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三角呼唤高素质养老专业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30日07:15  解放日报

  眼下,长三角第二届养老专业大学毕业生又到了找工作之时。去年,本报记者曾报道了在南京允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下属老年公寓工作的长三角首批养老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情况。当时,14名毕业生中只有王雷和张桂霞两人最终留在养老院,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作。如今,王雷已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院长助理”,张桂霞却选择了离开。在为王雷进步感到欣喜的同时,允德公司总经理丁渝平也对张桂霞的离开表示遗憾。她认为,像这样有文化的大学生是老年公寓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整个养老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的支撑。”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300万,其中独居老人18.8万,南京、杭州等城市老年人口数量也已接近总人口的20%。居家养老没有人全天候照料容易发生意外,想进养老院又经常因为床位紧张等原因不能如愿,这是许多独居老人当下所面临的难题。床位紧张,反映了养老院发展不快,而究其深层次原因,是高素质养老专业人才的奇缺。

  “走留”都有主客观原因

  在允德公司养老院,一年前尚显生涩的王雷目前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对外接待等工作,她的表现已经得到院领导和同事的认可。“王雷接受能力很强,文化素质也比其他员工高出一截,我很放心把工作交给她。”院长丁渝平说。

  此前主要担任内部文化建设、老年人康复等工作的张桂霞,眼下已应聘到苏州某公司当文员。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在今年4月提出离职意向的。“由于自己家不在南京,整天吃住在养老院,刚开始还比较喜欢这里比较简单的人际关系,但长期不与外界接触,工作和生活环境十分闭塞,这样下去自己未来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不过,张桂霞表示,“如果以后机会适合,仍有可能重新从事养老专业的工作,毕竟那是自己的专业。”

  注重多元养老人才培养

  “养老行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丁渝平认为,随着长三角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独居老人的数量会逐渐增多,许多老人十分渴望去养老院与一二知己下棋聊天,安度晚年。但由于招不到、留不下合格人才,使得许多养老院工作人员的平均学历只有初中甚至小学,仅能维持低水平的经营,无法进一步扩大规模。

  养老人才应是多元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彭希哲教授认为,虽然养老行业前景看好,但大学生涉足其中仍应把握自身定位,“我认为大学生并不适合从事一线护理工作,但完全可以在养老机构的运行、管理等岗位上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在另一所开设养老专业的学校———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老年产业管理学院,今年的招生情况好于预期。常务副院长茆永福告诉记者,主要原因在于学院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以及在课程设置上的多样化,“在常规的管理学、实务操作等课程之外,我们还加大了心理学课程的比重。未来的老龄化社会里,空巢独居所带来的心理寂寞会成为严重的问题。在经过系统的心理学学习后,参加全国统一社工考试、成为职业社工也可能是我们学生毕业后一条较好的出路。”

  新模式带动大学生创业

  “如果有可能,未来我想成立一家老年服务管理公司,除了设立传统的老年公寓和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外,还可以定期组织老人外出旅游,帮助联系异地养老……”王雷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充满憧憬。

  彭希哲对王雷的设想表示支持,他认为,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伦理中,绝大部分老人和他们的子女都希望选择居家养老,而居家养老的附加服务如心理陪护等,目前还主要依靠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几乎没有得到开发,但这些服务又是现有从业者所无法胜任的,“我相信有志大学生能够乐在其中,如鱼得水!”

  更多专家指出,未来养老院的理想经营模式应该向多元化发展,旅游、异地养老、老年保险、心理陪护甚至家庭理财等,都可成为服务项目。可喜的是,国家也鼓励大学生在这一行业中创业,比如:由团中央主管的北京华夏中青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开出优惠条件,鼓励2006年以来毕业的大中专生或在华夏中青家政系统工作满一年的家政服务员加盟,开设属于他们自己的家政服务公司;上海等地也在积极探索让大学生在养老行业中创业的可能性。


本报记者 朱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