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福建漳州哪吒鼓乐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9日03:05  海峡都市报
福建漳州哪吒鼓乐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哪吒鼓乐”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萧镇平 杨清竹 通讯员 杨特团 吴自强

  本报讯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普查出“非遗”项目共计17大类5242个。其中去年已成功申报省级“非遗”的“哪吒鼓乐”,正着手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昨日,记者从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获悉,17大类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传统体育与竞技等。其中,民间文学占了三分之一强,达1613个;民间信仰、岁时节令、民间手工技艺分列其后。

 

  此外,继2009年联合台湾成功申报省级“非遗”后,芗城区有关部门正着手将漳州“哪吒鼓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哪吒鼓乐”现主要流行于漳州的芗城、龙海、南靖一带和台湾部分地区,台湾民众俗称它为“法仔鼓”。继2009年漳州文衡殿与台湾云林县六座庙宇联合成功申报省级“非遗”。据介绍,“哪吒鼓乐”是信众们踏火时的一种吟唱表演形式,群众借此以求驱邪消灾。鼓乐大都来源古代民间歌曲,除保存了一些已濒临失传的乐曲外,更有民间歌舞曲中极少见的三拍子乐曲,因唱词中有“觐请哪吒三太子”之句而得名。

 

  “哪吒鼓乐”是明朝时从道教圣地山西闾山传入漳州的,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漳州民间信仰遗存的古老吟唱表演形式,目前漳州市区仅存打锡巷文衡殿“哪吒鼓乐”阵能演示“咬旗阵”。

 

  “咬旗阵”分为两队,各有一人手拿头旗左右翻动,一人擎香炉紧随其后,接着是14名男子手持贴有灵符的长柄手鼓,最后则是天尺、马锣。在头旗的引领下,两队人随鼓声的节奏时而合起,时而分开,侧身屈膝行禹步阵式。队员们一边敲击长柄手鼓,一边在马锣、天尺等乐器伴奏声中吟唱漳州腔哪吒鼓乐,节奏时紧时慢,其表演规模壮观,气氛粗犷热烈。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文化 遗产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