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住址-家庭电话-单位电话-个人手机-电子邮件-QQ”,我们的通讯录按照这个名单在演进。
随着通讯方式的更新换代,曾经代表了先进通讯方式的“摇把子”电话、数字程控电话、BP机、砖头般的“大哥大”,渐渐地淡出了时代舞台。
在网络时代,手机、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日用消费品,即使远隔重洋,只要轻轻点击鼠标,便仿佛近在咫尺,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世界。更多的先进通讯设备还在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
通讯工具的变革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时代的变迁,隐藏着我们在一个个时代下的故事。
手摇电话
简介:像个黑箱子,笨笨的,旁边还一个摇把儿,早期的人工交换式电话机,俗称“摇把子”电话。我国上世纪80年代前的大部分县城,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的广大农村都曾广泛使用,属第一代电话机。
剖析:这种话机,电流信号先传到总机,话务员再为其转接到呼叫方号码,双方才能接通电话。这种早期电话通话速度慢、通话质量差。
■故事
电话里毫无秘密可言
提起“摇把子”,81岁的杨继昌印象不是太深,“一个村里面只有一部。”1962年,广东人杨继昌来到云南,在寻甸县农村“学习”,“印象中,那时村里的电话只是工作时才用。”
这种电话杨继昌摸过,不过是到农村一年后,“父亲在昆明铁路局工作,当然了,铁路局是有电话的,当时家里有点急事,父亲就打电话告诉我。”
“那么远的距离,声音却那么近。”第一次摸到电话的他感到很神奇,“不过这种电话用起来很麻烦,打电话时,要先摇一下手柄,然后把电话挂了,过一会邮局的人会回电问你要找什么单位,再帮你插相应的端口,这样就可以通话了。”
“不过每次打电话双方都像吵架,声嘶力竭地吼,还往往讲半天双方还是不知所云。遇到给女友或老婆打电话就惨了,通话内容旁人都听得见。”现已退休在家的王珂曾经在昆明一家医院工作,回忆起当年有关电话的往事她时不时地乐呵两声,“如果通话时间太长邮局的接线员还会插嘴干涉,毫无秘密可言。”
电话坏了曾是“大事件”
25岁的谢帅倒是对“摇把子”记忆很深,80年代中期,不仅仅村里有电话了,大队里也有了电话,“不过还是文革时期使用的那种摇把电话,可以通过总机转到各大队,要找谁也是通过大队的喇叭里吆喝,才能去接。”
谢帅的爷爷当时是大队队长,这样,“我经常在大队办公室玩耍,电话放在办公桌上太惹眼了。”终于有天谢帅逮着机会了,“有次办公室一个人也没有,而且他们竟然忘记锁门了,我就摆弄着电话机,当时以为要不停地摇,直到电话响了,才能去拿听筒。所以就一直摇,直到摇把被我弄断为止。”
电话坏了,在那个时候,可是个“大事件”,“队上整整调查了一个月,不过还是白辛苦。”直到现在,谢帅一直把这个秘密藏在心中,“那以后到手摇电话‘下岗’期间,我再也没有碰过手摇电话。”
[1]
程控电话
简介:程控电话交换机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来控制的交换机,它以预先编好的程序来控制交换机的持续动作。
剖析:程控电话具有持续速度快、业务功能多、交换效率高、声音清晰、质量可靠等优点。
■故事
安部电话要请客吃饭
80年代中期,云南开始有了程控电话交换机。
1989年,昆明一改长期以来长途电话需要人工转接的状况,实现了国内、国际长途直拨电话。直接通话的方式,让不少市民开始节省脚力,直接在家里安装电话。
当然了,那时安装电话是很贵的,那个时候,家里有电话也是身份的象征,谁家有电话,都觉得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一部电话就需2000多元,那可是一般员工两年的工资收入。”陈洁当时家里应该说是富裕的,但有钱不一定好使,“那时安装电话手续多,等待时间长,想装电话的人天天都去电信大楼排队,关系好一点,安装起来就会方便些。所以,请安装电话的师傅吃饭、抽烟都是家常便饭。”
1992年,昆明市成为全国第一个电话号码由5位直接升为7位的省会城市,安装费用也开始直线下降,到了1995年,全省市话程控交换机容量突破100万部,家用电话开始普及。
再后来话费越来越便宜,“我女儿电话是装宽带时电信局免费装的,还免收座机费。”而且仅仅只是陈洁八岁的孙女独自在家时偶尔用一下,月话费从来没超过4元。
寻呼机
简介:寻呼机又名BP机、传呼机、呼机,是接收寻呼台无线呼叫信号的个人信息中端,由于不具备发射功能,所以寻呼机是单向的接收器。寻呼机寻呼系统分为数字和汉显,汉显很接近现在的手机短信。
剖析:从寻呼机开始的即时通信,将人们带入了没有时空距离的年代,时时处处可以被找到。寻呼机开启了个人即时通信的时代。
■故事
“有事您呼我”曾是最时尚语言
