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十三岁生日当天 记者张玉杰/摄
1月12日,玉溪市北城中学初一(二)班的女生莹莹(化名),在13岁生日当天从4楼的女生宿舍跳下身亡。事后,莹莹的父母在整理莹莹的遗物时,发现一封两面都写满脏字的信。这封信上,除了最恶毒的侮辱、谩骂、人身攻击外,还有莹莹用铅笔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好,我答应你们,地下见。”
噩耗传来
女儿跳楼自杀了
1月12日早上,玉溪市红塔区北城镇大营村上碧玉屯村民小组的陈大姐翻日历的时候,突然喜上心来,“今天不是女儿莹莹的生日吗?”一早,陈女士就计划着早点忙完手上的事情,回家陪女儿吃饭。
下午两点多,陈大姐突然接到北城中学的电话称,女儿出事了!救护车呼啸着将女儿送到附近医院,可由于伤势过重,还没有到医院,莹莹就身亡。
从莹莹家到北城中学只隔着一片油菜花地。虽然学校离家不远,但莹莹除了晚上回家吃饭外,都住在学校。莹莹的父亲李安林强忍着泪水说:“她成绩很好,学校要求成绩好的学生都住在学校。”李安林膝下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重庆读大学;小女儿莹莹生性乖巧、懂事,再加上学习成绩好,父亲对她宠爱有加。
11日,莹莹刚注射了甲流疫苗。陈大姐接到电话时,还以为可能是疫苗出现了问题,可没想到,女儿竟是从4楼跳下的。陈大姐回忆:“11号晚上,莹莹曾回家来吃晚饭,还换了衣服,看上去没有什么呀!她还在自己的房间里转悠了半天。”
如今,人去楼空的房间中,一张刘亦菲的画片贴在床头上,干净的床单上整齐地放着一本书。一本2002年拍摄的儿童写真成了莹莹留给父母的所有念想。
女儿为什么会自杀?李安林夫妇怎么也想不通。
发现端倪
整理女儿遗物时发现一封信
13日,李安林夫妇在整理女儿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信。这让李安林觉得女儿的死与北城中学有直接责任。
李安林颤抖着从衣兜里拿出这封信。就是这张不知从哪本笔记本上撕下来的纸,似乎透露着女儿自杀的原因。
信的开头写着:“致贱人的信”。紧接着是另一种笔迹写的:“做事别太过分了,要有适度,居然一人身担了别人的痛苦,又为何告诉老班……”再后来,字体突然变大,“我祝你死了去……”一个个脏字像一把把刀插进李安林的心里,“就是这封信要了女儿的命。”
翻过信纸,背面写着:“贱人同学,我为我是你呢同学感到耻辱,你好意思在我们班生存下去!”笔迹不停地变换着,有红色和黑色。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以上就是我们给你呢信,你可以告诉老班呢!但是我们不保证不会喊人来打你。”信的落款为“你的同学们”。
莹莹则在信的最后写下:“好,我答应你们,地下见。”李安林怎么也想不通:13岁的女儿把什么告诉了班主任,竟惹来同学的谩骂,以至于要舍弃自己的生命;既然班主任知道,为什么不制止?
学校回应
班主任说:“和我没有关系”
日前,记者来到北城中学。保安一听是记者,就马上将门关了起来,“校长在开会,你过几天来。”
经过沟通,学校德育处苏副主任带记者进入了校园。“这样的事情哪个学校没有啊!”他边走边说。
初一(二)班的班主任毛忠文说,莹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但是体育成绩很好。在他眼中,莹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她的人际关系很好,而且她也非常听话,班上的同学没道理不喜欢她。”毛忠文说。至于莹莹是否跟他说过什么,他否认说:“她什么都没告诉我,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什么。”
毛忠文称,莹莹的死,同他和学校没有关系。“我觉得我没有责任。我们也希望尊重事实,希望警方的鉴定结果早日出来。”
北城中学副校长马玉昆表示,莹莹的事情让他很震惊。可具体是怎么回事,他并不了解。看到那封信后,他觉得,应该追究这些写信学生的责任。
与此同时,主管北城中学的玉溪市红塔区教育局办公室一名男性工作人员,在接到记者的电话时说:“我怕了你们这些记者,我不跟你们讲。”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警方调查
死者系高空无外力坠楼身亡
虽然校方不允许采访学生,但在去北城中学的路上,记者向过路的学生打听莹莹的死因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称,莹莹并不是跳楼,而是从4楼坠落下来的。
对于这个说法, 北城派出所副所长杨波表示,经过技术人员对现场勘察和走访死者的老师、同学、舍友等,再加上尸检报告显示,死者系高空无外力坠楼死亡,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
“当时也有目击者看到死者是自己爬上阳台跳楼的,当时她是背对楼下跳下去的。据我们调查,死者平时与同学关系一般,好朋友不多,性格内向。但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她跳楼自杀,目前尚在调查中。”杨波说。
昨天,玉溪市北城中学校长白跃葵表示,学生是在学校出的事,该负的责任,学校绝对不会推卸。 “1月16日,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和班主任一行8人去莹莹家,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双方协商处理善后事宜,二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白校长说,最终学校与家属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协商解决。事后,他们凑了30000元,交给莹莹的父母为其办理后事。
记者 侯玉才
话外音
青春的心里藏着怎样的秘密?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自杀?”莹莹的事情在当地泛起涟漪。
针对近些年为什么总有一些中学生厌世、自杀,甚至实施自杀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势,昆明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高级心理咨询师钱锡安解释,其实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可能会产生自杀的一闪念。这是正常的,但需要自我调适。
在钱锡安看来,自杀率较高的一个阶段,就是青春期。特别是当今的中学生,他们生理与心理的成长不能齐头并进,心理的成长严重滞后。另一方面,社会的激烈竞争同学校的应试教育互为因果,使一些人格尚未成熟、意志力较差和情商较低的孩子们很难适应。这就需要学校、家长适时进行调适。
针对此问题,北城中学副校长马玉昆一直强调,去年12月,学校还专门购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软件。学校在心理健康方面做得很好,专门设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委员会。然而,在这个由10个老师、8个学生组成的委员会队伍中,没有一个是学过心理学的。马玉昆坦言:“这些老师们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都是自己感兴趣,自愿地承担起这份工作。”
马玉昆说:“学校每天都会在放学后开放这间教室,学生可以在心理志愿者的组织下开展活动。”可当记者进入这个设在学校综合楼四楼的“委员会”里,凳子上、桌子上、地板上都落满厚厚的灰尘。
据了解,自杀已成为目前国内青春期孩子的“头号杀手”。如果无法破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灵奥秘,认真处理好每一个教育环节,纠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积弊和隐患,也许,我们还将损失更多青春洋溢、天真可爱的鲜活生命。
记者 侯玉才 刘钊(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