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猪坚强”,一个精神符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1日02:15  华龙网-重庆晚报

  

“猪坚强”,一个精神符号

  成为明星的“猪坚强”面对镜头落落大方

  

“猪坚强”,一个精神符号

  刚获救的“猪坚强”

  

“猪坚强”,一个精神符号

  “猪坚强”现在需要减肥了

  特派记者 向军 罗玺/文 史宗伟/摄

  档案》

  震不垮的猪坚强

  2008年5月12日,当时的猪坚强还不叫猪坚强,就像所有平凡的大肥猪一样,吃吃睡睡,这一天正在午休的猪坚强被一阵剧烈的晃动摇醒,小猪还不明白这就是5·12汶川地震,接着就被埋在一片黑暗当中。直到36天之后的6月17日被成都军区空军某飞行学院战士刨出来时,虽然它身形消瘦成了“羊”,脚也跛了但它却还坚强地活着。得知这一奇迹后许多市民、网友呼吁,不要把这头猪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知道有这么一头猪后,用3008元将它买下来,并给它取了小名“36娃儿”,大名“猪坚强”,从此,人们都知道它叫猪坚强。樊建川打算将它一直养到自然死亡。建川博物馆还捐了1万元资助猪主人家恢复生产生活。

  彭州市龙门山镇畜牧兽医站兽医潘邦贵,做了10多年兽医。“真不敢相信,因为不管猪有多肥,不吃不喝5天以上,就会有生命危险。”随后,潘邦贵来到万兴明家为这头猪体检。

  猪的主人万兴明回忆说,那天把猪救出来的时候,怕它突然见光不适,又用木板盖住。后来女主人给它喂食,他们看到它“流下两行眼泪水”。万兴明和老伴认为它好像通人性,很感动,舍不得杀,但他没能力把猪养下去。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认为,这头猪用生命记录了抗震救灾。建川博物馆的生产大队有养殖场,已经为这头猪腾出了专门的圈舍,博物馆会善待这头感动了人类的猪。

  “和‘猪坚强’接触多了,我们在快乐的同时,也变得更坚强了。”5月4日,四川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市场部人员黄毅招呼饲养员老王把“猪坚强”放出来“上镜”时说。

  时隔一年,“猪坚强”不负众望,已长到190公斤。作为一头名猪,“猪坚强”产生的效应,它被很多企业家也奉为偶像,四川省近50名商界精英,曾专门组团到该馆看望“猪坚强”,一位地产界大腕曾说过,企业要学习“猪坚强”的,就是即便瘦下来也要顽强地存活下去的精神。甚至,一家出版社还出了一本以“猪坚强”为主人公的漫画,告诉小朋友们如何面对困难、战胜灾难。

  固定食谱谨防长肥

  “它打个喷嚏,我们就得围着它转。”黄毅说,“猪坚强”是建川博物馆的活宝物,也是全国人民关注的活宝物,为防止有个三长两短,希望集团的兽医一周对它进行两次体检,为促进它的贵体安康和提高免疫力,特别是针对像目前流行的猪流感的疫情,兽医都及时给它打预防针,还配制了专门的中药。

  为保持“猪坚强”宿舍的干净整洁,饲养员天天给它打扫房间,每周给它洗两三次温水澡。“侍候它像侍候老爷。”58岁的饲养员王福清说,每次给“猪坚强”洗了澡,还要用干帕子把它擦干,万一患个伤风感冒,就是自己的失职。

  针对“猪坚强”目前的身体状况,兽医专家为让它保持“苗条”的身材,有意让它节食,每天只让它吃两顿主食,为此,还给它制订了专门的“瘦身”食谱:早餐,0.5公斤希望集团提供的饲料、0.25公斤米饭、0.25公斤菜叶;中餐,只让它喝少量的水和吃少量的菜叶;晚餐,在早餐的基础上,加少许鱼肝油。“再长肥了,既不好看,又不利于健康。”黄毅说。

  镜头面前很“派头”

  “‘猪坚强’很能作派。”黄毅介绍,“猪坚强”初到建川博物馆时很怕人,遇到生人,一靠近它就“害羞”地跑开,尤其对手持相机和肩扛摄像机的记者,更是让人无法靠近,“可能是地震让它得了恐惧症。”

  一年来,由于“猪坚强”备受媒体关注,被无数家媒体采访过。见多识广,习惯成自然,它越来越有镜头感,越来越“作派”。为证实“猪坚强”很配合媒体记者,她让人一拍“猪坚强”的屁股,“猪坚强”就慢悠悠地往前走,一拍左耳背,“猪坚强”就往右走,一拍右耳背,“猪坚强”就往左走,当把镜头对准它,轻拍它的鼻子,它的嘴就往上翘,“不过,也偶有不灵的时候,这要看它当时的心情。”黄毅调侃说,它做“明星”做久了,名气越来越大,派头也越来越足。

