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赤子之心 毕生报国淡泊名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01:28  金羊网-新快报

  

赤子之心毕生报国淡泊名利
童年。

  

赤子之心毕生报国淡泊名利
风华正茂。

  

赤子之心毕生报国淡泊名利
1938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应用力学研究。

  

赤子之心毕生报国淡泊名利
1955年钱学森一家在归国轮船上。

  “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他的丰功伟绩比他获得的荣誉要厚重得多。“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这是钱学森当选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时的颁奖词,也是钱老一生的真实写照。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他毅然选择回归当时几乎一穷二白的祖国,希望为自己的国家贡献力量。“我姓钱,但我不爱钱”,他不仅不贪利,也不图名。

  后来他回忆说:“我从1935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在美国呆了整整20年。这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日后回到祖国能为人民做点事。”

  钱家神童玩飞镖悟空气动力学常识

  钱学森1911年生于杭州,落地不久随父母移居上海。3岁,随父母迁居北京。钱学森3岁时,已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邻居相传钱家生了个“神童”。

  在小学时,男孩子最喜欢玩用废纸折的飞镖。每次比试,总是钱学森扔得最远,投得最准。同学们不服气,捡起他折的飞镖仔细研究,这事,恰巧被自然课老师撞着了。老师把学生召拢来,让钱学森讲解其中的奥秘。钱学森说:“我的飞镖没有什么秘密,我也是经过多次失败,一点儿一点儿改进的。飞镖的头不能太重,重了就会往下扎;也不能太轻,头轻了,尾巴就沉,先是向上飞,然后就往下栽;翅膀太小,飞不平稳,太大,就飞不远,爱兜圈子。”钱学森的话,让老师大为震惊:钱学森无师自通,悟出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20多年后,钱学森果然成了国际知名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家。

  留美生涯恩师赞他“无可置疑的天才”

  1935年,24岁的钱学森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来到美国,受教于加州理工学院气体动力学一代宗师冯卡门门下,并成为喷射推进实验室的创室元老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通过美国政府的安全调查,以中国人的身份参与到了多项高度机密的政府计划当中。

  1943年,钱学森和其他两名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究小组的成员以喷气推进实验室之名起草一份文件,建议军方开发导弹,以回应德国的V2火箭。他们的成果是1944年出炉的“列兵A”导弹,和后来的“下士”、“WAC下士”等导弹。二战期间,他是众多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之一。

  二战后,钱学森成为以冯卡门为团长的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的成员,并被授予上校军衔。他和冯卡门被军队派到德国考察战时空气动力学研究。冯卡门如此描述钱学森:“在36岁的年纪,他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天才,并为高速空气动力学和火箭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期间,钱学森正在设计一架洲际太空飞机(钱氏1949号太空飞机)。他的工作启发并诞生了X-20Dyna-Soar 号太空飞机,并促进了日后航天飞机的发展。

  曲折归国11名美国战俘换回国宝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1950年6月15日,钱学森就为全家订好了太平洋航空公司8月15日一班从洛杉矶飞往香港的机票。

  受阻

  “宁可毙了他,也不放他回国”

  然而此时,美国已掀起麦卡锡主义的反共浪潮,钱学森被无端地怀疑为共产党,被美国军事部门突然吊销了参加机密工作的证书。钱学森的回国夙愿竟酿成了一场劫难。美国国防部认为钱学森太有价值了,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中国。”

  软禁

  15天之内体重掉了15公斤

  1950年8月29日,钱学森和妻子蒋英买到了船票,但是就在此时,洛杉矶海关却通知钱学森不得离开美国,理由是在他的行李中携带有近八百公斤的草图、笔记和照片,这些都是与美国国防有关的绝密文件。

  8月30日,钱学森家中的门被敲开了,两位带着手铐和手枪的移民局稽查站在了他家门口。在宣读了逮捕令后,钱学森被夹在两个美国人中间离去了。

  随后,他被送往了特米那岛上的拘留所。15天后,加州理工学院的师生很快募集了1.5万美元的保释金,钱学森获准保释了。夫人蒋英回忆:“去接他出来的时候,到家里了他一言不发,你问他什么他就点点头或摇摇头,我明白了,他失声了,不会说话了,体重15天之内他掉了15公斤。”

  尽管获释,他在美国的生活已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外交部的一份解密档案显示,“钱学森等留学人员经历了5年的软禁和特务跟踪的不自由生活”。

  求救

  妙计寄信回国请求祖国帮助

  1955年6月的一天,蒋英带着两个孩子,伴着钱学森佯装上街闲逛。他们巧妙地避开了特务的盯梢,溜进一家咖啡馆。蒋英边喝咖啡,边逗孩子玩耍,钱学森则以香烟盒作纸,用中文写起信来,请求祖国政府帮助他回国。

  这信是寄往比利时蒋英的妹妹家的,请她迅速转给父亲的世交、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先生。陈叔通将信交给了周恩来总理。

  回国

  战俘换回国宝

  回家首站广州

  1955年8月1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商谈。中国方面以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的条件并亮出钱学森来信要求协助回国这一铁证,要求美国方面不再阻挠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回国。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美国移民当局最终不得不同意放行钱学森。

