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激扬民企新活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0日06:06  浙江日报

  本报记者 苏靖

  浙江民企如何在“后危机时期”再创辉煌,备受关注。

  今年春节刚过,一条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被列为国家发改委联系点。此前,我省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面向“11+1”个市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展开。记者了解到,在各地体制改革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活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均为重点内容。

  打开“玻璃门”

  今年3月28日,吉利集团和美国福特正式签约,收购沃尔沃轿车100%股权,“吉利”成为中国民企海外并购的代表。

  吉利集团所在地台州,正是我省最早开始体制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试点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台州市着力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从产权制度改革、服务平台建设、地方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入手,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垄断性行业、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随着民企发展空间的拓宽,去年全市新注册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企业集团同比增长9%、15%和10%,同时有148家民企进入了电力、燃气、水务、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

  在此之前,不少民企反映,尽管扶持政策很多,但往往是推倒了“水泥墙”,形成了“玻璃门”、“弹簧门”,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依然受到限制,“看得见、进不去”。台州的探索和“吉利”的成功收购,说明打破种种隐性壁垒,也能激活民间投资。

  而在我省另一个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体制改革试点市温州,“破门”的动作也在推进。温州市专门制定促进并购的政策,在泵阀、汽摩配、合成革三大行业,40家企业实现重组,20多家企业完成并购协商方案。在人才、土地等要素资源保障上,对民企一视同仁,制定实施“瓯江人才计划”,在行业协会(商会)设立了29家人才工作站,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创新滩涂围垦用地机制,积极开展围垦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改革试点。

  受益于此,温台地区民企的抗风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企业家更加主动地从“低小散”向“高精特”转型升级。

  随着试点范围的扩散,金融体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地方集中执法等改革措施在我省各地浮出水面。慈溪开始建设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把改革目标直指束缚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先行先试,争取重点突破。

  创新出活力

  前几天,浙江和盈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永胜从省工商局领到了新的营业执照。公司注册资本从当初的500万元增加到1800万元,其中1074万元为债权出资,占到注册资本的60%。(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这一切,得益于刚刚出台的《浙江省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正是这个新办法让债权转换为股权,债权人可化身为股东。

  在浙江创办公司的出资方式,早已不仅仅是货币和实物。此前,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股权等都可以选择。

  在我省一些地区,这些改革已在悄悄进行。台州市创新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制度,使50%以上民营规模企业的人才参与收益分配。其中,设立管理股、技术股、营销股的企业分别达35%、30%和20%,高新技术作价入股比例由30%放宽至35%,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

  早在2007年11月,奉化市裕隆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当地首家获得无形资产抵押的授信企业。“裕隆”开发的“水相接枝制造三元共聚氯化聚乙烯”,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新技术。经省知识产权评估机构核准、奉化市信用联社批准,对该项专利予以800万元的专利权质押贷款,让不少民企看到了科技创新的另一种收益。

  近日,《浙江省股权投资企业、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登记办法》公布施行。这一新办法,集中解决了创业投资、产业投资等各种股权投资基金在工商登记中的政策性障碍,打通了民间资本对接产业资本的通道。

  随着体制机制环境的不断改善,我省民企发展的活力正在迸发。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