  侍奉人已换了三个

  “猪坚强”的居住条件不错,在建川博物馆的一角,有一家紧靠围墙的四合院,四合院第一间门窗被黄漆漆过、十多米宽的房间,便是“猪坚强”的宿舍,宿舍的窗子上,挂着一个“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动物冠军”的金黄色牌子,那是它获得荣誉的有力见证。

  饲养员王福清说,四合院是被征地后闲置的农家小院。“猪坚强”来到博物馆后,农家小院就成了它的宿舍。原来,农家小院里“猪坚强”有20个同伴,博物馆方面怕其他同伴给它传染疾病,不得不卖掉它的同伴,让它独享豪宅。

  不仅如此,博物馆还给它配了“侍奉人”,每天陪它上下班,管他吃喝拉撒。黄毅称它享受的是星级待遇。她说,去年9月至今年3月,由于开设了临时地震博物馆,“猪坚强”每天要到博物馆“上班”迎客,每天“上下班”得让人全程陪同。后来,由于修建地震博物馆,“猪坚强”一直在宿舍待业。

  另外,如天气情况好,每天还要至少两次陪它到宿舍外的草坪放松。

  “这活不轻。”在王福清之前,曾有两个“侍奉人”,一个由于身体原因吃不消,一个干了一段时间主动提出辞职。5·12大地震一周年,地震博物馆正式开发后,它又将再次上岗迎客,不过,它的“上班”条件比以前更好:将住生态圈舍。

  寿终正寝后做标本

  “我们已将‘猪坚强’申请专利。”黄毅说,有很多企业都想用“猪坚强”代言广告,但被博物馆拒绝。“这毕竟是5·12大地震中产生的一个精神符号,哪能随便将它商业化?”

  黄毅称,博物馆正在考虑,如果“猪坚强”一旦寿终正寝,想把它做一个标本。为此,博物馆曾联系了多家大医院,但由于技术难题不易破解,至今没有任何一家医院有回音。

  卧龙熊猫全都已搬家

  去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距映秀仅8公里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成为孤岛。区内的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更是损毁严重。目前,这里的大熊猫已全部转移。

  4月28日上午的卧龙,阳光很好,仿佛驱走了在山谷间肆虐了整个冬天的寒气。从映秀到卧龙,还有45公里的距离。虽然这条连接“特区”与外界的公路在去年10月15日就已抢通,但远没有都汶路那样平坦。公路两边全是地震时被撕裂的山体,大面积的滑坡,还有随时可能威胁过往车辆的滚石。除当地居民重建和购买生活日用品有计划地进出以外,一路上几乎看不到其他车辆。

  10时35分,记者一行到达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中心大门紧锁,从外围望去,中心的办工楼和宿舍楼基本完好,只是大门通往办公楼的道路被塌方的巨石和泥土阻断,临时搭建的木梯成为中心和外界的唯一通路。

  在路人指引下,记者找到了王有福。老王蹲在毛毛的墓前,神色木然,正用手扒除墓上的杂草。“你们来得真是不巧。”老王告诉记者,中心最后6只熊猫已在4月23日转移了。

  王有福在研究中心工作已11年。平时,老王多数时间呆在据中心约12公里的“五一棚”观测点。在那里,他主要观测圈养熊猫的野生驯化。“前几年,中心曾放养一只人工饲养熊猫到野外,但没能存活。”老王告诉记者,中心共有60多只熊猫,地震中,毛毛不幸遇难,还有一只熊猫小小失踪。

  王有福打开记录本,上边记载着熊猫的行踪。他介绍,到去年7月16日,中心已转移出43只大熊猫,此后又有20只大熊猫陆续转移至雅安的碧峰峡基地与不远处的“临时安置点”。今年4月23日,“临时安置点”最后6只熊猫被转移到雅安。

  在王有福的带领下,记者进入研究中心。老王就像导游一样,边走边介绍。他称,地震中,中心14个熊猫圈舍全部毁坏,其余18个存在安全隐患。记者看到,位于道路两边的熊猫圈舍大都损坏严重。围墙倒塌,不少巨石滚落其中。

  “毛毛的圈舍就在这里。”王有福称,当时对面的山体滑坡,巨大的滚石冲垮围墙,将毛毛压在下边。小小的圈舍,熊猫幼儿园,王有福领着记者,越说越高兴。随着老王,记者来到最里端一个较大的圈舍。介绍牌上有两个响亮的名字“团团”、“圆圆”。王有福称,地震后,搜救人员发现团团正在乱石岗里跑,全身都是黑色的,惊惶失措。用麻醉枪麻醉后,队员们将它抬回。而圆圆则是自己回来的。

  卧龙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面积20万公顷,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国家级保护区之一。保护区内,始建于1980年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更是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工饲养大熊猫种。

  网络编辑:甘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