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间资本流向调查一
5月13日,民间资本翘首盼望的“新36条”终于出台。徘徊在十字街头的浙江民间资本会往何处去?
关注这个话题的你,或许也注意到了。杭州史上最惨淡的房交会黯然闭幕了;昨天,11年前的5·19行情没有再次奇迹降临。
从楼市、股市里相继退出以后,浙江万亿民间资本会不会回到实体经济里去?
近日,本报记者分头走访了台州、温州、宁波等民间资本充裕的区域。尝试过日进斗金的快感后,浙江商人还愿意回去做实业吗?如果民间资本回流,浙江经济会不会迎来下一波发展机遇?
炒房、买股不如投资缝纫机、造船业
台州逐利资本回流实体经济
□本报记者 龚曦
通讯员 严杰
驱车行驶在台州市椒江区前所街道,每经过一家企业的大门,就能看到红色的招聘广告或者黑色的招聘黑板报:“急需点焊工、上片工、杂工……”“最低收入1300元,技术员3000元……”
“今年,员工月工资平均上涨了300元。”台州市富得利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欠俊对记者说,“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上马的企业比较多,工人缺口一下子体现出来。之前停工的企业、现在新开的眼镜厂,都需要人手。”
最近,本报记者走访了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台州。进入当地的眼镜制造、缝纫机制造、造船企业调查后发现,随着行业的复苏,民间资本正在从股市、楼市流向实体经济。
缝纫机行业强势反弹
今年以来,台州市金瑞机械有限公司的办公室经常是人来人往。因为,每天都有好几批来自台州各地的缝纫机厂采购员“堵”在这里。不为别的,就为“抢”些缝纫机外壳回去。据了解,这家企业主要生产缝纫机的金属配套设备,而其客户则来自于椒江区大大小小的缝纫机厂。
“生意这么好,主要原因还是国内外缝纫机市场的恢复。”台州工商椒江分局的工作人员给记者调出了一份统计数据:今年1—4月,该分局的辖区内已经新设缝纫机企业34户。“这还不包括已经在生产,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没有进行注册的企业、个体户。”
在浙江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记者也了解到类似的信息。新杰克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缝纫机生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市场份额占到15%—17%。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内部股份调整,为上市做准备。
“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整个缝纫机市场都在沸腾。”新杰克的董事、总经理郭卫星对记者说,“去年四五月份,是缝纫机行业最差的时候,我们公司只有工人1200名,保底工资是1700元(此为基础工资,正常开工时还有奖金);但现在,我们公司的工人有2200人,保底工资是1900元,普通工人的平均月收入能达到3000元左右。”
企业人多了,工人工资提高了,背景自然是行业景气度提高。郭对记者说,“去年,我们的销售量是30多万套,产值10.6亿元;但今年,我们有信心达到60万套,产值也会大幅度提高,而这一切都来自于行业的强势反弹。金融危机之后,缝纫机业遭遇了低谷,很多企业倒闭、停工;最终导致市场供应大幅缩水。现在,行业需求重新起来了,供不应求,所以导致市场井喷。以我们公司为例,即使不再接新的订单,我们还必须加班加点干到7月份。”
看到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缝纫机行业,这个“中国第一”也丝毫不敢怠慢。郭卫星告诉记者:“2007年的时候,我们启动了一个在临海的高端缝纫机项目,总投资3亿多元。因为金融危机,这个项目进展缓慢。今年,我们董事会决定,快速推进这一项目。接下来,缝纫机行业所服务的纺织业、箱包业,将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所以,我们正在积极开发更加节约劳动力的设备;将来,也许一个人就能完成现在十个人的工作。”
船厂有钱就造大船
5月17日,阴历四月初四,早上10点,正是涨潮的时候。台州市沿海造船有限公司一艘2.7万吨排水量的海轮在潮水的帮助下,顺利上水。台州市沿海造船有限公司是台州造船企业中的佼佼者,拥有最大5万吨级的造船能力;有12个船台,可同时开建12条船。
据该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杨道长介绍,“这艘船已经卖出去了,价格是1.1亿元;但是同样的船在2008年初,能卖到1.6亿元。”
“虽然价格不如从前,但造船业已经走出困境了;所以,我们董事会决定,今年不仅要不停地造船;还要投资3600万元,新建一个8万吨级的船台,把我们的生产能力提高一个级别。”杨道长对记者说。
