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街的“巧克力商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03:35 南方都市报

  

登峰街的“巧克力商人”
一个外国女子带着小孩走在街上,在登峰街,到处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

  曾几何时,广州街坊开始对身边出现的“鬼佬”见怪不怪,习惯买菜时遇上白皮肤金头发,跑步时见到蓝眼睛高鼻子,去酒吧时身边坐着好多黑皮肤的朋友……

  据不完全统计,在广州常住的外国人已达5万多人,且逐年在增加。预计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超过20万人,人数之多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首屈一指。其中居住在广州市出租屋和居民家中的外国人约4万人次,涉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天河、越秀、番禺、白云等区域。越来越多外国人聚居广州,两千年历史的羊城,正逐渐成为一座“洋城”。

  今天,我们的记者走进这些“洋城部落”,向你展示老外们在羊城的真实生活。

  每天午时以后,登峰街一带的“黑面孔”就会逐渐多起来,他们三三两两地穿梭在宝汉直街、新登峰宾馆、越洋商贸城、金山象商贸城及天秀大厦等商业旺地,将当地人称为“流嘢”的金项链、金手表、牛仔裤、杂牌电器、手机、服装等小商品批发回乡,再以成倍的价格售出———在他们国家,这些日用消费品全靠进口而来。

  据官方统计,目前登峰街登记在册的境外人员已超过1700人,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地区。

  生意:从“手提包”到“集装箱”

  2008年3月的一天。打点好行装,阿拉伯中年商人BahaaAllden和太太Athraa、大女儿Maria、二儿子Mike、三女儿Lubi、小女儿Nuli一一话别,乘坐飞机回到阿联酋“商业首都”杜拜。他要在当地呆上2、3个月,把前天新进的一批服装销售一空。3年多来,一家六口已习惯了BahaaAllden随时要做“空中飞人”的日子。

  缺乏制造工厂,对正版和“流嘢”不懂区分,只要印有LV、Gucci、Adidas等世界名牌标志,手表手链够重、够“金”,价格又足够便宜,就能轻易激起中东、非洲等地居民的购买欲。这一切成为了BahaaAllden们眼中的商机。

  在熟行老乡的介绍下,5年前,BahaaAllden打听到“登峰一带东西多、价格低”。于是便开始尝试到下塘西、童心路、小北路等地的商业街拿货。

  据当地居民回忆,“登峰”一带的繁华,在上世纪80年代初便已闻名全广州、全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因为那时广州的酒店、宾馆数量还相对较少,而登峰街宝汉直街附近的“登峰大酒店”属早期较有名气且较上档次的一间———2、3楼都是村民自办的酒楼,3个人吃顿便饭就要花掉100多块钱,还建有游泳池、桑拿房、健身室及旅游业等各种娱乐配套设施。

  最初,BahaaAllden在广州做的都是“手提包”生意:小批量地尝试买进一些实用商品,然后大包小包拎着直接上飞机回国。直至他们对中国市场有了充分了解,才开始租用面包车、小货车和集装箱进货、发货,生意也越做越大。

  繁荣的商贸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BahaaAllden留驻此地。4年前的平安夜,BahaaAllden终于下定决心移居广州。这一次,他的落脚点是一处长租房———位于登峰街麓景雅苑小区的两居室。一个星期后,Athraa带着4个孩子前来会合,BahaaAllden也将需要租用的办公室和孩子入读的小学逐一在网上事先找好,一切都颇为顺利。

  萧条:登峰大酒店停业

  上世纪80年代的繁荣一直持续到2000年。随着那年登峰大酒店的停业,当地商贸环境也随之出现萧条、没落。不过,由于此前的“名声在外”,登峰商圈依然吸引了不少像BahaaAllden一样来自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商人前来“淘金”。

  中国老板郭年春2004年接管了已停业4年的登峰大酒店,斥资逾千万元全面进行整饰、装修后,将其更名为“新登峰宾馆”重新开张,令这一地标式建筑得以再次启用。

  “当时登峰街处于城乡结合部,相对广州其他中心城区而言,周边环境显得较为脏、乱,时有盲流聚集,各项生活配套设施也很落后。不过,低廉的物价和生活指数却很适合初来创业的人群。”郭年春如此形容繁华过后的萧条。

  说起当初选择投资新登峰宾馆的原因,郭年春表示,自己除了看中这里毗邻环市路、广州火车站、站西钟表城、三元里鞋服皮具城等繁华商业地带段,更重要还是从宝汉直街、下塘西路、童心路一带日益增多的BahaaAllden们身上看到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发展:商铺租金四年涨三倍

  2004年BahaaAllden一家搬进登峰的时候,选择定居此地的外国人还很少,进进出出都是临时来进货的客商,住的地方也以宾馆客房、单间出租屋为主。而那时租赁一间40平方米的临街档口只需1千元/月。如今,重新签订合同已升至4千多元/月。“当年我们跟该租户提出合同可以签5年的时候,他却只同意签3年,现在,后悔了。”郭年春说。

  BahaaAllden们来登峰一带“淘金”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在许多当地居民看来,似乎都很认同“2005年是一条较明显分界线”的说法。

  “2005年之前,我们那栋楼500户人家当中,只住了10来位外国人;2005年以后这个比例开始扭转,现在可能只剩10来户中国住户了。”广州人阿晖说道。去年,他刚从住了将近10年的天秀大厦搬走,“因为周围的黑人实在太多了!”

