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脚手架质量问题致昆明新机场垮桥?(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8日03:30  华商网-华商报

  

脚手架质量问题致昆明新机场垮桥?(图)

  受伤工人张尚洪说,当时脚下一空,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脚手架质量问题致昆明新机场垮桥?(图)

  在支架的中心位置,留出了一个一米多宽的类似通道般的空当

脚手架质量问题致昆明新机场垮桥?(图)

  事发工地工人认为支架密度不够

  

脚手架质量问题致昆明新机场垮桥?(图)

  支架中间的空当多处没有横向钢管连接本报记者潘京文/图

  2010年1月3日,昆明新机场一段引桥在施工中突然坍塌,正在浇筑的水泥桥板连同桥上的数十位工人瞬间摔落,造成40人伤亡。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称:“这么大型的市政工程建筑钢架塌方在国内近年来还是第一次……”

  是工人操作不当,还是个别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引发垮桥,从业已显露出的支架“问题”来看,其施工安全的确存在瑕疵。

  躺在病床上的张尚洪至今也没弄明白,好端端的桥为什么突然就塌了。“桥塌的时候,只感觉脚下一空,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事后,46岁的张尚洪庆幸自己没被垮塌的大梁砸中并迅速被老乡救起;而不幸的是,与他一起打混凝土的众多工友中,却有7人身亡,33人受伤,死者中甚至还有两人尚未成年……由于此次在建引桥垮塌事故发生于号称“中国第四大机场”的昆明新机场建设工地,因而事发后人们关于建筑质量的担忧和质疑也纷至沓来。

  “铺了7次都没问题偏偏这次就出事”

  1月3日下午2时20分,天空还像往常一样湛蓝。位于昆明市大板桥镇浑水塘的昆明新机场引桥建设工地上,一群工人正站在8米高的桥面上,聚精会神地打着混凝土。忽然之间,桥塌了,桥上的工人连同模板、箱梁瞬间摔落。

  当时的张尚洪就在桥上,除了耳边的水泥振动棒的巨大轰鸣声外,他一直没觉得周围有异常,而坠落的刹那,他只感到脑海里一片空白。

  听到地动山摇般的轰响之后,正在桥段附近做封洞工作的工人张华昌,赶忙扔掉手中的水泥浆桶,就朝出事地点奔去。与此同时,附近的工人也急忙向事发地跑去。工地上已是一片乱象。倒塌的钢筋支架,散落一地的安全帽、水泥块以及杂乱的呻吟声、呼喊声,让赶来抢救的工人们焦急万分。他们奋力从废墟下将工友扒拉出来,背到外面,张华昌自己也记不清救出来了几个人。直到当他背出一位工友跑出不远,听见身后有人喊他的名字,才知道自己救出来的原来是老邻居张尚洪。张尚洪的腰腿都动不了了,不过看上去没有生命危险,张尚洪对他说,赶快去救女工吕学英,可能她还活着,于是张华昌放下他就往废墟跑,最终将受伤的侄媳妇吕学英也给救了出来。

  事发后,昆明当地的消防官兵也迅速赶到现场救援,但因搜救空间狭窄,他们只能通过老虎钳、切割机、液压钳等救援工具施救,很多被埋工人只能在一层层钢筋、水泥块被拆除后,才能救出来。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当晚,等到最后一名工人被消防官兵刨出时,已经是深夜11时了。