之所以定下造船的计划,杨道长的决心来自于对市场的预期和原料的价格水平。“一台主机,以前是2000万元,现在只要1000万元;造船用的船台,以前的使用费是1000万元,现在只要200万元;用料最多的钢板,以前是7000元一吨,现在不到5000元。每造一条船,我们的成本就比以前减少了将近3000万元。我们判断,市场会逐渐走好;接下来,船舶的价格会逐步走高。如果我们有现货,而且成本比较低,那么我们肯定能在市场的顶峰好好赚一笔。”
而建造一个更大的船台,则是从市场竞争角度考虑。“从远洋运输成本来考虑,船的载重量越大,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越低;所以,造大船,是航运企业的方向。”
记者了解到,今年,沿海造船有限公司已经顺利上水的船有4条,约4.5万吨;而正在修建的船有7条,总排水量超过12万吨。
“这些船中,已经有两条成交,成交额超过4亿元。”杨道长对记者说,“去年,我公司的销售额是9.4亿元,我相信今年我的销售额最少能达到12亿元,而达到20亿元也不是没有可能。”
身为台州市船舶协会副会长的杨道长对整个行业的情况也了如指掌。“台州有大小86家厂。虽然行业行情转好,主要还是竞争力比较强的大型船厂比较好。一些生产1万吨以下的小型船厂,仍然比较艰难。希望相对小的企业,能坚持住,然后抓住机会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慢慢壮大起来。”
临走时,杨道长接了一个电话。他很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已经筹集了1.2亿元资金,很快就要投入日常运营。和现在正在周转的4.5亿元加起来,我们企业目前正在周转的资金就达到5.7亿元。”而杨道长也透露,公司的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民间投资,月息不超过1%。
眼镜业渴望产品升级
在椒江,眼镜行业今年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企业似乎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每家企业都在抱怨招不到工人,而且工人的月工资还提高了两三百元。
台州市椒江华龙眼镜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不错的外贸企业。主要生产迪士尼、沃尔玛公司的订单太阳镜,虽然今年的生意还不错,但公司老板也并不满意。
“员工工资提高了,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而且我们这里已经形成一个区域产业,眼镜厂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兴龙对记者说,“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投入,提高产品质量。”
据了解,华龙前年的产量是300万副,去年是450万副;今年已经生产200万副,预计全年的产量将达到500万副。
“现在,我们的出厂价格在2.5元/副左右,毛利率在5%左右。”李兴龙说,“最近,我要引进一些新的设备,扩大产能,提高质量,最终提高出厂价格,希望能把毛利提高两个百分点。”
台州市诚翔光学眼镜有限公司做得则更加积极一点。今年年初,该公司在广州新建了一个生产基地,专事生产高档偏光太阳镜。该公司的业务经理蒋开方对记者说:“目前,我们做的‘红狼’偏光太阳镜在行业内已经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每副的出厂价格在60—100元之间。但是,仍然有一些客户的高档订单,在台州我们做不了,原因则是没有相应档次的配件供应商。所以,我们今年投资了500万元,在广州开厂;希望通过提高品质,满足市场的需求。”
民间资本流向实体经济
“从企业情况来看,台州民间资本正在向实体经济回流。”台州市椒江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1—3月份,椒江区工业性投入达到19629万元,同比增加了19%;外贸自营出口总额达到47959万美元,同比增加70.6%。“投入和产出都实现增长,很明显地体现出资金正在流向实体经济。”
此外,该局还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2009年4月底,私营企业总数3772户,个体工商户总数2288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195户;而今年同期,这个数字分别是4038户、23173户、263户。两个数字都有明显增加。
台州市椒江区星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王伟奇对记者说:“从我们的角度,也明显体会到实体经济对资金的渴望。目前,我们的自有资金是5000万元,银行融资为2500万元。这7500万元的主要去向,就是我们台州本地的特色产业,船舶制造业投入了1000多万元,缝纫机产业500多万元,其他的投入还分布在塑件制造、服装制造、农村养殖业等。”
王伟奇说:“这些资金的去向,我们很清楚,就是实业。我认为,接下来楼市、股市的资金也可能适度回流到实体经济。在目前的大背景下,楼市和股市都赚不到钱;依照资本的‘逐利性’,它必然选择新的方向。而台州人熟悉的缝纫机、造船业,很有可能成为本地资本追逐的首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