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探金沙江岩画 考古专家先写遗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0日08:51  生活新报

  金沙江岩画群长达200公里 最近有观点认为其已有万年历史

  

为探金沙江岩画考古专家先写遗嘱

  和华璋及其同事考古拍到的岩画之一

  

为探金沙江岩画考古专家先写遗嘱

  悬崖之下,就是金沙江

  从事了15年考古工作的和华璋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也会遭遇生与死的选择。然而,在写完遗嘱、经历了死亡式的探险后,一条长达200公里的血色岩画群浮现在和华璋及其4名同事眼前。当岩画群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时,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万多年前,一群晚期智人为了生存躲避到岩洞中并画下了这些图形。

  死亡式探险 考古专家写下遗嘱,上“刀山”统计岩画

  今年4月的一天,和华璋的老婆刘丽嘉在家里打扫卫生的时候,无意间看到桌上放了张纸条,打开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气——纸条上写的竟然是和华璋的遗言!丢下手中的字条,刘丽嘉急忙冲到和华璋所在的单位玉龙县文管所,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和她生活了10年的丈夫如此想不开?

  看到刘丽嘉,文管所的同事们都露出了为难的表情。再三追问,刘丽嘉才从和华璋的同事口中得知,丈夫瞒着她去考察金沙江边悬崖上的岩画了,行程需要三天,当然,最终能不能安全回来,谁也说不准。

  幸运的是,3天后和华璋与4名同事顺利回到了玉龙县。当然,更令和华璋激动的是,他们带回了金沙江岩画的大量全新资料。“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陆陆续续有人发现金沙江岩画,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岩画都是以单点的形式出现,零零散散地分布在金沙江沿线。而这次我们的工作,就是把那些没有人去过的地方走一遍,把遗漏的岩画重新统计出来,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和华璋说,这项工作听起来十分容易,却很可能需要用生命交换。

  在玉龙县文管所,和华璋并不是第一个写遗嘱的人。最先写遗嘱的是这次考古之行的队员之一小张。小张写完遗嘱后,其他人也跟着效仿。和华璋说,虽然有生命危险,但是为了亲眼看到那些人迹罕至的岩画,还是愿意放手一搏。

  和华璋等人踏上的探寻岩画之路到底有多危险?据和华璋描述,一般人很难体会到,通往岩画之路,除了脚下的万丈深渊,还有依附在峭壁上快得像刀一样的石头。“很难想象石头会和刀一样锋利吧?这些在金沙江两旁的石块,经过成千上万年的风化,被削得又薄又锋利,即便是戴着手套攀行还是有被划破的可能。”

  除了“刀山”,还有风。“从河谷吹来的劲风贴着悬崖边刮过,站在悬崖上的人很容易就被掀起来。因此,以前常常有猎人葬身于金沙江边。”和华璋说。

  解密岩画群 22个分布点,长达200公里,大多是动物图案

  [1]

  

为探金沙江岩画考古专家先写遗嘱

  也许一万年前,这个洞里住着岩画的创作者

  

为探金沙江岩画考古专家先写遗嘱

  岩画还在,我们也许可以想象到祖先绘画时的情形

  在这次调查中,考古专家一共发现了22个金沙江岩画分布点,加起来长达200公里。这么大范围的分布让专家们大吃一惊。然而,在对这些资料进行研究时,考古学家们却被搞得越来越糊涂了。

  最先让专家们疑惑的是,这些岩画为什么会出现在如此险峻的地方?在发现的22个岩画点,都是处于悬崖峭壁上,而在这些悬崖峭壁的上方,却是平坦的土地。“这些岩画的创作者竟然放弃肥沃的土地,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江边的悬崖上作画,这的确让人匪夷所思。”和华璋说,从以往研究的经验来看,岩画出现的地方就是古人生活的地方,“那就是说,当时的人们宁愿像其他动物一样躲在峭壁的山洞里过日子,也不愿留在广阔的土地上。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作出这样的选择?”

