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报讯【记者 周白石 15302112012】“闻”字的部首究竟是“门”还是“耳”,一名小学生在查字典和词典时,提出了这个疑问,他发现不同版本的字典和词典,对“闻”字的部首规定不同,这个问题同样难住了他的语文老师。不过,随着《汉字部首表》5月正式实施,汉字部首将被调整定义,类似的尴尬问题就不会再出现了。
发现这一特殊问题的学生名叫晓东,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刚刚在语文课上学了查字典和词典的他,每天都在家巩固查生字的知识,他发现旧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查询“闻”字,必须先翻查“耳”部,再查找3画的“门”。而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闻”字既可以通过“耳”部查询,也可以通过“门”部查找,且新版《新华字典》也是一样。
同样一个汉字,究竟哪个部首才算正确?带着这个问题,他找到了语文老师。老师翻开教案发现,教案中规定“闻”字部首是“门”部,但是,为什么几部字典词典对于“闻”字部首如何划归问题存在分歧,语文老师最终也没能解答。
带着晓东的疑问,记者专程请教了南开大学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马庆株。马先生表示,汉字部首根据字形、字意都可以划归,比如“闻”字,意思是用耳朵听,那么,它的部首应该是“门”,再如“章”字人们通俗分为“立”、“早”二字,但按照字意来说,“章”该分为“音”和“十”字,音就是音乐,“十”表示多,多篇音乐就是“章”。“不过,随着《汉字部首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两项标准今年5月正式实施,汉字部首划归会发生一定变化。”马先生说,归部原则是按照字形的特点,一个字首先从左、上、右看哪个能成部首,能成部首的就选成部首。比如说“文质彬彬”的“彬”,左侧是“木”字旁就归到“木”部;如果左边和上面都不是部首,那就取右边或下边,如“颖”取“页”做部首,“染”取“木”做部首等;另外,全包围、半包围结构汉字,以外框字形为部首。
对于起草规范两部标准的原因,国家语委标准处王翠叶处长表示,归部就是要解决乱拆汉字的问题,有关语言专家研究发现,不同版本的字典和词典,部首数量和部首划归不同,比如清代的《康熙字典》是214个部首,《新华字典》第9版之前是189个部首,这给教育、词典编纂、信息检索都带来一些困难。而新制定的《汉字部首表》,首次将汉字部首规范为201个主部首,以及99个附形部首。“不过,两部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并非强制要求哪个部门实施。按照教育部门规定,小学生需要学会查字典和词典,但语文考试中并不会考到汉字部首等方面知识,因此这个标准对于刚刚识字的小学生来说,不会有影响。”
新标准即将实施,人们生活中经常需要翻查的字典词典是否会随之更改呢?昨天下午,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文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程荣副主任。程副主任说,目前,她正在主持修订最新版本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两部字典词典部首方面的划归,都将根据新标准做出相应调整,不过,为了减少部首划归变化对使用造成的影响,编辑组将会采取“多开门”的方式进行编辑,比如“闻”字,既可以通过“门”部查询,也可以通过“耳”部查询,不过,编辑组会在非规范的部首旁,标注一个“不推荐使用”的符号,以便大家使用字典词典的同时,还能掌握一个字正确的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