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记者冯赣勇)近日,应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和千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之邀,北京爱车阳光汽车俱乐部与京津冀主要汽车俱乐部负责人、部分中央及地方的媒体记者,组成了一支由30辆自驾车加盟的车队,从北京编队出发,前往鞍山的千山风景名胜区,体验了一次以“爱车闯关东,春来游千山”为主题文化的自驾车之旅。
自驾车队巡游鞍山市区
5月14日上午八点,自驾车队从集结的京沈高速公路田家府服务区出发,历经八小时左右的行驶,于当日下午五点半左右,顺利抵达辽宁鞍山千山风景名胜区。总计行程七百公里左右。5月15日一早,100多名自驾车友,分乘八辆千山景区环保旅游电瓶车,开始了千山风景区的观光之旅。
车队进入千山风景名胜区
千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鞍山市区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为125平方公里。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是长白山的支脉,以峰秀、石俏、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植被茂盛,景庙交融,四季景异,交通方便的独特风格,被列为东北“诸山之冠”,推为辽东名胜之首,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美誉。
古刹龙泉牌楼
环保旅游车,首先将车友们送到了“古刹龙泉”的牌楼前。大家下车后穿过雕梁画栋的牌楼,顺缓缓上行的山坡前行。拐过两个弯后,只见前方不远开始出现通向龙泉寺蜿蜒曲折的石板山道。进入山道不远,只见路旁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锺灵毓秀”四个苍劲挺拔的大字。仔细一看,原来这是薄一波同志于1983年8月所题。据导游说:这四个字体现了“千山结合天地之灵气,孕育山川之秀美”的含义。
通往龙泉寺山门前薄一波的题字
再沿石径而上,即来到龙泉寺山门。这座位于东西两山欲合处中的石彻山门,重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八(1601年),正面有“敕建龙泉”’四个大字,旁有“明万历三十八年”一行小字,据载这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御笔亲题。
龙泉寺山门
进入山门迎面的影碧墙上,有嘉庆皇帝的老师王尔烈在他5l岁锦衣还乡时与翰林院同仁游千山时所题写的“鸟引花迎到寺门,翠屏环拥绀宫尊。一千峰里烟霞胜,十六景中图画存。绝壁时悬云外屋,怪石皆走石间根,来游总向西堂宿,琼岛虚舟惬梦魂”的诗词。
通往古刹龙泉的山道弯弯
这首诗里,王翰林提出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就是当年他与翰林院众人在游千山时可没有导游做沿途讲解,给引路只是小鸟,翠绿色的围绕着绎紫色的寺庙,一千座山峰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
古刹僧人
古人没有享受到的导游服务,我们今天却可以随心所欲的享用。而此时,从陪同的导游介绍中得知,原来,龙泉古刹还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反特故事影片《古刹钟声》的外景地。
车友们在古刹龙泉王尔烈书房前合影留念
想当年,庞学勤饰演的八路军干部王科长与田烈饰演的暗藏敌特老和尚,在长影导演朱文顺的执导下,就是在这座古刹中演绎了一个惊险、曲折、动人的战斗故事。而庞学勤英俊潇洒的俊朗形象与田烈塑造的阴险狡诈的老和尚,都给童年时的记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真没真想到游千山,竟能唤起一段童年时期难以忘怀的电影情结。就冲这,也得好好瞻仰一下这座龙泉古刹。
位于山谷中的古刹一角
导游介绍说:龙泉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它座北朝南,居于群山环抱之中,景色优美,古迹繁多,建筑宏伟壮观,是千山僧庙之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但随着历朝历代的山火焚烧,山洪冲涮都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最早建筑都是明朝的建筑风格,单檐歇山式建筑,建筑面积为881,3平方米。
