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诗人于坚在玻璃盒“隔世”朗诵诗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17:20 云网

  昨天(2日)下午,云南诗人于坚在京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博览会上,于坚应德国诗坛新秀巴斯·波特舍的指名要邀请,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德国主宾国展台”围绕诗歌主题进行了一个小时的对话。之后,于坚还进入巴斯·波特舍设计的“文学玻璃盒”里,为现场听众进行了一场“隔世”的朗诵。

  

云南诗人于坚在玻璃盒“隔世”朗诵诗歌

  于坚在“文学玻璃盒”里为听众进行朗诵

  “诗歌是中国精神唯一的寄托”

  德中作家对话是本次图书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此前已有周国平等作家与德国作家进行了“一对一”的对话。于坚与巴斯·波特舍的对话是该活动的第十场,他们的对话以巴斯·波特舍从德国带来的“文学玻璃盒”展开。该“文学玻璃盒”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但有很多耳机通向外面,朗诵者在里面根本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于坚说:“在我来到这里之前,我根本不知道玻璃盒。今天我看到了巴斯·波特舍所设计的玻璃盒,我突然发现了诗歌和读者交流的一种新的可能性。”于坚说,他非常喜欢巴斯·波特舍设计的玻璃盒,玻璃盒里面非常安静,但外面非常喧嚣,玻璃盒正好表达了一种诗歌与生活的关系,“我觉得玻璃盒就像大树的根,多高的树都是从根部生长出来的。这是在一个喧嚣的时代,为我们保存灵魂的地方。我们好像可以看到诗歌,但是我们又被玻璃隔断了,我们只能感觉到诗歌,却不能直接接触诗歌。我觉得诗歌代表了‘无’,而这个世界是一个疯狂的‘有’的世界,诗歌的这种‘无’,对于中国是非常重要的。西方没有诗歌,但是还可以在教堂中找到灵魂的归属。诗歌是中国精神唯一的寄托。”

  巴斯·波特舍认为,文学玻璃盒还有一种保护的意思,它像是呵护诗人和诗歌的一个空间。因为在这样噪杂的一个人声鼎沸的环境中,诗歌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需要集中精力,玻璃盒就营造了一个相对封闭但是又可以沟通的空间。

  “这样的方式读诗我可以接受”

  “我认为诗歌在中国的读者越来越少,这与中国诗人只顾写作、很少考虑如何把作品向读者进行传播有关。巴斯·波特舍想到了一个非常现代的方法,我觉得这对读者和诗人的交流是很了不起的,这(玻璃盒)很有可能在整个世界的诗人中流行起来,但是需要有足够的钱。”

  在德国浪漫主义时代有人提出了“整体诗学”——普遍的诗歌,就是要把各种文学题材界限消除掉,用各种形式来表达真正诗性的东西。于坚认为,其实这一点中国早就在做了,《红楼梦》就是这样的作品。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像小说这种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社会交流工具,通过小说的形式把一个地方的场景详细描述给另外一个地方的读者看。但是现在随着媒体的发展,小说的很多功能都被取代了。为此,巴斯·波特舍笑言,如果有一些非诗人的散文体作家听到于坚的话,或许会很气愤或者抗议。因为在小说当中,其实也包含了一些诗性的东西,别的描述会被代替,但是这些诗性的东西是不会被代替的。但有一点巴斯·波特舍赞同于坚的看法,小说经常会用一些繁缛的铺设来描述东西,这些描述可能要写一整页,但是没有太深入的东西,因为它要交代的细节太多了。

  对话结束后,于坚还到玻璃房里,体验了一次“隔世”朗诵,很多读者围在玻璃房外,戴上耳机专心倾听。去年,于坚曾发表一篇文章谈过关于朗诵的话题,他说自己比较反感在大庭广众下娇柔做作的普通话朗诵,那篇文章引起了很多的争议。“但是我看到了巴斯·波特舍的玻璃盒之后,我觉得如果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读诗,我完全可以接受。”于坚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