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水兵90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7日13:31  法制晚报

  

水兵90后

  战士们在进行心理放松训练

  

水兵90后

  为了保证队形的整齐划一,受阅战士间的距离需要精确测量

  

水兵90后

  为了补充能量,训练间隙战士们加餐

  

水兵90后

  战士们自由休息时间

  水兵方队成员年龄为徒步方队中最小

  水兵90后

  阅兵村里有一道最吸引眼球的亮丽风景线:蓝色披肩,黑色飘带,洁白的水兵服,他们是来自水兵方队的90后青年水兵。

  据介绍,水兵方队是这次参加受阅的所有徒步方队中年龄最小的方阵。他们平均年龄19岁,大多数是“90后”青年学生。为了提高训练水平,队员们想出各种办法,甚至连上厕所也喜欢踢着正步走。

  今天,水兵方队的小伙子们仍在阅兵村里练习,为明天的阅兵合练做准备。

  阅兵村·训练

  上厕所也爱踢正步

  这些水兵的平均身高为178厘米,50%以上是独生子女,分别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湖南、湖北、浙江等13个省市。

  无论是1984年国庆阅兵、1999年国庆阅兵,还是今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都国庆阅兵,队员都是由新兵组成,这在国内外阅兵史上是一个特例。

  阅兵队列训练的关键是正步训练。正步,也叫礼步,因为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时用的就是这种步伐。它要求整个方队每分钟走116步,并且每一步都必须是75厘米,脚底板与地面平行且距地面25厘米。

  队员们每走几步,教练员就会让队员保持正步姿势停下来,用米尺测量以上几个数据。

  无论是训练场还是生活区,地上都画有精准的线,队员们平日走路时都自觉测量自己每步是不是75厘米。

  为了练好正步动作,队员们连上厕所也喜欢踢着正步。时间长了,从宿舍到厕所的那条小路被他们精确地测量出距离。有一次方队行管组专门用米尺测了一下,结果仅和队员们用正步测出的距离差了2厘米。

  阅兵村·生活

  “家”门口种“责任田”

  阅兵村里的住房一样大小、一样结构、一样房间,每间住的人员都一样多。

  每个方队就是一户“人家”,每家人数都一样,一个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

  每家房子前的旗杆上都挂着一面方队旗,方队旗也是分别每家每户的唯一标志,如果不看旗,你肯定会“走错门”。

  按照规定,每一家都分到一块属于自己的“责任田”,在这块“田”里不能种庄稼,只能种草种花。因为这里居住的都是在全军赫赫有名的部队,谁也不愿落在别人后面,都把这块“田”侍弄得既美又雅。

  水兵方队被安排在营区中间。战士们利用训练之余,自己动手种花、种草,装饰自己的“家”。战士们还用各种花草在房子周围“画”出了各色图案。

  村里趣闻

  “黑白脸”和“斑马背”

  “白天看脸,晚上看背”。在沙河阅兵村,只要看到层次分明的“黑白脸”,或者是黑白相间的“斑马背”,不用问,那肯定就是水兵方队的队员。

  因为水兵所戴的是无帽檐的圆形水兵帽,眉毛两指以下的部位都暴露在阳光之中。

  久而久之,队员们的脸上就有了明显的烙印,被帽子遮挡的地方,也就是眉毛两指以上的额头是白色的,眉毛两指以下部位则被晒得黑黝黝的。

  进入阅兵村之初,年轻的水兵们纷纷以谁的额头上白色和黑色的分界线最明显作为“开涮”的对象,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避免不了这一“阳光的烙刻”,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蓝白条纹的“海魂衫”很帅气很漂亮,但是在阅兵场上,“海魂衫”却产生了“斑马背”。

  有一段时间,方队统一训练着装,大家都穿着水兵特有的“海魂衫”上操场。因为在阳光底下衣服上白色条纹反光多,而蓝色条纹吸热多,随着训练时间一长,大家的后背就形成了黑白相间的条纹。

  澡堂里,当队员们边洗澡边嬉闹时,“小斑马”的称号也就名副其实了。

  本版文并摄/于洪涛 高密

  本报记者 郭媛丹特约记者刘剑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