  阿晖这一说法与新登峰宾馆数据不谋而合:2005年以前,入住新登峰宾馆的外国客人仅占20%;2005年以后明显增多,如今外商入住比例已增至90%以上,其中不少还是一住就长达数月之久的。

  有人便有市场。2006年初,郭年春再次投资500多万元,将新登峰宾馆原先1、2层共3800多平方米的房间改成了128间商铺,以建筑面积20平方米左右的小档口为主向外放租。在他的概念里,外国人到登峰街是做生意的,我们就要搭建起一个商贸平台,以便这些外商来唱好这台戏。

  据了解,当时整个装修工程还未收尾,所有商铺就全被预订完,90%以上的租户是中国人,主要经营衣服、鞋子、丝绸、毯子、小家电、电子产品等日常生活用品,租金也从2004年的40-50元/平方米/月,涨至100-150元/平方米/月。

  随后,这一带的越洋商贸城、金山象商贸城也于2006年10月和2007年4月相继开业,2座商贸城400余个商铺加上周边街巷逐渐形成的200余个商铺,在宝汉直街、恒安路、童心路一带共新增了600多个对外贸易商铺。如今,这一带的铺租已稳定在200元/平方米/月,相比4年前的涨幅高达300%-400%.

  未来:催生“商业一条街”

  涌往登峰一带“觅食”的外商日益增多,当地政府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2008年春节前后,登峰街提出要把连通3座商贸城的宝汉直街打造成为“境外人员经商一条街”,进一步形成登峰地区独具特色的成熟商圈。登峰街党工委书记周才粉透露,该商贸街有望在2009年中旬建设完毕。

  “对小货车停放站、外商发货点、街铺的招牌及外立面等,我们都将进行统一规划,预计2009年全部完工。”登峰街党工委书记周才粉表示,目前这一设想已得到越秀区有关部门的认同,前期工作亦已着手进行,主要是分头收集现有商户的意见、建议,在保障他们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进行统一规划。

  据透露,“境外人员经商一条街”改造的效果图已经完成,下一步将会对委托管理的中介公司进行招标,继而实行对商铺的统一装修包装。周才粉透露,区政法委已把今年作为调研阶段,对商贸一条街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为课题进行调研,预计商贸一条街的计划将在明年开始实施。

  讲价 精明的黑皮肤顾客

  “Lastlast八蚊!”

  夜幕降临,登峰一带街巷两旁的小店陆续亮起了灯。晚上8点,湛江小伙阿青提着长方形的木箱子,来到南约直街一处屋檐下继续售卖廉价批来的各种新潮银首饰。

  阿青说,晚上在这一带出没的黑人特别多,她们很喜欢打扮,只要项链够闪、手镯够粗、戒指够大、耳环够花哨,都可以往身上戴。最重要的是,价钱一定要便宜。约莫10分钟过去,一个身型发胖的非洲女人走到摊档前,随手把1条项链、2个手镯和2个戒指扔到阿青面前,甩出一句:“Howmuch?”阿青懒洋洋地拿起计算器,屏幕上现出3个数字:100.非洲女人半中半洋地跟阿青侃起了价:“No、no,一共50元!”见眼前的“小老板”不予理会,她立刻做出一副掉头要走的样子。

  阿青一看着急了,忙高声用“英式粤语”叫道:“Come、come,全部七十蚊!”听到老板让了步,非洲女人露出一丝得意的笑。

  读书 “洋姐妹”的中国校园生活

  2002年,8岁的Maria和妹妹们跟随爸爸妈妈从西班牙老家来到了广州的登峰地区。爸爸Mel为她报读了登峰小学2年级。如今,Maria早已通过电脑派位升上初中,而她5个适龄的妹妹也陆续入读登峰小学。

  爸爸妈妈经商忙碌,小姐妹们就自己当起了小家长。读一年级的Belen常常顽皮得不登记老师布置的作业。放学后,姐姐们就会一起手牵手地来到Belen的班上,帮她登记完作业才一起回家。

  学校的文艺表演、仪仗队等校园活动向来不会少了西班牙姐妹们活跃的身影,每一次学校举行文艺表演,小姐妹们都积极地自荐表演西班牙舞蹈。到了每年的圣诞节期间,姐妹全家就会请一个月假回西班牙过节,她们会专程把在学校学会的广播体操、民族舞等新鲜事拍成DV,拿回去播给家乡的亲人好好地欣赏。

  爸爸Mel很感欣慰,“我很开心孩子们在这边生活得这么开心,她们会继续在这边读下去,学习更多的中国文化。”

  交友 约中国女孩吃饭很难!

  一身深蓝色的运动服,肩上背个大背囊,耳朵套上Mp3耳机。昨日下午4时许,26岁的非洲籍小伙子David又悠闲地出现在登峰街头,和几位新认识的老乡聚在一起,打打街头桌球。累了,就随意坐在一旁的小店门口,喝喝啤酒,闲聊瞎掰。见到漂亮女孩子经过,他们便抬起头吹声口哨,或者直接上前询问:“Canwemakefriends?”

  “登峰这里很出名啊,外国人也很多,我没来之前就知道!”David说。2个月前,他从纽约的家来到北京,因为朋友的一句“这边很好,你也过来吧”而转战广州。

  David说,他和朋友们最不习惯的就是“约中国女孩吃饭太难了”,好像每个女孩子都很有戒心,不喜欢跟自己交朋友。

  David一再强调,自己只是想多交几个很nice的中国朋友。“有个中国朋友告诉我广州人过年喜欢派‘利是’,吉祥,我刚来的时候也准备了‘利是’呢,就是希望能了解多一些广州的文化。”David说道。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