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俩月后壮汉瘸腿变好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5日09:08  沈阳网-沈阳晚报

  本报高级记者 唐葵阳 摄影 沈生

俩月后壮汉瘸腿变好腿

  

俩月后壮汉瘸腿变好腿

  “骨运输”过程示意图

  急!腿骨缺损了6厘米,咋接呀?奇!戴上特殊的装置,每天拧一圈,骨头长1毫米——2个月后,缺损的6厘米骨头长上啦!9月4日,记者在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采访到,一种叫“骨运输”的新技术首次运用临床,成为东北首例。

  手术失败骨头“死了”

  “太神奇了!”当日,36岁的患者大李竖起大拇指感叹。1年前,大李在工作中不慎被机器砸伤左小腿,胫骨粉碎性骨折、皮肤缺损。虽经治疗,但出现皮肤破溃流脓、不愈合,反复换药治疗也不见好转。

  今年6月,大李慕名来到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手外三科。经检查,大李左小腿胫前骨皮肤发生窦道、骨外露,导致胫骨骨折不愈合,中间一段骨头坏死。7月4日,医生实施骨内固定钢板取出术、死骨摘除术。术中去除死骨后,骨折端形成长约6厘米的骨质缺损,按照以往的做法就得进行骨移植术。

  骨缺损长达6厘米

  据手外三科主任医师刘伟介绍,骨不连、骨缺损是创伤骨科常见并发症,处理起来非常棘手。常用的方法有:异体骨移植、带血管蒂的骨移植。异体骨移植适合于骨缺损在6厘米以内的患者,大于6厘米的骨缺损需要带血管蒂的骨移植。

  可是,自体骨移植和带血管蒂的骨移植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并发症,如供区不适、皮神经损伤等。自体骨移植愈合能力欠佳,需要长期替代爬行;带血管蒂的骨移植手术创伤大,牺牲正常组织,手术风险较高,一旦失败无法弥补。同时,由于受伤肢体局部条件的限制,如伤侧肢体无可供吻合的血管,则无法手术。

  1天长出1毫米骨痂

  巧的是,科主任莫忆南、主任医师刘伟、李奇3人小组正在搞科研——一项从欧美传来的“骨运输手术”,也叫“伊利扎洛夫骨转移术”。更巧的是,患者大李骨缺损6厘米正好吻合这项新技术的条件。

  这项技术的原理是:胫骨膝盖端有处叫“松质骨”部位,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于是,医生为患者戴上一种钢结构的特殊牵引装置,将此处骨头人工锯断——果然,断裂后的骨面迅速再生长到一块。于是,医生每天将钢结构外套的蓝色按钮转一圈,松质骨段就向6厘米缺损处推移1毫米,而距膝盖骨新缺损的1毫米断裂带当天就能再生粘合!

  就这样,每天拧一圈,每天再生1毫米——X光片显示,新鲜骨痂越来越长。2个月后,缺损的6厘米骨头重新长出来!这标志着,东北首例“骨运输手术”成功!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