  张尚洪和张华昌、张进昌以及侄儿、侄媳妇都来自云南省楚雄县南河村,大多数工人与他们不是老乡便是亲戚。去年年初,在家乡无事可做的张尚洪被老乡叫到新机场工地上来干活。起初干的是杂工,后来因为干得好被工头看上,就开始在桥上打混凝土。张尚洪称,去年至今,他已经参与打了7段引桥的混凝土,每次打的长度不等,约在七八十米到100米之间,而一天的工作报酬大约在45元到55元之间。“铺了7次都没问题,偏偏这次就出事”对于此次大桥的垮塌,张尚洪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没觉得这次打混凝土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然而有目击者却称,在大桥倒塌前,桥上曾出现了抖动,有人甚至还曾将此情况报告给了现场一个姓代的包工头,但未被重视。对此说法,有工人却质疑说,水泥振动棒那么大的声音、力量,难保没有谁不感到脚下的震颤,但要是桥整体都在抖动,那首先发现的应该是桥上的施工人员,而那样的话工人肯定早就停下手里的活了,不会等到桥垮。

  做过支架预压实验还是发生垮塌事故

  那么,导致引桥垮塌的原因会是什么呢?事发后,施工方云南建工集团市政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甘永辉曾表示,事故原因不排除天气的原因,例如刮风。但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众多受伤工人均称事发当日天气晴好,并没有风。而气象部门之前预报昆明当日的天气为“晴天微风”。

  当然也有人猜测是因为引桥地基失稳从而导致垮塌。对此,昆明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王进胜称,桥梁基础是经过地勘部门做过严格测试的,不会存在地基失稳以及间接影响支架稳固的可能性。而在事故中腰椎损伤的工头李仁孝也称,桥梁土建方面的地基是他和工人打的,混凝土厚度为15厘米,很结实。事发时,引桥上有3个班的工人在施工,其中李

   分析

  垮桥隐患

  ■打混凝土时桥面出现异常抖动,报告包工头后未被重视

  ■施工方称不排除刮风等天气原因

  ■做过引桥支架预压实验,桥面荷载过重引发

  ■个别支架钢管、扣件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支架不稳

  ■大桥支架中间一行“留空”,支架整体未连接,不符安装要求

  ■为省人力和钢管使用量,在支架中间部分,竖向钢管安装太稀,支架密度不够

  链接

  昆明新机场斥资230亿航站楼可抗8级地震

  昆明新机场位于官渡区大板桥镇附近,航站楼面积54.83万平方米,有84个站坪机位,总投资230亿元,其中主体工程达150亿元。定位为面向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的大型国家门户枢纽机场,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于2010年转场使用,2015年旅客吞吐量达2800万人次。其航站楼可抵抗8级地震。

  仁孝带班人数最多,伤亡也最惨,他和儿子李锦涛也受伤不轻。

  据调查,该段引桥使用的施工方法为现浇满堂落地支架法,依据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要在打混凝土前,对支架实施预压测试,即支架(也称脚手架)搭好后,要在模板内打混凝土,应提前进行支架的预压实验,办法是通过堆土、沙或其他重物,来测量支架所能承受的压力,检验其是否符合设计标准。若经过预压支架不变形,各项数据稳定,就可以卸载,继而铺设混凝土了。“至少要跟设计重量一样,否则,要把变形量进行调整,以符合设计要求……”一位专业工程师告诉记者,通常预压要一周时间,倘若施工方未经过预压实验,则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对此,云南建工集团市政有限公司项目部称,发生事故的引桥是做过支架预压测试的,施工也是严格按工序进行的。可是,有专业人员认为,即便经过了预压实验,假如桥面突然因集中荷载过重,导致超出设计的荷载,也一样会引起垮塌。据张尚洪回忆,当天桥面上站了大约有60人,“感觉很多的”,但是他所指出的“很多”是否就超出了设计荷载的重量,从而引起垮塌,目前尚没有任何数据佐证。

  支架中间一行“留空”竖向钢管安装太稀?