龙泉寺大雄宝殿
龙泉寺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以水而命名,据载,当年唐王游览千山时,到此庙饮用泉水,喝完之后,感到甘甜可口,沁人心脾,于是感叹到真乃龙泉也,他贵为真龙天子,所以他饮用的水称为龙泉,此庙因此而得名。说法其二,以山而命名,龙泉寺从风水上讲可算是一块风水宝地,因刚好位于龙泉谷内也就是说一条石龙盘踞之中,龙头按逆时针而下,头尾最近的地方,就是进来的第一道山门,龙头下有漱琼的字,这是明朝巡辽御史盛泰宇所根据楹联末尾两字所题“龙脉泉声吐柱如漱,洞明天朗,光照若琼”,这里的“漱”代表洗涮,“琼”代表琼浆玉液。
千山大佛寺
进入古刹山门后,继续沿蜿蜒曲折的山道向上,很快来到了龙泉古刹的第二道山门。经过“龙泉古刹”的门洞,也就走进了电影《古刹钟声》的外景拍摄地。当年拍摄电影《古刹钟声》时小和尚打水的位置就是两口小红井,一口井水甘甜可口是庙上饮用水,另一口又苦又涩不能喝,左边井就是庙上饮用水,另一井边浇花浇菜都不用它,其实水质的不同,也是出手打井人的忌讳之处,因为近在咫尺不在一水脉之上,所以也象征人生有苦必有甜,有甜必有苦的说法。
千山大佛寺广场上的弥勒笑佛
穿过第二道山门顺着石阶登上来,眼前是一片开阔地。抬头看,正前方是法王殿,两旁楹联上楹:长白发祥叠嶂层峦朝拱遥看千筠烈,下联为:龙泉擅胜深庭幽壑巡游曾引六飞来。楹联寓意着:千山本是长白山的余脉,山峰多而险峻,远远望去,群峰象手持笏板的臣子拱卫朝庭一样环待着龙泉寺,而此庙独居着千山胜境,庙宇建筑隐露在深深的龙泉谷中,优雅景致曾引得封建帝王乘着六驾金鸾到此巡游,目光向庙内看一下,中间供奉未来世界佛主弥勒佛,人们称他为喜佛,所以有这样一幅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下下可笑之人”,所以脾气不好的人应经常拜未来佛,学会佛主的容和忍。
俯瞰千山无量观
而且弥勒佛据佛经讲:他经人间56亿7万年,佛历4000岁,之后第三次来到人间给众生讲经说法,要在桦林园的龙桦树下彻悟成佛。所以他又象征着新生的希望。但现在寺庙中的弥勒佛是我国五代时期出家在浙江、宁波,佛号为契此的和尚,由于他经常身披布袋,四处化缘,所以,百姓就称他为布袋和尚,而且在他圆寂时,口诵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千山无根石
绕石阶而上,来到龙泉寺大雄宝殿前的院中。先来看一下倒坐观音。中国佛教的供奉方式为坐北面南,而这里是坐南而北。那么问“观音为何倒坐,因众生不肯回头”。这幅楹联告诉大家,信奉观音菩萨的人便跪在拜垫上,需要观音的超渡,不信的人,从身边绕过而行,而观音看到众生,在人间是以甘为乐,更甚的是有人以苦作恶,就是自己在人间受苦,还要作很多坏事来坑害别人,给他人带来更多痛苦。所以观音发下宏愿,不渡尽人生一切苦厄,不听尽人间一切悲声,誓不成佛。
千山罗汉洞中的罗汉造型
龙泉寺的楹联除观音倒坐为佛语外,其它均为王尔烈在五十一岁锦衣还乡写的。庙内供奉西方接引佛,中间为无量光佛或无量寿佛,两旁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据佛经记载:人们脚下都有一朵花,当你作善事时,它光明无比;当你。作坏事时它就会渐渐枯萎。当善良的人去世时,莲花就会接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
千山木鱼石
抬头看主殿为大雄宝殿,为大无畏,大英雄,只有供当今佛主的殿才能称为大雄宝殿,中间供奉佛主释迦牟尼,胁侍为阿南菩萨和迦叶菩萨,西侧供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两胁侍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东侧供奉东方玻璃药师佛,两旁肋侍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统称为横三世佛。
远眺千山天上天全景
曲径通幽的小路旁有一护法殿,内供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这是保家仙中最高的神位,在此处供奉道教是验应佛主生前所讲的六道众生皆有佛性,经过修行才能得到正果。
从弥勒宝顶上远眺千山景色
此处往上是一巨石峰,很似弥勒佛的石身,所以在未发现天成石佛,便认定他为石佛,但五官不清晰,四肢不全,在明朝时巡辽御史盛泰宇在此还刻上“吐符应生”四个字,这里的“吐”代表自然流露,“符”代表信条,应生代表都会应验而生,也可以说在此朝拜也很灵验,1997年新建的毗卢殿,殿内供奉:毗卢遮那佛,他是法身佛,是体验佛法和绝对真理的佛,佛法就像阳光一样普照众生,两侧为文珠菩萨和普贤菩萨,文殊修智,生骑啬狮威猛象征有勇有谋是文人所崇拜,普贤菩萨是修善飞贤德之意,象征六道轮回。
