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泉州本科毕业满两年可购经适房 经适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30日17:51  台海网

  台海网6月30日讯(海都报记者 陈丽娟 曾小琴)历经两次公开摇号,泉州市区4宗经济适用房销售仍不尽如人意。记者昨天获悉,泉州市政府办公室对市区4宗经适房剩余房源处理问题的复函提出,泉州4宗经济适用房剩余房源将适当调整申购条件,组织再次摇号销售。

  新政调整的申购条件主要包括:申购对象扩展到中等收入家庭;符合申购条件的年限调低等。另外,“夹心层”将受惠于新政,今后凡在中心市区工作满2年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含本科)的大学生也可申购经适房。这4宗经适房的申购将不受辖区限制,申购对象可自由选择一处申购。

  [方案解读]

  4宗经济房

  2000余套房源

  泉州市房管局相关人员介绍,去年泉州推出4宗经济适用房,分别是江南花园城、城东片区、洛江杏园小区、见龙亭小区,总套数2942套。经2次公开摇号,目前4宗经适房仍剩余房源2000多套。基于此,市里就出台了4宗经适房剩余房源的处理方案。

  单身人员晚婚

  就可申购

  据介绍,想要申购的市民必须符合3大申购前提:未购买过政策性住房的家庭户;上一年度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总和在126502.5元以下(单身申购对象减半);单身申购对象应达到晚婚年龄(男25周岁、女23周岁,年龄计算点为2009年5月31日)。

  此次新政分配对象涉及7类人群: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内,具有市区城镇居民常住户口1年以上(原政策为5年以上)的居民;民营企业内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并由企业聘任,且在泉州市区工作满2年以上(以社会养老保险缴交时间为准,原政策为5年以上)的技术人员,或持有泉州中心市区《暂住证》满5年以上(原政策为8年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全日制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2年及以上(以毕业证为准),在中心市区工作的毕业生;在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正式干部、职工;驻泉部队干部(家属须在泉州中心市区工作),驻中心市区干部(含未婚),四级以上士官(家属户籍在泉州中心市区);经市、区两级人事部门认定的引进的中级职称以上的人才;外来人员在泉州中心市区内持有工商营业执照满2年的经营者。

  此外,按照新政,申购对象不受辖区限制,只要符合上述申购条件及分配供应对象要求的,即可在4宗经适房中任选一处申购。若再一次摇号销售,确定申购对象后还有剩余房源,则由开发单位于今年12月31日前,对符合购房条件的申请人,按“先来先售”原则直接销售,不再组织公开摇号。

  

  申购年限调低

  新政覆盖“夹心层”

  新出炉的4宗经适房剩余房源申购条件与对象,与之前所公布的政策,主要作了哪些方面的调整?

  据泉州市房管局相关人员介绍,经过前两次摇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有所保障,所以这次新政取消了人均自有私房面积低于18平方米(含18平方米)的要求。

  “这次调整,还将新泉州人的住房问题一并纳入,更多倾向于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居有其屋’。”该人员介绍,新政新增了一条外来人员的申购条件:今后外来人员在泉州中心市区内持有工商营业执照满2年的经营者,只要符合经适房申购条件就可申请购房。

  这次调整的亮点,在于合理解决单身职工等“夹心层”家庭的住房困难。只要符合申购经适房3方面条件,在中心市区工作,全日制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2年及以上(以毕业证为准)也可购买。

  [原因分析]

  性价比不高

  经适房少人问津

  据了解,4宗经适房中,见龙亭小区有1256套房源,每平方米均价2940元或3200元;江南花园城A地段有852套,每平方米均价3395元,城东片区有504套,每平方米均价3480元,洛江杏园小区有330套,每平方米均价2300元或2530元。

  据统计,两次摇号后,江南花园城销售率仅15.3%、城东片区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率69.04%,洛江杏园330套经适房仅47户选购,且均未签约,见龙亭小区目前仅出售163套房子,销售率约为12.98%。

  一位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人大代表分析说,经适房的客户群体一般是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人群。对他们而言,经适房的地理位置多在郊区可能并不太在乎,但周围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设施都不到位,给他们的生活、工作造成不便,这是他们不乐意看到的。此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开发商为挽回成本或收回资金,低价甚至是亏本卖房。这使得经适房与商品房的价格悬殊不是很大,从性价比、地段、户型等方面考虑,再加上商品房在绿化、物业管理等后期管理的优势,不少人宁愿勒紧裤腰带,也要买商品房。

  除了上述人大代表分析的原因,泉州市房管局有关人士认为,经济形势不佳,导致这部分申购者担忧中途无法继续供房放弃了申购;此外,经适房“少人问津”的主要原因还是中低收入家庭申购经适房财力有限。

  上一页

  [出路探索]

  经适房

  该何去何从

  经济适用房在各地冷热不均,社会上也曾出现废除经济适用房的争论,那么泉州的经适房该何去何从?

  家住在云谷小区的市民吴小姐认为,“现在经济适用房既不经济也不适用,要慎建”。她建议政府大力发展廉租房,放宽条件,让大部分没房的人可以享受到。吴小姐家是泉州第一批经适房政策的受惠者,她说,当时第一批享受房改政策的云谷、圣湖小区,确实惠及了一大批的泉州普通职工,效果不错。但随着商品房的发展,经适房越来越变样了。“经适房的限制条件很多,导致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体还是没钱买,想要房子的中等收入阶层却买不到,经适房很难发挥当初的作用了”。

  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一名人大代表认为,在目前中心市区土地紧张的情况下,政府只能选择在郊区建设经适房。但政府如果舍不得把好地段给这些经适房,就算建得再多,也很可能导致出现没人要的情况。在他看来,今后政府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时,应该要先摸底然后再规划。“政府可向有需求和意向的人群做问卷调查,综合民意之后再来建设,才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该人士说道。

  泉州市有关领导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也很关注。早在去年11月份的为民办实事项目通报会上,谈到鲤城区廉租房未开工建设,而部分经适房房源多时,泉州市副市长黄维礼就提出,经适房的价格是不是定得过高,才导致卖不出去。他还提出,鲤城区可采取补救、变通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比如将经适房当成廉租房来用。

  同样的问题,在上周的全市重点项目调度会上,泉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廖小军也提到了。廖小军认为,安置房、经适房少有人购买的现象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各县市区应该测算这两三年建设的安置房、经适房还剩下多少房源。在目前土地紧缺的情况下,他建议今后的安置房可考虑一个片区集中安置,形成规模。有房源的区域,可就近调整,不一定要重新建设安置房。

  上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