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肖波见习记者 朱蒙雪 报道上周,沪上一男一女两名大一学生在松江文汇路景观河道溺水,初步调查,可能是感情问题导致两人跳河自杀。这些事件又一次让公众眼光聚焦到大学生自杀这个话题上。记者采访市精神卫生中心、复旦、华师大、上师大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发现情感、经济、学业、求职以及人际关系是可能引发大学生抑郁甚至走向自杀的五大高危因素。情感:未通过的大学必修课整整3个小时,在咨询师的现场危机干预下,大学生小卢终于从天台上被劝下来。因为他钦慕的女孩不愿意和他发展成正式的男女朋友关系。雪上加霜的是,临近毕业,原本答应要他的用人单位突然反悔。双重打击下,小卢顿觉世界一片黑暗,要从天台 “解决自己”。他没有和关系僵硬的父母联系,甚至一度表示在离开人世前,唯一愿意对话的只有那个女孩。【贴士】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师吴燕霞表示,情感困惑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常见的一类。青春期男孩女孩进了大学,想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是正常的情感需求。一开始交往时,不自觉地会把对方理想化,而随着接触增多,难免会发现彼此个性、生活习惯等存在差异。年轻的大学生往往难以接纳这些差异,于是冲突随之而生。吴燕霞建议,新生初进大学要先进行一段 “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承受能力是多少,以认真的态度开始一段感情。在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会沟通、磨合、换位思考,若双方实在个性或价值观差异太大,无法修复,则分开去找更匹配的,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在此过程中若遇困难可向家长、老师或有经验的同学寻求帮助。即使是要为一段感情划上句号,也应该以真诚、坦率的姿态。”吴燕霞说,产生较为严重后果的情感困惑,大多由未妥善处理好的分手而引起。分手后,要坦然接纳自己失落、伤心、沮丧、委屈、自我怀疑等种种负面情绪,可以在最初的时候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两人相处的过程,而不必过于压制,也不必结下愤怒、怨恨的心结。在分手后的最初两周,来自亲友的陪伴、支持十分重要。即使分手,大学生也不必全盘否定曾经拥有过的美好,应反思自己从一段感情中有没有学会如何更好地和异性相处、是不是变得更成熟了,这才是一段感情带给人生的历练。贫困:让她过度敏感离群寡欢就读于本市东北片某知名大学的大一新生小卉(化名)来自中部地区一个小县城。虽然父母双双下岗,但小卉不愿让老师同学知晓她家经济困窘,因而放弃申请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小卉深以贫困为耻,同学无意的言行也会触到她敏感的神经;虽然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上游,却觉得没能名列前茅就是对不起父母的血汗钱,小卉总是悄悄模仿同班一个女生的穿着打扮,却又对那个女生怀着莫名的敌意,并拒绝参加那个女生出席的一切聚会。总之,“贫穷”二字挤压着小卉的精神状态,让她总是面无表情、离群寡欢。【贴士】上海电力学院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心理咨询师林臻表示,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中十分常见。通常来说,农村贫困生常表现为内向、退缩,而城市贫困生往往更倾向于通过强烈的自尊来进行心理防御。林臻表示,通过朋辈辅导、团体训练来重建这一类学生的自信是较为理想的方式。让他们理解“贫穷不是我的错”,并通过类似团队“自强训练营”的形式让他们意识到“原来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同学,我不是孤单的”,并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外界的真诚关注和热心支持,而非简单的同情和嗟叹。学业:四年拿不到学位竟想投河小杨曾是上师大计算机教育专业的学生,去年,即将毕业的他遭遇了论文危急,为此竟想投河,幸亏被同学发现及时制止。原来小杨考入大学时所选的这个专业自己本没有兴趣,是父母考虑到就业帮他选的,大学里他时不时挂课,临到毕业,学位论文也不知从何着手,但交论文、答辩总有时间节点,他拖到后来没有办法,在规定交论文的前一天晚上独自在河边逡巡,想着家里辛辛苦苦拿钱让自己上大学,结果因为论文文凭都拿不到,正准备结束自己“无能”的生命,结果被路过的同学发现,把他拉回寝室。【贴士】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中心负责人李正云表示,像小杨这样的学生往往是生活中的乖孩子,比较听父母的话,他们缺乏自己的决断,而对小杨来说,他的学业尤其黑暗,仿佛一个黑洞,他不由自主地要被吸进去。这个时候,如果他能够在别的领域找到一点成就感,就像局部的星光,可以照亮他的心,也许就不会走上绝路。幸亏小杨的同学在关键时刻给与他关心,把他从危险中拉了回来。如果你是“小杨”这类乖孩子的家人和朋友,建议更多地放手、鼓励他们自主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不断给与他们肯定的评价。帮助他们提高自信。人际关系:受伤之后导致极度自卑马加爵事件是比较典型的因人际关系而导致极端情绪出现,结果发生杀人的恶性事件。马加爵一直很信赖的一个同学兼老乡,在一两次大家玩牌的时候,说起马加爵人品不好。可能这个同学是以一种开玩笑的方式来说,但在马加爵看来,自己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因为对方是自己真正视为朋友的人。该事件的结果是马加爵持刀杀人,从心理学角度看,那是因为他把愤怒指向了他信任的这个朋友,但如果换个人,把愤怒指向自己,认为是自己的不对造成朋友对自己的失望,那么很可能他就会因为自卑导致另一种极端行为——自杀。【贴士】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刘明波老师表示,一般来说,以下几类人在遭遇人际关系危机时容易出现极端心理状态并引发极端行为,人际关系有极高的期待的人,把交往对方看得极端重要的人,个性上容易走极端的人,思维及情感缺乏弹性的人,抗逆力低下的人,等等。如果他们把愤怒和怨恨向外投注,就容易诱发强烈的报复行为。如果把愤怒和怨恨指向自己,就会觉得自己是没用的、多余的、可耻的、没有意义或价值的,容易走向自伤、轻生等极端。求职:莫名被拒导致抑郁虽然就业形势较差,但复旦某文科女生小冯一直都相信,自己是名校中一个不错的学生,就业应该不成问题。但令她郁闷的是,连续参加了20多家单位的笔试、10多家的面试后,竟然全部落空。其中有三家单位的面试她感觉自己表现非常好,但进入了复试之后她还是没有被录取。这让她的自信心被严重打击,越来越怀疑自己,甚至影响到了睡眠、饮食,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情绪。【贴士】在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下,小冯缓解了自己的低落情绪。从企业文化、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岗位特征及要求、面试的目的、意义及应对方法等方面加以分析,心理咨询老师还帮她“复原”了她认为最有把握的一次面试,并进行分析和梳理。结果发现,小冯在多次个人面试和小组面试中,为了争取考官的注意力,太关注成败以及自己的表现,忽略了对面试内容的投入以及团队沟通,而且,由于表达方面的问题,她在面试过程中没能全面展示出自身的优势。正是这些让她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总结】虽然我们把大学生自杀的高危因素大致归为五类,但很少有一种原因会导致大学生自杀,自杀者往往是因为两种、三种,甚至更多更复杂的原因走向绝路。比如失恋的同时找工作失败,或者学业遭遇危机的同时与家人关系决裂等。出现自杀念头的大学生大多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我痛恨自己,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朋友。正是这些极端负面的情感体验导致他们要消灭自己。从大学生个人的角度看,一方面要锻炼自己的“心灵弹性”,强大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够经受更大冲击的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多关照自己的心理,学一些心理保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