与家用电话同时普及的还有寻呼机。虽然在寻呼机出现之前,固定电话已经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但固定电话无法自由移动这一局限性依旧无法完全满足人们对即时通信的要求。
寻呼机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这一现象,你完全可以在另一件事情中等待电话的到来。当然,如果想实现双方的对话,除了要有寻呼机,身边还要有一部固定电话。
1993年9月6日,云南电力寻呼台正式营业;2001年以后,随着手机通讯的迅猛发展,寻呼台业务遭受巨大的市场冲击,迅速萎缩……
20世纪90年代末是寻呼机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国人民普遍使用它,云南人也不例外。
“有事您呼我”曾经是最时尚的语言,当时的大学毕业生投递简历所留的联系方式全都是寻呼机号。
杨瑞利也是那个时候有的呼机,“工作需要,单位配发了一部数字传呼机,不久后又换成中文传呼机。”
杨瑞利很高兴,他很快就把呼机号告诉了朋友,“在街上遇到,每人腰挂一个皮套,左右不一,大小不一,寒暄过后,往往就开始互留呼机号码。”
凡事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
“自从有了呼机后,和朋友联系倒是方便了,可开销也直线上涨。”杨瑞利为此事有点头疼,“单位的领导们也头疼,每次会议,领导的讲话常常会被‘滴滴’声打断,后来领导每次开会前都要求大家把呼机关掉,但每次开会时总会有人偷偷开着机,然后调在振动档上,于是开会时不时有人低头看呼机成了当时的会议一景。”
“上一代”表达方式延续到网络时代
“530——‘我想你’、520——‘我爱你’、000——‘我吻你’。”在汉字寻呼机出现之前,数字和字幕是传呼机的语言,人们编写的数字代码也成为了寻呼机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使在手机、QQ、MSN等即时工具花样繁多的今天,利用数字组合代替文字的现象也会经常出现,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这种“上一代”的时尚被完整地延续了下来。
在港台的电影中,经常能发现寻呼机时代留下的习惯和话题,“Call 我”至今依旧是一句时髦的流行语,而诸如“寻呼蛙”之类的搞笑名词也足以看出寻呼机的时代影响力。
“大哥大”
简介:很大、很重、很黑、也很暴力,有20多公分高,在当时的电影里黑社会老大手里都拿一部黑色的“大哥大”。
剖析:1993年,一部“大哥大”,两万多元钱,相当于当时普通员工好几年的工资。那个时候用“大哥大”的人,都是包工头、大老板和第一批下海淘金的人。“大哥大”的称谓,也显示了当时能够使用手提电话的人的显赫地位,并成为年度关键词。
■故事
炫耀和通话作用一样重要
“腰别BP机,手捧‘大哥大’。”在寻呼机兴起不久,出现了另一种更能代表财富的通信工具“大哥大”。其庞大的身躯让人叹为观止,不过,由于身价太高,那时的它在普通人眼中是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的。香港影片中黑帮老大前呼后拥、挥金如土,再将砖头一样的移动电话往桌上重重一放,那种气势至今还让不少人羡慕不已。
1995年底,“大哥大”第一次降价,现住金星小区的张强当时就花了8800元买了一部,当然了,拥有“大哥大”是一件很显摆的事情,“96年我结婚的时候,从老婆家回我家的一路上,家人在家守着,我就用‘大哥大’向家里人报告情况,那个感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帅呆了’。”
可是张强心里又很矛盾,号码不告诉朋友吧,那就没人知道他有“大哥大”,可又不能告诉太多的朋友,生怕有太多朋友打去电话,“那个时候接听电话每分钟要收八毛钱,有同事来借用,总得做出毫不在意的样子递给对方,可每次同事捧着‘大哥大’讲个没完时,我心里就特别急。”
“当时‘大哥大’的主要用途并不是通话,而是显摆。”张强说。
网络、手机
20世纪90年代末,手机进入普通百姓生活,“大哥大”也就慢慢地消失了。现在,从农村到城市,从老人到小孩,手机无处不在。
手机注定是寻呼机时代的终结者,2007年8月20日,云南的电力寻呼退出了时代舞台。
如今,手机正在变身一个全能的娱乐终端:照相、摄像,MP3,甚至用它来看电视、上网。
拥有一部手机,等于把世界装进口袋,小小手机演绎“改变世界改变自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正在经历这样的神奇,并且用我们的拇指继续编造下一个传奇。
而网络更加神奇,有评论说:“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互联网的意义、价值和本质提出新的理解。” 记者 杨帅斌
策划:汪洋
采写:本报记者 杨帅斌 来源 云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