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韵大鼓属于鼓曲类,发展至今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女演员良小楼、章翠凤、骆玉笙、孙书筠、阎秋霞、小岚云等如雨后春笋般登上了京韵舞台,她们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拓展,从而使京韵大鼓更受广大听众的青睐。新中国成立后,京韵大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艺人成了人民的演员和艺术家,除演唱流传下来的传统曲目外,还新编及创作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同时,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演员。有成就的艺术家有刘春爱(骆派)、赵学义(白派)、杨凤杰(刘派)、钟玉杰(刘派)等等,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提起京韵大鼓,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四世同堂”主题曲,骆玉笙老先生的一曲高歌,没想到使京韵大鼓火了起来。然而,京韵大鼓作为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原汁原味地保留和继承下来,还真有点令人担忧。因为记者不久前了解到,北方曲校受天津曲艺团委托定向培养京韵大鼓演员,15个招生名额全部空缺,京韵大鼓真的要失传了吗?
“发源于北京的京韵大鼓为何成了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抱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骆派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刘春爱老师。她告诉记者,作为骆玉笙老师的弟子,她有义务让骆派京韵大鼓发扬传承下去,如今她正忙着办班讲课。刘春爱11岁便跟随骆玉笙学习京韵大鼓,回忆起恩师,刘春爱激动不已:“老师身世很可怜,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只知道自己是镇江人。然而老师的人品、才艺是出了名的好,经她修改部分唱词的一曲《大西厢》不贫不厌,不失大气,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它的渊源是清末时候,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起来的木板大鼓,后来传入北京、天津,大约是1870年前后。当时胡十、宋五、霍明亮这些演员的演唱技艺最佳,后来又经过了刘宝全、张小轩、白云鹏等人的改革,木板大鼓发展成京韵大鼓。伴奏乐器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了三弦、四胡等乐器,并将河间方言改为北京的方言,吸收了京剧的发音吐字与部分唱腔,采用了大量“子弟书”的曲本。
上世纪20年代是京韵大鼓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候,京韵大鼓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刘”、“白”、“张”三大流派最为突出,其中以刘宝全的艺术造诣最高,贡献最大,时人称其为“鼓界大王”,尊为一代宗师。继三大流派之后,又有白凤岩、白凤鸣兄弟创造的“少白派”。骆玉笙先生是30年代的演员,属于刘派弟子,她继承了刘宝全的唱法,并依据自己宽厚的嗓音条件,创立了骆派。“骆派”以音域宽阔、抒情色彩浓郁见长。
30出头、北方曲校毕业、至今活跃在舞台上的京韵大鼓青年演员冯欣蕊,小时候也曾受过骆玉笙老师的指点。她告诉记者,目前自己是天津曲艺团唯一一名骆派京韵大鼓演员,虽然自己眼下有些名气,但是如果京韵大鼓不改革发展,就会有消亡的危险了。她曾参加春节晚会,尝试过用电声乐队伴奏“京韵大鼓”,结果台下观众反映很好。她认为,京韵大鼓必须要改革才能发展,年轻人喜欢电声乐队、西洋乐器,为什么不可以尝试使用伴奏呢?
新报记者 梁爽
刘春爱
冯欣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