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讯(记者 张非非)15日,在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的田间,85岁的东北农大农学院退休教授佟明耀手捧着长势喜人的寒地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对记者说:“12年苦尽甘来,就像这冬小麦一样!”
佟教授告诉记者,冬麦比春麦有很多优越性:一是生育期几乎长1倍,增产30%;二是抗旱性强;三是冬麦种子分蘖多,成本为春麦的30%。但冬麦秋天播种,严冬后的次年春天返青生长,我国长城以北历来是它的禁区,种子经过漫长冬季往往再也“醒”不过来。
1994年,佟教授踏上了挑战大自然的艰难跋涉。搞育种周期长,一个品种至少要搞10年。佟教授从学校借来半亩地,自己撒种、追肥、锄草,比养花还细心。他每天早晨四五点钟下地,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在收获期,为了挑出最出色的单株,他弯腰一株株割,一天下来,腰累得直不起来。每个选中的单株下一年种一行,杂交后再优中选优———如此循环往复。寒来暑往,冬去春来,6本密码本式的“冬麦田间种植登记台账”密密麻麻地记录下每年1000多株麦苗的“身世”……经过一代代的组配和产量性状观察,他终于选出稳定越冬的优良品系,并在气候条件相对恶劣的饶河和虎林两个县市试种成功。
2007年1月25日,佟教授精心培育出的冬小麦品种正式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被命名为“东农冬麦1号”,成为我国第一个适合在北纬49度高寒地区种植的冬小麦品种。现场的省社科联副会长刘幸告诉记者,“东农冬麦1号”大面积推广种植后,黑龙江省有望成为山东那样的小麦生产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