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赢在创业”第4期再进华师大,艾路明和曾文涛讲述创业经历
昨日,本报“赢在创业”活动现场笑声不断,当代集团创始人之一的艾路明和银海置业董事长曾文涛,给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创业实践课。
昨天下午,能容纳近50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还有不少同学站了近两个小时听完讲座。
“艾总,能称您老师么?请您留个联系方式好么?”“曾总,以后有什么问题是否可以向您请教?”……很多同学在讲座结束后都不肯离去,向两位企业家频频发问。
有同学说,受创业浪潮的感染,去年暑假和几个同学一起,创办了家教公司。但是由于管理上几个人意见难统一,分工不明确,暑假还没过完公司就关门大吉了。
艾路明说,创业前的市场分析很重要,团队内部也要有明确的分工,最好想办法寻找风险投资。“创业初期还要学会限制欲望,勇于放弃各式各样有风险的诱惑。”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谢守诚表示,学校会全力为学子们打造与企业家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企业家走上课堂。他同时宣布聘任两位企业家为该校经济学院兼职教授。
本报副总编辑周敏昨天也出现在讲座现场,她对同学们说:“我们商报也在创业之中,作为2006年才创刊的新兴媒体,未来的路还很长。”她表示,长江商报的大门永远向武汉高校的学子们敞开,与他们共同成长,并逐渐成熟起来。
2000元起家赚到17亿
人物:艾路明
职务:当代集团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上市公司人福科技董事长、中国联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做企业要有耐心,心理素质一定要好,看准了的事情,要学会静静地等待时机,选择找到团队中每个人最适合的位置和工作,才能将每个人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艾路明
1988年7月,艾路明等7名武大研究生毕业后不甘心在单位里沉寂,他们选择了创业。
“7个人中有学哲学、新闻、生物、化学的,虽然各自有了工作,但还是觉得大家合在一起好。”艾路明从家里拿出1000元,其他6人又凑了1000元,在洪山区注册成立当代生化技术研究所。
1988年底,留校工作的张晓东到复旦大学做实验时,认识了一位做尿激酶项目的博士。该项目是从男性小便中提取尿激酶,出口日本。了解这一信息后,他们打算投资这个项目。
艾路明说,当时他们打起了厕所的主意,在江汉区租了一个废弃停车场作为加工车间。白天到各个厕所将盛满尿液的塑料桶扛回去。晚上将尿液进行处理。“那时,基本上武汉三镇厕所里的大尿桶都是我们的。”
如今,当代集团总资产已达17亿元。
艾路明说,去年,他们还把生意做到了西非,在那里投资了药厂。
抛弃“铁饭碗”闯海南
人物:曾文涛
职务:银海置业董事长
创业还要抓住机会,就业不一定要去机关。大学生可以凭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自主创业。
——曾文涛
“端了十几年的‘铁饭碗’,总有厌倦的时候,我跟很多创业的人一样。”曾文涛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有些轻描淡写,20岁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省统计局,一待就是十多年。
曾文涛说,中途他被分配到了政策研究室,负责写工业经济形势报告,每个月写一篇,写了4年。曾文涛回忆当时的情形,用‘枯燥’两个字作了总结。
1988年,他作为第一批“弄潮儿”去了海南。因为去的人多了,住房成为当地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于是,他利用各方资源,干起了房地产。
1995年,曾文涛转向投资武汉,现在银海置业在武汉已经建起了7、8处楼盘。曾文涛说,现在创业和上个世纪80年代有很大不同。当时的人是想拼搏,现在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家不要想千方百计挤进国企,现在服务业大有可为,我鼓励大家自己去创业。”
针对大学生在校创业,曾文涛并不赞同,他认为那是缺少经验的学生盲目的创业。
“学好知识,先就业,再创业。”曾文涛建议大学生在创业前要先去一些企业工作,只有工作才能熟悉流程,在自己创业时才能有的放矢。
本报记者 张瑜琨 郭婷婷 实习生 周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