  对于这个问题,玉龙县文管所所长杨志坚认为,正是由于当时的古人不能和自然抗衡,才迫使他们走向崖壁。“应该说,那个时代的古人并没有现代人聪明,也不具备改造自然的能力。为了避免野兽的袭击,他们选择逃离森林来到这里。虽然生活变得艰辛,但至少不用活得提心吊胆,这正是所谓的绝处逢生。”

  在被发现的岩画里,绝大多数的绘画图案都是动物的形状,除了牛、马、猪以外,还有熊、虎等一些凶猛的野兽。但人形图案却十分少见,即便有,也是在动物图案旁边作为陪衬。杨志坚介绍,以往发现的岩画大多以人物为主,表现祭祀的场景,然而金沙江岩画却打破了这一规律。“金沙江岩画的表现方式十分单一,除了动物图形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很难看出来这些岩画的功能。”杨志坚感到不解,既然不是为了表现祭祀活动,那么这些岩画在表现什么主题?

  对于杨志坚的困惑,丽江市文物院副院长杨锡莲认为,金沙江岩画的确不是为了祭祀而创作,因为生活在当时的人们还没有祭祀活动。之所以创造岩画,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对动物的崇拜。想一想,放弃了平地生活的人们只能靠狩猎和在洞穴里圈养少量的动物为生。在他们眼里,这些动物给予他们生命,把动物以绘画的形式涂在墙上,不仅表达了对动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是期望今后得到更多的动物。”而第二个原因,杨锡莲认为,这些岩画也许是人类艺术创作的雏形,人们从那时开始学着用绘画表达思想。“说不定当时的人们还在比较岩画上的动物,看谁画得更像一些。”

  岩画年代之争 欧洲专家称:金沙江岩画有1万年以上历史

  

  

为探金沙江岩画考古专家先写遗嘱

  通往岩画之路,是悬崖峭壁

  关于岩画的秘密远远不止这些。杨志坚说,在发现的岩画中,有些岩画离地面10米高。要知道,这些岩画位于峭壁上,脚下根本没有支撑点,难道作画的古人懂得腾云驾雾之术?还是古人像蜥蜴一样,可以吸附在垂直的石面上?

  不过,让考古专家伤透脑筋的还是岩画年代的断定。“到目前为止,金沙江岩画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年代被国际公认,这也是金沙江岩画研究当中最大的一个缺环。”杨志坚说,之所以没有办法确定岩画的年代,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的研究中从来没有遇见过像金沙江这样的岩画;另一方面是因为在金沙江岩画分布的地点,考古专家们至今没有发现任何人类留下的遗迹,以佐证岩画的年代。

  即便如此,考古专家们仍在努力寻找金沙江岩画年代的真相。最早的是丽江市东巴研究所研究员和力名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金沙江岩画是东巴象形文字的雏形。按照和力名的推测,金沙江岩画最早出现在唐代以前,即距今一千多年前。和力名认为,金沙江应该是丽江东巴文化的发源地,从这里发迹的东巴文化雏形在随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迅速传开,而且从金沙江岩画的动物形状来看,确实有几分东巴象形字的样子。

  然而,和力名提出的观点却被其他考古专家认为是一厢情愿。包括杨志坚也认为,把金沙江认为是东巴文雏形的推断很难站得住脚。“从金沙江岩画的原始程度来看,至少是发生在3000年以前。而且根据岩画周边反映出来的情况,那里也已经被遗弃了有数千年的历史。”

  最近,关于金沙江岩画属于旧石器时代的观点占了上风。这个观点的诞生多亏了中国岩画专家陈兆福。今年初,杨志坚把岩画的详细资料寄给了陈兆福,在看到岩画后,陈兆福并没有立刻作出判断,即便是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陈兆福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作出判定。随后,陈兆福将岩画的资料转交给了国际岩画主席。

  几个月后,陈兆福收到从欧洲传来的消息。根据欧洲的考古标准,金沙江岩画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产物,距今有1万年以上的历史。如果这个说法正确的话,创造这些岩画的应该属于晚期智人,这正好符合当时没有祭祀活动以及为了生存躲避到岩洞中的种种推断,而中国岩画的历史也将往前延伸了几千年。 本报记者 袁野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闵文新供图 请闵文新见报后与本报联系领取稿费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