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的翻译速度令人惊讶:借助一个“平台”,8小时汉译英平均达到1.2万字,而一名经验丰富的专业翻译相同时间仅能翻译4000字;他们用11个月时间,轻松完成了一家百人规模翻译公司需要8至10年才能完成的2亿汉字的百万专利翻译任务。更令人惊叹的是,如此高的速度,差错率竟牢牢控制在1.5%。以内,完全符合国家翻译质量标准。令人难以想像的是,实现如此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是一群刚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其中不乏非英语专业学生。
12月4日,记者在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领略了这个神奇的发明:格微协同翻译平台,人们通俗地称之为“翻译机器人”。这套由该公司历时十余年开发研制的最新成果,几天前荣获我国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最高荣誉——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一等奖,标志着我国机器翻译在人机双向协同翻译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总经理张桂平教授语出惊人:“就像今天使用电脑的人必然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格微协同翻译平台将成为翻译人员必备的操作平台。明年我们要冲刺已四年空缺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评价
受到资深专家高度赞誉
在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翻译室里,记者见到了几百人同时利用格微协同翻译平台翻译资料的场景。
据张桂平教授介绍,“格微协同翻译平台”主要包括协同翻译系统、协同质检系统、协同校对系统、知识管理系统、任务管理系统和系列辅助工具包等,仅术语资源就超过2600万条,双语资源超过900万句,平均翻译效率提高2至4倍。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倪光南高度赞誉“格微协同翻译平台”,称其成功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作坊式翻译方式,实现了翻译服务的智能化、网络化、工程化和产业化,在利用知识管理技术实现人机双向协同翻译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平台已在沈阳601、606等我国国防领域及国家知识产权领域应用。
发展
从16平方米办公室到500亩的基地
机器翻译被称为21世纪世界十大难题之一。1986年,在东北大学读研期间,张桂平选择了中文信息机器翻译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许多人认为十分枯燥的机器翻译研究,在张桂平看来却特别有趣。1988年,她有幸参加了由日本主持的“中、日、印、马、泰万国语言机器翻译”项目。项目虽然失败了,但张桂平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使她清楚完全依赖机器进行自动翻译只是个美好幻想,人机协同翻译才是一条可行之路。1995年,张桂平回到本科母校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带领5名大三学生,创建了“人机智能接口研究室”。如今的技术总监尹宝生就是当初和张老师一起创业的五名学生之一。据他回忆,创业之初,只有一间16平方米的办公室,而起家设备只是两台486电脑。
如今,占地500亩,总投资4.5亿元的格微创新软件园区已在沈北新区蒲河新城破土动工,明年将正式启用,成为全国最大机器翻译研发、机器翻译人才培养基地。
前景
明年冲击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北方软件学院是沈阳航空学院的二级学院,今年该学院招收了300名机器翻译专业学生,这是国内本科教育中首批机器翻译专业大学生。而格微创新软件园落成后,机器翻译人才培养规模将达到上万人。作为北方软件学院院长,张桂平对这些学生的就业前景十分看好。她认为,世界一体化,首先要消除因语言不同带来的沟通障碍,仅国内翻译市场就有300亿元的规模。格微协同翻译平台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有一定外语能力并熟练操作这一平台的大学生们不愁工作。据介绍,目前格微软件公司的翻译人员八成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月薪多的七八千元,少的也能四五千元,这个数目对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绝对具有诱惑力。
格微协同翻译平台已两次获得国家863项目基金支持,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张桂平说,我们明年有信心冲击已连续四年空缺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报记者 李明欣 实习生 郑 楠
摄影 王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