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CNN记者航母上为海地女孩做手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2日05:12  今日早报

  CNN记者航母上为海地女孩做手术

  他是执业的神经外科医生,经常在新闻报道之余拿起手术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首席医疗新闻记者桑贾伊·古普塔18日拿起手术刀,在美国航空母舰卡尔文森号上为一名12岁的海地女孩动手术,取出她头盖骨中的水泥碎片。古普塔此前就曾经同时扮演记者和医生的双重角色,他还被杂志评为“最性感男性”之一,为了新闻事业,他曾拒绝奥巴马的美国公共卫生局长提名。这位明星医疗记者已在美国媒体界引领起“古普塔旋风”,各大新闻机构竞相聘请医生担任记者。

  航母上为女孩动手术

  古普塔是执业的神经外科医生,这次海地地震,他在第一时间赶赴太子港进行采访。美国航母卡尔文森号15日抵达加入救援,由于海地处于救灾的极度混乱中,卡尔文森号的医生人手严重不足。船医发现一名女孩的头部卡入一块1.2厘米大小的水泥块,需要紧急手术,灵机一动想到就近向古普塔求助。

  通过CNN制作人的帮忙,卡尔文森号联络CNN在亚特兰大的总部,辗转传话给古普塔。40岁的古普塔表示:“有人打到CNN国际新闻部,说卡尔文森号有紧急电话。我回电过去,知道他们需要动脑部手术。”古普塔接获消息后,立即放下手边的采访工作,登上航空母舰为少女动脑部手术。不过,由于当地医疗资源不足,古普塔只能使用五金行的小锯子,以伏特加酒消毒后进行手术。古普塔说,这个小女孩应该可以完全康复。

  古普塔抵达太子港后,除了传回令人难忘的报道,还积极帮忙救人,包括为一名15天大的女婴处理头部严重割伤。上周六,来自比利时的医疗小组因为安全顾虑而撤出一处临时医院,古普塔自告奋勇,接手照顾20名重伤伤员,CNN摄像师也放下摄像机帮忙。

  曾被评为“最性感男性”

  古普塔现年40岁,是第二代印度移民,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目前还任职于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神经病学系,在医学界享负盛名。但古普塔最为人熟悉的是“电视医生”角色,他于2001年担任CNN卫生医疗新闻部门首席记者,并主持一系列医疗节目,大受观众欢迎。

  2003年,古普塔为CNN到伊拉克报道美国海军医疗队消息,其间5度被军方征召进行紧急脑外科手术,包括替一名被美国海军陆战队枪伤的2岁伊拉克儿童开刀。H1N1流感暴发后,古普塔曾深入全球最先传出甲流感疫情的墨西哥,追查到据称为全球第一名病例的5岁男童,还混入被封锁的墨西哥医院传出第一手报道。2005年他还入选《时人》杂志“最性感男性”名单。

  古普塔加入CNN后由于做出许多杰出报道,对其它美国媒体形成示范效应。在这次海地大地震中,多家美国媒体聘请有医生经历的人担任记者,而这些记者也和古普塔一样,在地震现场同时扮演起医生和记者的双重角色。如CBS的医药记者詹尼弗·阿斯顿为一位小女孩施行了截肢手术,NBC的南希·斯尼德曼多次处理骨折病人,ABC的理查德·贝赛尔曾为一位早产的孕妇接生。

  为当记者拒入奥巴马内阁

  奥巴马就任总统之前,曾有意让古普塔出任被称为“国家医生”的公共卫生局局长一职,统领共有6000名成员的公共医疗系统。CNN管理层当时证实,奥巴马的过渡班子已跟古普塔接触。奥巴马希望借他的沟通技巧进行公关推广,动员草根阶层支持医疗改革法案。古普塔认真考虑两个月后婉拒提名,因为他不想成为“每天朝九晚五上班的平凡老爸”。

  目前古普塔的“推特”(微博客)订阅人数暴增至两万人。除了为CNN工作,古普塔还曾客串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十余篇报道。另外,古普塔也为《时代》杂志写专栏,他的著作还是纽约时报畅销书。

  据扬子晚报

  [生命奇迹]

  11岁女孩

  受困8天生还

  海地一名现年11岁女孩受困废墟下8天,20日奇迹生还。

  法新社记者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一家临时医院遇见芒吉·巴希娜·萨农时,萨农脱离险境不久,正从噩梦中惊醒,哭喊道:“别离开我,妈妈。”

  萨农的母亲恩斯特·克莱热在联合国驻海地机构担任清洁工,12日地震发生时正在下班回家途中。克莱热说,她赶到家后发现,两层高的房屋坍塌,家中5名子女掩埋在瓦砾中,“我当时以为他们都死了”。

  克莱热立即与邻居开始在废墟中翻找,先后找到3名幸存的孩子。震后第二天,他们找到克莱热5岁儿子的遗体,但萨农仍然不知去向。

  震后第八天,一名邻居听见萨农从废墟中发出呼救声。克莱热说:“我不敢相信,但仍冲了过去……她(萨农)还活着,邻居们把她挖了出来。”

  萨农获救后告诉母亲,自己在废墟中时常祈祷。她向母亲要牛奶和玉米片吃,但随后晕倒,被送往法国救援组织设立的临时医院。

  医生多米尼克·让说,萨农存活下来“真是个奇迹”。

  [中国救援]

  将进一步考虑

  向海地提供援助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1日说,中方将根据形势发展,进一步考虑向海地提供援助,并且将积极考虑对联合国的紧急援助呼吁作出响应。

  “我们将继续积极努力地参与海地救灾和重建工作。”马朝旭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海地地震救援工作的问题时说。

  海地地震发生后,中方从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出发,在第一时间向海地派出了救援队,并且提供了紧急的物资和援款。“中方愿意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支持海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马朝旭说。

  当前海地救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下阶段重点将逐步转向灾后重建。马朝旭说,可以预计,海地灾后重建任务会非常艰巨,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联合国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引导和协调各方援助努力,形成合力。

  “中方也支持联合国及时在灾后重建方面发挥自己作用,确保重建工作早日开展,早日见到成效。”他说。

  据悉,中方已经向海地增派4名维和警察。关于是否派出维和部队,马朝旭说,这取决于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安排。

  对受灾民众

  开展心理救助

  “如何减少焦虑?有三种方法:一是坐或躺在……”22岁的海蒂坐在马路边上,逐字逐句地小声读着中国国际救援队印发的心理疏导常识。这是海地地震后,失去2名亲人的海蒂接受的第一次心理疏导。

  连日来,来自武警总医院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医护人员,一边为海地受伤灾民诊治病情、发放常用药品,一边宣讲心理疏导干预常识。为克服语言障碍,更好地达到干预效果,他们连线国内的武警总医院心理专家编写了灾后心理疏导常识和课件,请志愿者帮助翻译成法语。这张中法对照的“灾后心理疏导常识”写满了一页纸的正反面,从心理情绪认知到心理疏导减压的方法,内容十分丰富,语言通俗易懂。

  “这份传单言简意赅,他们只要能认得法语,基本都能读懂。”医疗队员杨轶在电话中对记者说,仅20日当天,他们就为490余名灾民提供医疗服务和心理疏导,发放心理疏导传单和灾后防疫传单500份。

  据新华社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