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观深处 小蓬仙馆待君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01:59 南方都市报

  

醉观深处小蓬仙馆待君来
昨日,小蓬仙馆重建开放前夕,工作人员正在把印有“咸丰五年”的瓦当拓片和滴水拓片摆放在展览厅上。本报记者李向新摄

  本报讯 (记者 陈捷 通讯员 彭淑芳 黄勇)醉观公园深处,藏着“蓬莱仙境”。小蓬仙馆,康有为童年读书的地方,广州首例异地重建的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对外开放。经过一番整饰,小蓬仙馆今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同时举办康有为诞辰150周年图片展。

  深闺七载今揭神秘面纱

  青砖、花罩相映,石雕精美、木雕玲珑,大门深掩一座典型岭南建筑。在芳村醉观公园,休憩市民来来往往,却鲜有人注意到躲藏一角的小蓬仙馆。

  小蓬仙馆是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原址位于新隆沙东2号,始建咸丰七年(1857年)。2001年,由于兴建珠江隧道需要,小蓬仙馆正式启动异地重建。“那时候,小蓬仙馆里面住着七十二家房客,工作人员用了一个多月对里面的构件逐一编码、标记。”荔湾区文化局副局长高俊芳介绍。

  两年后,重建工程通过验收。但是,小蓬仙馆依旧遮掩着面纱。高俊芳告诉记者,据考证,小蓬仙馆是三进建筑,但重建前只剩下其中一进,于是当时有专家提出,恢复小蓬仙馆三进面貌。“政府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因此没有马上开放小蓬仙馆。后来,小蓬仙馆后面又建起了企业,事情一搁再搁。”她说,“虽然是三进建筑,但史料对其余两进没有任何描述,硬是盖起来未必原汁原味。”

  康家曾在小蓬仙馆避难

  记者昨日走访小蓬仙馆,工作人员正忙着清洗地板、摆设盆景、布置展板。今年是康有为诞辰150周年,小蓬仙馆今天起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一起展出的,还有康有为生前写下的关于花埭(即今花地)、小蓬仙馆的七首诗。

  “金山望红棉,花埭种茉莉。蓬馆日游行,绿暗闹红醉。”这是康有为60岁回首人生路时,对小蓬仙馆的美好记忆。据记载,康有为10-13岁时在小蓬仙馆读书,成年后曾携夫人、梁启超等人来此居住。虽然时间不长,但康有为对小蓬仙馆一直念念不忘。

  据介绍,康家在芳村还有其他物业,如小蓬仙馆斜对面的康园。维新变法失败后,康家靠避险于康园和小蓬仙馆才幸免于难。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