千山八仙塔
顺小路而上来到王尔烈书房,它座落在龙泉寺净瓶峰北人造平台上,为民式建筑的瓦室三楹,阁前瓶峰对峙,峰尖与阁尖齐举,阁后万松簇拥。西阁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初建规模很小,只有三间茅草屋,雅称书房,这里是名人墨客,达官显贵下榻,挥豪泼墨之地,此处,每逢夜阑人静之时,瞑色四合,万簌俱静,孤檠相伴,红影摇窗,烛光远逝林间绿阴红影,其境遇微妙幽伏枕细听,方觉松涛隐隐,读寥寥数语,如身临其境。
千山古松寿星石景观
在书房对面的山峰为净瓶峰,它看起来很小,即是千山一千座峰其中一座,酷似花瓶上插有松树,王尔烈净书房取名为“琼岛虚舟”,这山峰就是被王尔烈称为“琼岛”,是仙人所居住的地方。“虚舟”是指他的书房很少象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在净瓶峰还刻有“屏藩独峙”四个字,那么净瓶峰就改成记事碑了。
千山放生池
到龙头上可以俯瞰龙泉寺全景。这是一座倒坐弥勒,在全国各寺庙中观音倒坐皆是弥勒倒坐仅此一家。清缪润绂在此留下“山门倒坐石头顽,转背临峰一笑间。岂是老僧真入定,回头正看自家山”的诗句。
出行的自驾车友与记者们合影留念
因为此庙与对面山峰遥遥相望,笑弥勒正笑看自己的石像呢?此处有一宝杵,杵是古代的兵器,有降妖降魔的法力,将他放置此处,有一传说:古代有风水先生看过此庙说这条石龙每逢百年都会向前动,若干年后,会首尾相接,山上又有泉水流出,会淹没寺庙。为保风水,只好在龙头石杵。
大佛寺景区中的寺院
站在此处,回首望整座寺庙,庙宇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正殿居中,两旁配殿、钟楼、鼓楼相迎飞东阁藏经飞西阁讲学、雕梁画栋飞古色古香飞清戚鸿藻,在诗中赞道:“山重水复碧云端,路转峰回别有天,世外桃源今再见,几生修得到龙泉?”
从索道上俯瞰千山景色
瞻仰完龙泉古刹,乘环保车来到大佛寺景区。大佛寺原名南泉庵。位于千山北部南泉谷内,始建于唐代,但到明代时已倒塌。南泉庵依山而建,因地处窄谷弯上,有“杳杳钟声动,遥峰护碧林。庙远不知路, 峰回忽到门”之势。
千山山腰间的可怜松
庙宇三面环山,一面高墙,有七幢建筑,20间,建筑面积523.6平方米。如今的千山大佛寺,弥勒宝殿矗立于莲花峰上,龙华法堂坐落于道场之中,来迎门迎送往来净土之客,释迦如来舍利法堂珍藏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驻世之宝,天王 殿、地藏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千佛弥勒阁……
走进弥勒宝塔
顺索道来到弥勒宝塔山脚下,开始往山上攀登。数百级的台阶真够人受的,然而登上山顶,豁然开朗,四处远眺,千山秀美风光尽收眼底。而山顶的千山弥勒大佛更是一绝,大佛高70米,肩宽40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 4.8米,五官清晰,四肢俱全。
千山天然弥勒大佛
弥勒大佛基手五指分开自然地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压在腿上。大佛座东面西,依山而坐,端坐于一朵莲花山之中,胸前还隐约挂有佛珠,身上有天然山洞形成的佛脐,形象逼真,神态可掬,栩栩如生,为千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此外,山上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座弥勒宝塔直指云天,这就是释迦如来舍利法堂及舍利宝塔所在地。
千山山间的青松
千山风景区实在是太大了。一上午紧走慢走才看了龙泉寺、大佛寺两个景区,下午从车友们下榻的积翠宾馆再次乘环保车出发前往财神廟。穿入财神廟后乘索道来到天上天景区。
千山财神廟中的桃花盛开
从这里下山又相继经过无根石、罗汉洞、木鱼石、可怜松、八仙塔、无量观等众多的景点。在山腰中的最佳位置可以远眺千山天上天全景,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在此,你能深刻地感受到千山自然景观钟灵毓秀千山群峰挺立,突兀争奇,雄伟险峻,幽深秀丽,像一幅展不尽的山水画卷。
千山南果梨花海
登山遥望,诸峰千姿百态,有如龙蟠、虎跃、鸟翔和潮涌,层峦叠嶂,尽收眼底。千山怪石嶙峋,各领风骚。它们造型奇特、峻峭,千姿百态,分外壮观。有的挺立峰顶,有的雄踞山腰,有的落卧沟间,它们象牛似马,若豹类猫,虎伏龙隐,豕突狮跳,栩栩如生。卧龙石、寿星石、巨人石若鸟兽人形,合心石、夹扁石、钟鼓石乃天工巧成,而木鱼石因击之声如木鱼而称奇天下,使游人在寻幽访胜中增添了无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