  除过荷载过重的推测之外,就只有支架搭建不牢以及支架钢管、扣件存在质量问题这两种可能了。依照建筑要求,引桥支架搭建的稳妥与否是确保引桥施工安全的基石。而在搭建支架时,其横竖钢管的密度、长度、乃至钢管管径都有严格要求,每一个钢管均要与周围钢管经扣件连在一起,上下左右通过相互咬合以保证支架整体坚固而不易松动。通常,采用满堂落地支架法使用的扇形扣,是固定钢管支架的主要部件。在事故现场,记者发现尽管距离坍塌引桥不过十几米远,依然有数十米的支架保持完好,一些目力所及的扣件也完好无损。工人们介绍,垮桥下的支架搭建与目前看到的支架并无二致,但以前从未发生过类似事故。经仔细查看,记者发现在距离垮塌引桥最近的一段引桥支架两侧,均有两道“X”形较长钢管维护整体,而支架底端,也未发现明显的松动和移位痕迹,但在支架的中心位置,却留出了一个一米多宽的类似通道般的空当,除底部一层有钢管横着连接外,直达桥顶中间也未见连接。同时,与两侧不同的是,空当两侧的支架未见同支架外部一样的“X”形钢管维护。具有多年建筑经验、来自四川的刘师傅认为,这样安装支架不符合要求,“按道理,里面也是要连起来的,不连,整个支架就从中间分开成了两部分,没有连成一体”。事发时刘师傅主要负责给混凝土箱梁穿鱼鳞钢筋,他指出,在支架每一层的中间,应该还安装有横杠,以保证其稳固,而且在支架中间部分,竖向钢管安装太稀,从而总体上看,支架密度不够。

  有知情者透露,之所以会造成支架密度不够,是因为施工方出价太低,只有每立方3元,因而承包搭建者为节省人力和钢管使用量,便只能采取“米不够、水来凑”的办法。而就钢管密度及支架中间层存在的问题,记者找施工方项目部求证,却被对方以不便接受采访为由拒绝。

  尽管对于支架密度以及搭建方法依然存疑,但问题是,在垮塌前,其余桥段也是这样搭建的支架,为什么就没有出现问题呢?一位工人说,支架是一个整体,即便钢管密度有问题甚至支架中间存有空当,但是否就直接且迅速地导致了垮桥呢?在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的情况下,他和一些工人更相信可能是支架钢管中存在个别质量问题从而导致支架不稳、以致桥梁在施工时垮塌。“不是说所有的钢管都有问题,但只要其中有个别钢管或扣件出现问题,也会造成整体支架的不稳”。对于垮桥支架所用的钢管中是否有个别钢管质量问题的质疑,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王进胜称,他“既不肯定,也不排除,一切以调查组检测为准”。1月6日上午,调查组取走了事发现场的一些钢管和扣件,检测结果至今尚未公布。

   发薪水的代姓包工头事发后“神秘消失”?

  经全力抢救,截至昨日,8位重伤工人均已脱离生命危险,昆明市经开区人民医院外科周大夫称,自1月5日起,已有两位伤员进行了手术,近日还将陆续安排其他6位伤员施行手术治疗。

  如今,大多数受伤工人的情绪已平稳,唯有那些在事故中失去亲人的家属们难抑悲伤。一位医护人员说,受伤工人高世英因在事故中失去了儿子而非常痛苦,以至医护人员在治疗中都不忍心看她的脸。同样,住在南疆物流酒店的周辉的父亲周世朝更是伤心不已,为了不让患病的爱人得知噩耗,他至今向妻子瞒着儿子身亡的消息。周辉今年刚满24岁,同他一起遇难的,还有他的姨夫李元聪。

  记者从医院伤者口中了解到,在事故现场做工的农民工大都因其不同地域而分属于不同的施工小组,但所有工人的薪水,实际上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一个姓代的大包工头手里领的。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引桥从搭建支架到混凝土浇筑,都是一个姓代的包工头在管,此人应该能说清楚桥塌的真正原因。

  但记者多方查找,都未能找到该包工头。随着代姓包工头的浮出水面,有关工程转包的传言,也甚嚣尘上。据了解,新机场项目总投资230亿元,共有十几家公司在做,垮塌的引桥据称则是经过了多次转包,最后才被一个姓代的包工头接包,而这个包工头的手下,又分管着更多的小包工头。

