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岁月流逝,但许多经典的文艺作品,对我们的影响却历久弥新。像《刘三姐》、《平原游击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影片,作品展示的一幅幅画卷和人物形象让人难以忘怀,而创作这些影片的艺术家们也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崇敬。苏里就是其中的一位。
苏里,原名夏传尧,男,1919生,安徽省当涂县人,著名电影导演,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吉林省影协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
苏里1938年加入抗大文艺工作团,开始话剧表演。1949年调入中央文化管理局,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导演。1955年合作导演了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后,独立导演了《哥哥和妹妹》、《青春的脚步》、《红孩子》等影片。1959年苏里执导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苏里1960年拍摄的《刘三姐》又为我国影坛奉献了一枝奇葩。该片荣获1960年第二届百花奖中四项大奖。
从影30余年,苏里参加了16部故事片的拍摄工作,其中执导影片12部。他的作品尽管题材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时代感强,生活气息浓厚,真实生动。他曾说:“离开了生活,我就很难导戏,就像孩子没有娘的奶吃一样。”苏里对于探索电影导演艺术,有着广泛的兴趣和勇于进取的精神,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不断取得成功。
为了拍出好的影片,苏里和他的同事们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长影很多人管苏里叫“拼命三郎”。在经济困难时期,苏里率剧组每天只能吃着馒头加腐乳拍电影。有一次,在拍《刘三姐》时他被烫伤了,躺在担架上指挥拍摄,一天还拿下60多个镜头。使在场的演职人员非常感动。在拍《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时,苏里和剧组人员在山西汾阳取景,住在一个破庙里,每天饮食和村里的老百姓一样。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拍出了这部曾感动几代人的影片。著名作家苏叔阳曾说:“苏里的影片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品牌货’,也是中国电影的‘品牌货’。没有《平原游击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和《刘三姐》,长影的名声与成就便折损一半,中国电影史便少了些光彩。”的确如此,从广大观众对苏里作品的认可上便印证了这一点。1996年评选中国百佳电影时,共80部故事片,他执导的《平原游击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刘三姐》都入选了,长影一共入选了17部,苏里的影片占了三部。
苏里当过长影的副厂长,拍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影片,却始终保持着谦逊、平易、平和。上世纪60年代,在经济困难时期,苏里夫妇经常把他们的粮票慷慨地给予厂里困难职工,资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
2005年,苏里因病去世,享年86岁。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艺术家将和他创作的那些沉浸在山水光影中的山歌一起,永远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