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孩子最爱玩泥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0日07:12 沈阳网-沈阳晚报

  

这里的孩子最爱玩泥巴

  曲径通幽,去沈北新区万米小学的路堪比盘山小径,操场长满青草的学校就在路边安静地等待着学生。玩耍是孩子的天性,这里的孩子对于玩泥巴有着别样的感情,在他们看来,泥巴可以实现梦想,他们喜欢可着自己的想法,让泥土变换出各种造型。

  泥塑苹果核儿让老师惊喜

  白长学是万米小学的美术老师,从小就住在这学校脚下,从小就在这学校上学,从小就喜欢捏泥巴,在白长学手中,一块泥巴可以变成孙悟空,也可以变成各种小动物,“打小就喜欢摆弄泥巴,也没专门去学过,时间久了自己摸出了不少经验。”除了自己玩泥,白长学还带着泥巴走进课堂,教出了一帮泥孩儿,“我第一次把泥塑作品拿到课堂上,孩子们看后都特别兴奋。”从此每周一节的泥塑课成了孩子们的期待,白长学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操场,他更带头领着孩子去挖泥,“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亲手感受泥土,很重要。”

  在教授泥塑过程中,白长学最高兴的是孩子们总能给他惊喜。一次,一个学生拿了一个作品给他看,“这是什么?”“苹果核。”白长学说自己那次彻底被孩子的想象力震撼了,“如果是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去做苹果核,孩子们的想象力让我惊喜,我希望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把这些想象力保留住。”

  孩子最爱手上的泥巴

  多年来,学生的作品摆满了两个教室,有坐在摇篮中玩耍的孩子,还有四周全是把儿的水壶……手法虽不成熟,却充满童趣。13岁的刘帅已经上六年级了,泥土对他来说从来就不陌生,“小时候没啥可玩的,就玩泥,看谁能把泥巴摔出响来。”而让刘帅没想到的是,那时候用作摔响的泥巴竟然可以在老师的手中有那么多变化,“有兴趣了!”

  10岁的孙兆辰一双小手上沾满了泥巴,可他一点不在乎,还在使劲地揉着泥巴,“我第一次做的泥塑是只小乌龟。”半个小时过去了,原来的泥巴在他的手中现出了形状,“这是一个古代的瓶子,我还要给它添上花纹。”除了爱玩的男孩,许多女孩也爱上了这些泥巴,她们在做泥塑时常常很小心,不让泥巴溅在身上,可在作品完成后却高兴地把这泥塑捧在手中好好地保存起来,王晓爽的家里摆了十多个她自己的作品,“很喜欢,它们给了我很多想象的空间。”

  做个泥巴手机送妈妈

  11岁的王德义7岁时就开始捏泥巴了,那时候他做了一个手机送给妈妈,“我爸有电话,可我妈没有,我想送一个给她。”王德义还记得妈妈的笑,“我想做更多的东西给爸妈。”

  以传统艺术带动德育教育正是沈北新区一大特色教育,泥塑进课堂正是其中之一。多年来,象征传统文化的泥塑、皮影戏等相继走进中小学课堂,学校还聘请了许多优秀的民间艺人来为孩子们传授绝活。“希望孩子们可以在乡土艺术的滋润下,尽情地释放出青春活力,感悟人生,享受文化,快乐成长。”沈北新区文明办刘志文这样说道。

  本报记者 王芳

  摄影 孙海

  编者按:

  日前,沈阳市第三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工程、创新案例评选活动结束。“沈阳青少年‘网奥赛’”等10个创新工程,“传统教育德育课堂”等60个创新案例从10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今天,我们走进沈北新区万米小学,了解一下泥塑进课堂这一创意。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