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学家对中国出口成世界第1持谨慎态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8日14:00  青年参考

  中国出口超德国成全球第一?年底谁“夺冠”看用哪种货币结算

  本报记者姚欣

  世界贸易组织(WTO)8月2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据WTO 计算,上半年中国出口货物总值为5217亿美元,德国为5216亿美元。然而,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则显示,上半年我国 出口总额是5216.32亿美元,略少于WTO的统计。法国《回声报》8月26日对此评论道:“难道2009年将是德 国失去世界出口冠军地位的一年吗?经济学家们对此依然持谨慎态度。”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小

  全球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出口影响很大,据路透社8月22日报道,WTO曾预测全球贸易额今年将下降10%, 是60年来的最大跌幅。

  中国海关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出口总额5216.32亿美元,同比下降21.8%。在当前外需疲软 的情况下,中国出口因何能超过德国?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室主任刘旭在接受《青年参考》报采访时说,中德 出口排名的变化,既与两国各自的出口增长率有关,也与汇率变化有关。

  刘旭表示,今年两国均受全球经济危机冲击,出口同比大幅下滑,相对而言,我国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降 幅小于总体降幅。据中国海关8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的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为个位 数。其中,服装及衣着配件出口同比下降9.1%;鞋类下降5.2%;家具下降9.8%;塑料制品下降7%;箱包下降8.2 %。同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下降20.8%。

  

  “质优价高”产品需求萎缩

  德国是制造业大国,其制成品特别是精密光学仪器、高端机械制品和成套机器设备质量优异,在世界享有盛誉。同时 德国还是世界贸易大国,全国近1/3的就业人员为出口行业工作。自2003年以来,德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其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汽车、机械和化工领域,出口贸易是拉动德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然而,据法新社8月18日的报道,德国工商总会表示,经济危机爆发后,全球对德国制造的“质优价高”产品的需 求急剧萎缩,德国贸易伙伴(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都在寻找更廉价的产品。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8月公布的数据,7月德国 汽车出口为301950辆,同比下降18.35%。

  早在今年年初,德国出口就已初显“颓势”:德联邦统计局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德国机器和设备的 海外订单比去年同比下降近50%,创下1958年该数据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7月23日德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继续 为出口“唱衰”:今年前4个月,德国出口降幅最大的产品依次为汽车、五金产品、电子电气产品、化工产品和机械设备,同 比降幅分别为42.7%、35.4%、26.1%、25.6%和21.5%。

  

  汇率或成“夺冠”决定因素

  到底哪国将在今年年底成为出口冠军呢?英国《金融时报》8月25日的文章援引WTO首席经济学家帕特里克?洛 的话说:“(中德两国的)比赛咬得很紧,两国全年的贸易数据很难说,谁也不知道会怎样。结果不仅和出口量有关,在很大 程度上将取决于未来数月的汇率走势。”帕特里克?洛解释,若欧元汇率走高,这虽然会给出口商的业务造成困难,但在统计 上却能使德国处于比中国更有利的地位。

  经济危机使得美元汇率波动较大,加大了中国外贸企业的结汇风险,也影响着中国的出口额。商务部政策研究室的官 员曾表示,汇率震荡对中国出口的冲击最严重。从地方和企业反映的情况看,外需萎缩是主要原因,但美元等国际贸易主要结 算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中国出口行业若不能正确选择结算币种,出现巨额汇兑损失,会影响出口 利益。

  

  “创造外需”成我国出口重点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中国政府意识到,若单纯等待欧美需求回暖,已无法有效保证中国出口的稳定增长。 商务部正在考虑把稳定出口战略的重点转向“创造外需”——加快自由贸易区和边境合作区的建设,将成为我国下一步进出口 贸易政策的重点。

  8月15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出席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时,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东盟10国经贸部长,共 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的全球第三大自贸区,在经 济危机时期,中国对自贸伙伴国的出口表现,明显好于同期对欧美的出口表现。1~4月,中国主要出口产品总额出现负增长 ,但部分主要产品依靠“中国—东盟自贸区”,实现了出口正增长。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10种主要出口商品中,有7种产品对自由贸易伙伴国的出口情况好于其他市 场,其中家具、箱包、鞋类出口额增幅高达214%、72%和52%。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