  隐身沙漠妻子不知他造弹造星

  钱学森回国后不久,便一头扎在了大西北,冒着狂暴的黄沙,顶着火辣辣的烈日,在人迹罕见的大沙漠中与科技人员一起风餐露宿,一干就是几个月,没有书信回家。有时,他神不知鬼不觉地返回来,妻子问他去哪儿了,他只是淡淡一笑,就算支应过去。

  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是仿造苏联提供的教学和科研弹研制的。然而1960年,当"东风一号"导弹研制工作进行到关键阶段时,中苏关系破裂,赫鲁晓夫下令撤走全部苏联专家,并带走所有图纸和设备,研制工作陷入了困境。

  就在苏联专家撤走的第二天,聂荣臻元帅把钱学森等专家召集到自己的家中之后,钱学森忽然"消失"了。西方一家通讯社报道称:钱学森的"消失",意味着中国将有重大事情发生。

  有一回,钱学森又"出差",一去又是几个月,杳无音信。急得坐立不安、寝食不宁的蒋英,再也无法忍受这种亲人死活不明的痛苦折磨,急冲冲地找到一位国家领导人问道:"钱学森到哪儿去了?他还要不要这个家?"

  1960年11月5日,新华社发了一条电讯通稿:我国第一枚"东风一号"近程导弹在我国西北地区发射成功。蒋英刹那间脸上露出了笑容--莫非是他?"他回来了,经'质问'而验证我猜中了。当我向他讲述自己前不久找国家领导人'索夫'的故事后,逗得他哈哈大笑。"此后,钱学森又有多次"失踪",每次"失踪"总是给祖国人民带来惊喜。1964年7月9日,"东风二号"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两弹结合发射成功,中国实现了核爆炸,中国拥有了可以实战的核武器。1970年,中国第一枚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在20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我国在导弹、航天领域的重大成果,从方案论证、技术攻关、组织协调,到发射试验,从"尖兵"返回式卫星、固体导弹、核潜艇和潜射导弹、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地面测控系统、氢氧发动机等等,都留有他的身影。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老骥伏枥工作目标定到2049年

  1999年,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取得成功后,作为总设计师的王永志去看望已经88岁高龄的钱老,并送给他一个飞船模型。钱学森听到载人航天技术取得了巨大突破之后非常高兴。他把这个飞船模型放在了床的正对面--一个随时都能看到的地方。

  2008年12月11日,钱学森迎来了97岁生日。

  在钱家客厅里,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接待了记者并表达了谢意。钱永刚介绍,钱老现在在家中静养,基本不见任何客人。

  钱永刚告诉记者:"早在2002年,老爸的研究工作目标就定到了2049年,那时正好是共和国建国100周年。他常说,我没有时间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伉俪情深青梅竹马执子之手六十载

  多年之后,当夫人蒋英忆及往事,依然回味无穷地说:"那个时候,我们都喜欢哲理性强的音乐作品。因此,我们常常一起去听音乐,看美展。我们的业余生活始终充满着艺术气息。不知为什么,我喜欢的他也喜欢……"

  通家之好签下"合同"

  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和蒋英的父亲蒋百里都是前清秀才,又同是留日学生,两人回国后都在北京供职,因此两家来往甚密。

  蒋英是蒋百里的三女儿。只有一个独生子的钱均夫仗着同蒋百里的特殊关系,直截了当地提出要5岁的蒋英到钱家做他的闺女。蒋英从蒋家过继到钱家是非常正式的,蒋钱两家请了亲朋好友,办了几桌酒席,将蒋英的名字也改为钱学英。

  蒋英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说:"过了一段时间,我爸爸妈妈醒悟过来了,非常舍不得我,跟钱家说想把老三要回去。

  钱学森妈妈答应放我回去,但得做个交易:你们这个老三,现在是我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

  七夕求婚打动芳心

  1947年的旧历七月初七,是钱学森刻意选择的良辰吉日。钱学森终于下定决心,向蒋英求婚。

  钱学森来到蒋家,走到蒋英面前恳切地说:"英妹,12年了,我们天各一方,只身在异国他乡,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们多么需要在一起,互相提携,互相安慰!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还要相逢,我们却一别12年,太残酷了。这次我回来,就是想带你一块儿到美国去,你答应吗?"

  1947年,36岁的钱学森与27岁的蒋英在上海喜结良缘。

  软禁岁月相濡以沫

  因提出回国,钱学森被软禁了整整5年,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钱学森常常吹一支竹笛,蒋英弹一把吉他,两人共同演奏古典室内音乐,以排除寂寞与烦闷。

  科学艺术琴瑟和鸣

  在回国以后的40多年里,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她总喜欢请钱学森去听、去看、去评论。

  每当听到蒋英的歌声,钱老总能感到一种美好的赐予。于是,他自豪地对自己说:我是多么有福气啊!他甚至总想对人们高呼一声:让科学与艺术联姻吧,那将会创造奇迹!

  ■本版文字 据新华社 中新网 凤凰网 央视 《北京晚报》《南方日报》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