  就转包和分包的种种传闻,日前云南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战国曾对媒体称,只要不是联营挂靠,劳务分包正常且不违法,也是施工行业的普遍做法。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王进胜也称,有些工程是可以分包的,有些则不能;作为机场建设的施工方,均严格按合同来办事,至于具体合同操作的细节,自己并不清楚。

   农民工未经培训咋保证施工安全

  由于此次受伤工人多来自云南、四川、湖北等地,因而事发后,人们怀疑之所以造成安全事故,应该与工人缺乏技术培训分不开。对此说法,云南建工市政公司质量安全监督部黄志斌部长表示,不存在未经培训的农民工参与施工的情形。

  据记者调查,由于很多工人都是被老乡或亲友叫来干活的,除了一少部分人是在其他工地干过的熟练工,很多人来之前根本就没有从事过建筑施工。因此,大多数人来了都是先干杂工,然后慢慢懂一点了就被包工头叫去再干打混凝土或是穿钢筋这样的活。来自云南芦溪县的工人宝良方告诉记者,他被亲戚叫来干了一个多月,来前建筑上的活儿并不熟悉,所以只能干杂工。而大多数工人则称,通常到工地后,包工头会问你会干什么,然后就让你去干,几乎没人去手把手地教你,更不要说技术培训了。张尚洪称,去年就是因为包工头看自己干活还行,就从杂工转而干起打混凝土,而和他一起的很多工友,以前从来没有碰过水泥振动棒。

  在遇难者中,记者还发现,范天强和张关飞都还未满17岁,而国家劳动法和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规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使用未成年工从事危重、危险行业。

  由一些未经严格技术培训、安全知识匮乏的农民工甚至是未成年人参与如此大型建筑施工,不仅是对建筑质量以及安全的无视,更是对农民工们宝贵生命的一种漠视。

  发稿前,记者试图向该事故桥梁段的监理公司核实有关细节,但设在施工方云南建工集团市政建设有限公司项目部大院内的监理公司,根本无从进入。门卫告诉记者,由于调查组正在调查,目前概不接受采访。据悉,由云南省、昆明市安监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将在调查工作结束后,公布事故原因。而与此同时,来自北京设计院的有关专家也已抵达春城,将对事故现场做进一步的调查取证。

  反思 各地问题桥频现 监理验收成摆设?

  ■昆明“桥垮垮”

  2010年1月3日元旦假日期间,昆明新机场配套引桥工程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支架垮塌,共造成7死33伤。

  ■上海“桥塞塞”

  2009年12月28日,上海市苏州河和河南北路新桥开裂桥墩里填充编织袋等垃圾被曝光。日前,上海建工集团对刘巽全、秦宝华、王利雄、陈兵等责任人处以警告和记过处分,并处1万至2万不等的罚款。

  ■南京“桥粘粘”

  2009年12月初,南京市民发现投入运营仅一年多的汉中门大桥竟然出现55条裂缝。更为离奇的是,施工单位在接到投诉后,竟连夜用胶水将裂口糊上。

  从南京“桥粘粘”到上海“桥塞塞”,再到昆明“桥垮垮”,在2010年元旦前后近一个月内,一些地方问题桥频发。人们质疑,这些吞噬生命、损害政府形象的“豆腐渣”工程是如何闯过监管门槛的?

  昆明“桥垮垮”事件发生后,工程承建方云南建工市政公司总工程师甘永辉曾表示,事故“不排除有天气原因”。一些网友指出:“这种急于自我解脱的说法,让人想起了‘躲猫猫’事件。”

  工程监理是确保质量最重要防线,应贯穿工程建设始终,却为何成了形同虚设的“筛子”?业内人士透露,“当前工程建设领域安全投入大幅缩水,安全管理人员待遇和地位低下,导致一些建筑工程的监理环节成了摆设,事故怎能不高发?”综合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