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永田高洪超
2009年,60周年国庆、11届全运会是中国的两大盛事。按照中国人逢喜必歌的传统,足以标志这两件大事的歌曲就是《领航中国》、《共圆精彩》和《如意的火炬》。而这三首歌都和一个人的名字相联系,他就是36岁的曲波。
18日,在威海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记者采访了政协委员曲波。
2009:《领航中国》标志时代
对2009年的辉煌,曲波采取了回避姿态。“我所做的只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全身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一以贯之地为时代、为民族歌唱和祈祷,奉献祝福和主旋律”。
在目前的主流媒体语境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群众游行主题歌,曲波和李富胜联合作词的《领航中国》,已经和《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被公众习惯性地称为时代标记、时代主题歌。
关于《和谐中国》和《领航中国》的区别,曲波认为,前者反映了全国上下和衷共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进行时,体现了幸福、宁静的生活画卷;而《领航中国》歌颂的是科学发展观,更多是在完成时的基础上展望未来。这是《领航中国》被时代所选择、为历史和未来所选择的原因所在。
《极爱》:唱大风也有婉约时
从《中国娃》 到《和谐中国》、《领航中国》,再到《共圆精彩》,曲波展示在公众面前的更多是大时代、大情怀的主旋律,而实际上,他也有“婉约”。
“人的情绪不可能总是高昂的,更需要展示和实现自我”。曲波透露,目前他已经完成了一首叫做《极爱》的电影主题曲,电影的名字就是《极爱》,目前正在湖北武当山拍外景。
“天无极,地无极,明月挽起千万里。山泛青,水泛绿,情染丹青泛涟漪。思无极,念无极,梦萦魂牵谁最忆……乘物游心,天人合一,相约一生隐约湖光里……极爱红尘无惧,美丽一续再续”。
这首能让人心宁静、超然的歌曲也是曲波的作品,他说这是他骨子里的根,也是他创作多元化的开始。多元化创作,曲波已屡有佳作,此前有《茶香中国》、《老百姓的每一天》。
从大时代、大情怀、大气魄、大主题、大愿景、大祝福,到小形象、小角度、小载体,一大一小,两种境界,但曲波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折射出时代的审美取向,以人为本,以心为归,而“以人为本”的作品最具有跨越时代的张力。
当下流行,更期许“流传”
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词人,曲波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对得起公众的期许,不仅能“流行”,更能“流传”。
“以人为本,以心为归”的创作目的,是曲波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自觉。他说,自己作为一个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华夏子孙,作为一个对时代有所思考、有所体悟、有所忧虑的公民,家、国、天下铭刻于心,已成为一种生命自觉和道德恪守。“无论是大情还是小情,我都拼力做到极致,有了极致,就具有了流传的潜质。”
曲波希望当自己所有的作品褪去包装时,作品本身仍能无愧于天下与时代,仍能气定神闲。“任何一个负有时代使命的文人,都有期许自己作品不朽的野心”。
蓝色经济区需蓝色文化支撑
作为一个政协委员,谈到打造胶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角度,曲波谈了自己的想法。
“打造蓝色经济区,必须有包括海洋文化在内的蓝色文化先行,继以蓝色文化支撑其发展,孕育其创新,文化、经济良性互动。没有以开放、创新、大气为特征的蓝色文化为内核支撑,蓝色经济区会缺乏自己的文化基因元素。”
在这一点上,曲波认为包括威海在内的胶东地区有底气。因为胶东文化和海洋有历史渊源,从东夷时期到春秋战国,威海的文化染色体先天就是蓝色的,“鱼盐之利”、“齐桓领霸”,这种来自历史的海洋气息和区域心态,与今天打造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在思维方向、心理态势上是一脉相承的。
政协会议间隙,曲波委员走在雪后的威海海边。
本报记者高洪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