血库和库存血。“能否请政府动员驻地民众献血”,有人提出建议。可当时是凌晨4时40分,政府官员没上班,绥德鲁民众还在睡梦中,根本找不到人。 怎么办?血源难以保障,无法进行手术,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我是A型血,抽我的吧。”“我的也是A型。”正在抢救患者的外科医生侯会池伸出了胳膊,在现场的医疗分队队员陈清奎、陈江文也同时挽起了袖子。 这时,医疗分队所有队员被紧急集合在一起,医疗助理员贾恒川一一询问有无A型血的队员。最终,经过鉴定,只有侯会池、陈清奎、陈江文3名队员血型相符,于是三人立即各献血200毫升。 但600毫升血如杯水车薪,对于抢救患者生命远远不够。 李亚东当即决定,立即手术,并同时请求中国维和工兵分队动员官兵义务献血,挽救患者生命。5时05分,手术开始。而同时副队长徐海滔拨通了工兵分队值班室的电话。20分钟后,工兵分队5名血型相符的战士也各献血200毫升。 6时10分,在医生的努力下,手术成功结束,患者生命体征转为正常。 为了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对这位黑人妇女的照顾也格外细心。 12日夜,患者体温升高到39.2度,值班护士范玉红在运用药物降温基础上,不停地更换冰袋进行物理降温,并为患者擦拭身体,一直忙了3个多小时。 患者长时间昏迷不醒,护士郭娇、岳宝玲一有空就来到病床前,一次次呼唤患者名字,用心与患者进行交流。 13日下午5时30分,昏迷了40多个小时的患者,经过护理人员35个小时精心护理,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就在维和医疗分队全力抢救这名患者的4月12日,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恰好视察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当她得知中国军人无偿献血救治当地黑人妇女的消息后,向中国维和部队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李亚东告诉笔者,2月1日,胡锦涛主席在看望维和官兵时曾叮嘱大家,维和部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要关注当地民生,多为当地民众办实事,把中非友好的种子播撒到人民心中。 “我们正是按照胡主席的要求去做的,我们不辱使命!”李亚东说。 本报通讯员 陈江文 本报记者 樊江涛[石家庄报道] 特写: 维和女军医深情回忆忆—— “我的异国姐妹情” “表演情景剧,让我和塔吉丝相识” 为活跃周末文化生活,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编排了一个情景剧《爱洒利比里亚》。这台情景剧让我和塔吉丝相识,由此产生了一段感人的异国姐妹情缘。 剧情很简单,而排练这个舞蹈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先找到埃塞俄比亚的医疗官,向他讲明了意图,请他从战区所有埃塞俄比亚军人中挑选了4名(2男2女)跳舞最好的,配合我们排练。于是,我认识了塔吉丝。 第一次与塔吉丝相见,我就喜欢上了这个黑皮肤的埃塞俄比亚女孩。 可能是语言交流的原因,她看上去有些腼腆,很少开口说话。当她注视我时,伴随着真诚的笑脸和微露的牙齿,长长的睫毛下,一双大眼睛中流露出聪明、温柔和善良。宽松、肥大的作训服也很难掩饰她修长的身材。她舞跳得很好,理解能力也很强,虽然我们语言上沟通困难,但每当我示范舞蹈动作时,她总是第一个理解,第一个学会。 “再见塔吉丝时,她成了我的病人” 然而,怎么也没想到,再次和她相见时,会是那样的令人心痛。 那是最后一次排练结束后的10天。 听说一名埃塞俄比亚的士兵因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要从埃塞俄比亚一级医院到维和医疗分队二级医院治疗。因为我是神经内科兼心理医生,理所当然由我接诊这名病人。 下午3时,埃塞俄比亚的医疗官带着病人来到我们医院。一直低头不语的病人,当听见我的声音时,猛地抬起了头。呀!我惊呆了,竟然是塔吉丝。她一看是我,就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大声哭了起来。 我用手轻轻抚摸她的额头,轻声教她深呼吸,可是她仍然不能放松,搂着我不肯松手,仿佛我就是那棵救命的稻草。她的呼吸越来越急促,身子开始蜷缩,突然歇斯底里的尖叫起来,并用手拼命地拽自己的头发,咬自己的胳膊,从床上重重摔在地上。外面的人听到响声,冲了进来,4名医护人员都无法将她稳定住。 “肌注安定!”我大声呼喊护士。护士马上给她注射了安定。药物很快起效了,她终于平静下来,迷迷糊糊睡着了。看着她杂乱的头发,胳膊上带血的牙印,脸上挂满的泪水,我在想象她遭受了怎样的伤害。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她醒了过来。我走到她的身边,为她按摩起了头部、颈部,并轻声地用英语安慰她,让她全身放松,做深呼吸。大概是有跳舞时交流的基础吧,她竟然都明白了,开始静静闭着眼睛,配合我。 我一边安慰着她,一边倾听着她时断时续的讲述。 她今年23岁,是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初到利比里亚不久,家中最爱她的一位亲人去世了。刚一离开家,就遇上了这样不幸的事情,一种不祥之感一直萦绕着她。5天前,她又接到她深爱的丈夫去世的消息,她的精神一下子就崩溃了。 “塔吉丝会记住中国” 几天来,她不吃不喝不说话,在雨地里任凭大雨冲刷。大家都希望她能借此发泄出来,可是并没有。连队只有她一个女兵,不方便与别人交流,她只好选择了沉默。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今天她见到我会发作成这样,大家既为她的不幸感到同情,又为她能将内心的痛苦发泄出来感到高兴。 因为几天不吃不喝,塔吉丝一吃东西就吐,吃什么吐什么,连一口水也喝不进去。因为呕吐的痛苦,她拒绝吃东西。没办法,我想方设法劝说她,吃不进去也得强吃,必须补充营养。在我的劝说下,她开始有些接受了。我就一口一口喂她,每次少喝点,间隔时间长一点,教她从葡萄糖水、牛奶开始,慢慢从流食、半流食向固体食物转变。几天下来吃饭的问题就解决了。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我每天拿出4个多小时陪伴她,用简单的英语和她聊天,听音乐,看图片,打游戏,教她中国话。她慢慢变得开朗起来,有时也出现了笑容。随着我们的相处,我们之间变得很默契,眼神、微笑和手势代替了语言。 我是父母的独生女,没有体会过手足情深的感觉,可和塔吉丝一起的时候,我为她的痛苦而痛苦,为她的欢乐而欢乐,会因为下雨担心她害怕,会因为她多吃了一口面包而高兴,感觉我们的心时刻紧贴在一起。我逐渐意识到,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我们彼此的感情已超越了医生与患者的感情,而更像姐妹之情。 她的精神恢复很快。出院时,我送给她一副耳环作为纪念,还送给她两张我们的合影。她走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说,回国后要让她的家人看看,在中国她还有一个黄皮肤的姐姐,对她就像亲姐妹,她会永远记住我,记住中国。 这就是我的异国姐妹情,来得那么突然又那么自然,让人无法忘怀。 口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医疗分队 邢红艳 整理/陈江文 樊江涛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