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依兰古城:清王朝“丝城”三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30日05:16  新晚报

  ◆本报记者 赵 力 张育新

  寻找永宁碑发现者后人

  14日,我们继续在依兰的寻访。

  资料记载,在依兰县的历史上,有三位揭示东北亚丝绸之路的有功之臣,他们是王守信、王守礼、王守智三兄弟。

  杨旸先生告诉我们,在光绪十一年四月十日,著名的历史地理学者曹廷杰,自珲春轻装简从,假扮商人,去了三姓,也就是今天的依兰县城。那天,是公元1885年5月26日。他为什么要去三姓呢?因为以前他曾去过三姓,并结识了商人王守信。在闲谈时,王守信说自己的哥哥王守礼、王守智曾在黑龙江下游的特林亲眼看见了两块刻有汉字的石碑,本打算把它们拓下来,但遭到了俄国人的制止,没有拓成。

  这两块石碑写着什么呢?当时谁也说不清楚。曹廷杰请王守信当向导,于第二天便出发了,不经意间踏上了考察东北亚丝绸之路的行程。二人日夜兼程,风餐露宿,抵达了海西东水陆城站的终点———满泾站,即元代古驿末末吉站。历尽周折,把碑文拓了下来。这两块碑就是记录亦失哈巡抚奴儿干的《敕建永宁碑记》和《重建永宁寺记》,碑文向世人展现了被湮没已久的明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亦失哈驾巨船船队十上北海,为后人留下了“海西东水陆城站”,即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宝贵史料。

  我们要找寻的对象,就是王氏三兄弟的后人。

  王建军先生给我们找来文史学者廖怀志,老廖是当地的文史通,他果然了解这段史实,但是对王氏后人是否还在依兰并不清楚。老廖是个热心人,马上带着我们寻找可能知情的老人。在县老干部活动中心,我们见到了84岁的老宣传部长于明谦,还有86岁的老县志办主任关文选等八位老者,但都不了解这段历史,无法提供具体线索。

  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际,老廖又提供了一条线索:县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叫王常恒,她家在清末的时候是大户。老太太的祖父叫王锡永,开着县里最大的当铺。俄军进依兰,一把火烧了他家的当铺。为给他家免税,三姓副都统衙门特意打报告向吉林将军请示,请示与批复的文件,档案里都有记载。

  老廖几经周折找到王常恒的电话,王常恒思维非常清楚,回忆起父祖乃至曾祖的事情,与王守信兄弟没有关系。

  这个结果让我们很失望。也许王氏兄弟的后人依然生活在这里,只是我们没有更多的线索,也许他们已经到外地发展,也许他们根本没有把这件事当成什么壮举,去告诉自己的孙子。但是历史会记住这一切,记住一个有责任心的商人对中国历史研究的贡献。

  寻找清代的“乌绫”

  延续明朝的东北亚丝绸之路,清朝立国之初,为彰显皇恩浩荡,巩固东北边陲,解决宫廷对貂皮之需,在黑龙江流域实行了“贡貂赏乌绫”制度。光绪二十二年,清朝官吏曹廷杰在向光绪帝呈交的《条陈十六事》里,对这一制度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简要明了的概括:

  “国初,收服东海诸部,若赫哲喀喇、若额登喀喇,在混同江左右;若木抡,在乌苏里江左右;若奇雅喀喇,在尼满河源左右,皆令每年至宁古塔入贡貂皮一张,或三年一贡。又有远在混同江海口之飞雅喀、奇勒尔二部,及远在海中之库页一部,不能以时至宁古塔,则以六月期集于宁古塔东北三千里之外普禄乡,章京舟行,如期往受。雍正七年设三姓副都统,遂归三姓办理。定例:岁贡者宴一次,三年一贡者宴三次,皆赐衣冠什器,名曰‘赏乌绫’。自诸部者言之,则曰‘穿官’。”

  乌绫,又写做“乌林”,满语“财帛”的意思。据说,每逢春暖花开,赫哲、库伦、鄂伦春、绰奇楞、库野、恰喀拉等56个部族的人,或乘小船,或骑马,带着上等的貂皮,云集三姓,喜气洋洋地来“穿官”。“穿官”,是接受赏赐,穿官家衣服的意思。

  正是“赏乌绫”制度,重新开启了停顿多年的明代东北亚丝绸之路。三姓是赏乌绫的最前沿,所以也被称为丝城。

  背影远去不久的丝城,还能找到当初的乌绫吗?

