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坐飞机,他只选有四个发动机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30日05:12  钱江晚报

  自从有了飞机,就有了恐惧飞行的人。许多白领梦想周游列国,但前段时间的法航飞机失事,让好些常搭乘飞机的白领们坐立不安。

  本报写字楼QQ群里,不少白领都在诉说自己的“恐飞”故事。

  曾经空中历险 从此能坐火车就绝不坐飞机

  王先生是杭州一家公司的老总。他的手下最怕跟他一起出差,因为他害怕坐飞机。如果他去香港,要先坐火车到深圳,再坐火车到香港;如果要去的地方没有火车可坐,那就改坐汽车、轮船。总之一句话,能不乘飞机就尽量不乘。

  王先生对飞机的恐惧,来自于一次恐怖的飞行事件。那时他在日本境内坐飞机,忽然间,飞机从8000多米的高空快速下落,并且伴随着剧烈的颠簸。空姐甚至开始通知乘客要准备遗言了。就在这种极度的恐惧中,王先生和妻子抱在一起大哭。飞机仍在不断降落,降到已可见高楼的程度。

  最后,虽然飞机重新正常平稳地飞行,但那一次的空中历险,让王先生的心里从此留下了阴影。

  作为企业高层,出差是常有的事。虽然大多数时候可以坐火车,但如果去美国,王先生就不得不硬着头皮坐飞机了。

  在确定要飞美国后,通常情况下,提前2周他就开始吃不下饭。临上飞机时,几乎每次他都抱着豁出去的想法:大不了就是坠机。

  既然免不了要坐飞机,为了确保安全,王先生开始研究飞机结构和发动机。每次订机票,他都会事先询问飞机机型,他选择的大都是有四个发动机的。

  这个习惯开始传染给周围人。他的同事朋友每次订机票,也都会先问问:这飞机是什么型号的?

  不想与妻子同机 为此夫妇俩大吵了一架

  浙江工业大学的冯老师没有恐飞症,他和别人不同的是,坚决不让一家人坐同一架飞机。

  冯先生几年前从新加坡结束留学生活回到杭州,在高空见到蔚蓝的大海时,他突然想到,如果飞机失事,我该怎么办?之后,他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家人和和美美。但正是因为有了孩子,他对飞机反而有了恐惧感。

  有一次去成都开会,冯先生强烈要求与妻子坐不同的航班。他说,如果飞机出了事,孩子起码还有一个亲人,而不是父母双亡。

  妻子觉得这个想法很奇怪,跟他吵了一架。最后,他拗不过妻子,还是坐了同一班飞机。上飞机后,冯先生继续嘀嘀咕咕,说:“我这个意见还得到了保姆的认同,应该向全杭州市民推广。”

  有恐高症的他 月月坐飞机如同受罪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的刘之光有高空恐惧症。2003年,他被派往广西工作。这样一来,恐高的他偏偏成了频繁的“空中飞人”,每个月从杭州飞南宁,再从南宁飞杭州。

  刘先生说,他站在桥上往下看,就会害怕得挪不动脚。听说要去西藏这样的高原地区,他就用高原反应这样的话来搪塞和逃避旅程。有时到山里去勘察,要过一座稍微狭长的石桥,他就会紧张地站在那里,不敢前进,也不敢后退。

  可是因为工作,他必须要坐飞机。

  他的飞行习惯与他人迥异。每次,他不安地上了飞机后,会立刻安分地坐在座位上,拉下舷窗,从不敢向窗外眺望。对他来说,美丽的云海、五彩的霞光、起伏的大地都无福享受,反倒如同受罪。

  他更不愿去想自己已经身处半空。他说:“如果想到自己在飞,我就想大喊,让飞机立刻停下来,让自己的脚站在踏实的土地上。有时,实在没办法,我就想尽办法睡觉,以麻木自己。”

  一位在航空杂志工作的编辑告诉记者,在编辑航空杂志时,要格外小心用字。他们会有意识地避免“死亡”、“逝去”、“失事”这些字眼,因为乘坐飞机的人容易没有安全感。这些词语几乎是航空杂志的禁用词。

  就在法航飞机失事后,有报道称,统计表明飞机安全性越来越高,全球事故显著减少,相对来说飞机仍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来自新华网的这则报道援引了相关数据,例如在美国,2008年每起飞100万次发生恶性事故的次数为0.2次,而1989年为1.4次,从这些年的统计数字看,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非营利性组织国际飞行安全组织说,过去10年中,“全球的(飞行)事故显著减少”。

  而从统计数字上讲,驾车要危险得多。据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说,2007年,美国有44人死于空难,而死于车祸的有4.4万人。

  本报记者 韩兢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