  我们向王建军所长表达了我们的想法。王建军所长沉吟一下,突然喜形于色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当地一个收藏爱好者,无意之间得到了一套清代的丝织品,可能就是当初的乌绫。

  王建军带着我们来到收藏者的家。收藏者名叫孙文琦,在银行工作,业余研究古钱币,捎带着收藏杂项。听明白我们的来意,老孙叫夫人拿出了一个纸箱,纸箱里就是难得一见的丝织品。我们把织品摊在桌上,逐一仔细观赏。

  有一对窄窄的织品,上面用金线绣着龙和凤,绣工相当精妙。我们不知道做什么用途。还有一些蓝色的丝绦,孙大嫂比量说是裙子上的飘带。飘带上绣着人物花鸟,栩栩如生。织品中我们认出了一种东西,大概是老式枕头的顶子。顶子上同样绣着花鸟,还有以花叶做笔画的字,我们费了很大的劲,认出其中一幅是“寿比南山”。王建军说,这些织品是不晚于清中期的东西。

  孙文琦向我们介绍了收藏过程。老孙收藏这些丝织品,纯属于无意而为。这些丝织品在五六年前到了孙文琦手上,老孙的收藏目标却不是这些丝绸。当时,一个90多岁的满族老太太去世,孙文琦买下了老人留下的东西。包括一个老式被阁,还有椅子和宫灯,宫灯是木制的,古色古香。满族老太太生活在大户人家,这些都是自己使用的老物件。这些丝织品是随着被阁带过来的。老孙最初没太在意,看别人喜欢,还送人几幅。

  奔波了多日,每天都在说着丝路说着丝绸,当这些绣工异常精美的丝织品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欣喜若狂。

  我们无法确定这是赏给谁的乌绫,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就是留下这些织品的老人,祖辈参与了穿官。清朝赏乌绫沿用了明朝赏大于贡的办法,朝廷每得一张貂皮,就要破费十余两银子,相当于一个知县的半年薪俸。这笔账,贡者们也心知肚明,在当时,换一头耕牛需要十几张貂皮。据乾隆四十四年的统计,三姓颁赏人数由最初的148人增加到2284人。老太太的先祖是这2284人之中的哪一位?我们不得而知。

  离开孙文琦的家,我们善意叮嘱老孙,要保留好这些东西,很可能,这些精美的丝织品,就是丝城依兰的最后见证。

  寻找“赏乌绫”的子孙

  资料记载:为了方便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人民,三姓的赏乌绫官,定期到奇集(俄罗斯奇集湖)、普禄乡(俄罗斯波卡罗夫卡)、莫尔气(俄罗斯共青城)、德楞(俄罗斯利特温采沃)等地,设临时“丝城”,接受贡貂和赏乌绫。找到了精美的乌绫,我们的“贪心”再起,在依兰城,寻找赏乌绫官员的后人。

  我们向廖怀志先生说出了这个想法,不料竟然得来全不费工夫。廖怀志回家取来一本藏书,是日本人间宫林藏(1775-1844)著述的《东鞑纪行》。在这本书里,记录了他目睹清代官员赏乌绫的场景。其中有三姓副都统衙门赏乌绫官员给他的一张名片:

  正白旗满洲委署笔帖式 鲁姓 名伏勒恒阿

  厢红旗六品官骁骑校奖赏蓝领 葛姓 名拨勒浑阿

  正红旗满洲世袭佐领 舒姓 名托精阿

  那年是公元1808年,距今201年。200多年前的官员后裔,还能够找寻得到吗?

  廖怀志指着其中一个赏乌绫官员的名字说,这个托精阿就是省民委老主任舒景祥的八世祖。我们立刻电话向舒景祥老主任求证,得到了老主任的证实。舒景祥说,这段历史得到了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研究员刘忠波先生的论证。刘忠波是研究赫哲族的专家,出版过《赫哲族简史》。托精阿这个名字,与舒主任家的祖谱也得到了相互认证。清代赏乌绫官员的后人,如今成为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这本身就是一段佳话。

  舒在依兰是大姓,是后三姓之一。

  我们仔细翻阅了《东鞑纪行》,以类似于间谍身份调查库页岛的间宫林藏,给我们留下了生动的赏乌绫的场景。间宫林藏手绘的图画上,三个清朝官员坐在高台上,贡者跪在下面,举着貂皮,官员旁边放着准备赏赐的乌绫。赏赐之后,在两重木栅中间,众夷相互交易。赏乌绫官员托精阿准备乘船返回三姓,众酋与他拥抱告别。

  间宫林藏的记述,让我们对赏乌绫的印象,跳出了历史资料,有了真实的感觉。在这一点上,我们感谢这个日本人。

  一天的奔波,我们见到了乌绫———精美的丝织品,找到了赏乌绫清代官员的后人,这份欣喜足以弥补没有找到王守信后人的遗憾。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