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女白领"网上自诊"吓出病 出现"误诊"维权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1日22:02  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记者 郭道坤实习生 张灵灵 管俊云 )网络给生活带来方便,有什么问题,网上搜索一下就能找到答案。时下,有些人有个头疼脑热也开始咨询网络医生,输入症状,然后根据"在线医生"提供的诊断结果买药治病。但是慢慢地有人发现"网上自诊"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线医生"诊出"不治之症"

  23岁的外企白领张小姐到医院时就诊时,因为连日来的精神抑郁导致整个人看起来很憔悴。刚一坐下来还没等医生检查,就说:"医生,我应该是得了胃癌。"为她接诊的湖北省新华医院的李医生纳闷的望着她:"还没检查呢,你怎么自己就确定自己得的是胃癌?"

  张小姐讲述之后让李医生觉得啼笑皆非,原来张小姐最近一段时间总感觉吃饭、喝水时吞咽不畅及疼痛,有时伴有胸口痛,吃药也不管事。她上网搜索关键词"吞咽不畅","当心食管癌"的网页立即跃入眼帘--"食管癌发生早期,一般表现为吞咽时有轻度梗阻感或吞咽时食管内疼痛、胸骨后隐痛、闷胀不适、吞咽时食管内有异物感","进行性吞咽困难是中、晚期食管癌最典型的症状","癌症患者趋向年轻化"……张小姐越看越害怕,越查越觉得自己像得了食管癌。之后几天她茶不思、饭不想,有空就上医疗网站、抗癌网站,了解有关食管癌的最新研究和治疗情况,终日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留下父母无人照顾而焦虑。她在好友力劝下,终于下决心去医院证实这个"噩耗",于是便发生了上述那一幕。

  结果在为张小姐进行了内镜等检查后,告诉她:"你得的是食管炎,别再胡思乱想了!"

  "网上自诊"年轻人居多

  "去医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是专家门诊还要预约,看个最简单的病也要花半天时间,实在耗不起时间啊!"在外企工作的小白说,平时他工作忙,根本没有时间休息,生个病还要请假太麻烦,"现在,我和同事一般有点小毛病都是在网上看病。"

  记者上网查询发现,像"39健康网"、"中国健康网"等"网上自诊"的网站有很多,自诊者在搜索引擎里输入症状信息后,依照网上提供的"即时处方"买药治病,或者和在线医生进行交流后得到诊断回复。

  女儿才三个月大的陶女士是典型的"网上自诊族",她平时要照顾年幼的女儿,生病了也没时间去医院,有个小病小痛的都是"网上自诊"。"前段时间总是咳嗽,以为是甲流感,怕传染给孩子。在一个医疗网站上咨询了在线医生,发现只是普通的流感,于是按照建议买了药,吃了几天就好了。"

  "网上自诊"缘于看病"难"与"贵"

  如今,很多网民习惯了"无所不用其搜",凡事先在网络上搜搜,不少年轻网民一旦出现头疼脑热,首选不是去医院就诊,而是使用搜索引擎进行"网上自诊"。为何"网上自诊"会如此大受热捧?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绝大部分市民认为,虽说现如今"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有所缓解,但医院挂号排长队情况还是很严重,到医院看一次病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而年轻一族利用对网络的熟悉,小病采用更为方便的"网上自诊"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同济医院的王教授则认为,"网上自诊"的风靡其实更多反映出的是一种对时下医疗现状不满的无奈。王教授认为,并不是年轻一族非要"网上自诊",这个群体也知道网上医生的建议并不一定准确。更不是这些年轻人不拿自己的健康当回事,而是去医院太麻烦,最终还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去医院的话,这些上班族首先要请假,去了医院还得排队挂号、排队检查、排队交费和拿药。看一次病,少则半天,多则几天去掉了。"而在网上,自诊一族仅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初步把病诊断了,多位医生提供的诊断意见对他们的治疗有参考帮助。王教授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医院可能会开"大处方""高价药",通常情况下,相同的药,医院的价格比市面上药店的贵,这也造成了年轻小白领一族更加倾向于"网上自诊"。这种狂热最终还是因为时下医疗体制的不健全。"王教授说。

  "网上自诊"存隐患"误诊"维权难

  记者在某搜索引擎中输入"在线医生",立刻出来了720万个相关网页。多数网站只要注册成功就可免费咨询。通过链接一步一步点击进去,记者发现最后和自己聊天的居然是负责这个网络平台的管理员,在讲不出任何原因的状况下,他只是重复着让记者快去他们医院检查,并给出了一个专家预约号要记者记住。

  昨日,记者登录多个医疗网站,体验网上看病情况。"睡眠质量不好,该怎样调整?"记者将这个问题抛出后,"网上医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因为缺钙,建议多补钙。""建议你去做调节睡眠的SPA或精油推拿。""考虑神经衰弱症,饮食需避免辛辣、生冷。"不到5分钟,就有多家网站的"在线医生"开出"药方"。

  针对日渐风靡的"网上自诊",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医学类人士认为,"网上自诊"还存在众多的隐患。首先患者与网上医生是素未谋面的,医生只是对患者所描述的症状进行分析,不能面对面进行交流,不能准确判断病症;其次,一旦网络医生判断有误,给了患者错误的信息,就有可能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延误,"误诊"率偏高。

  "比如说失眠、疲倦,有可能是气虚、血虚、气血两虚,还有可能是神经衰弱等等。病症会因患者的特殊性、差异性存在差别。而一般患者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发现一些小的但是关键的病理特征。而部分常用药品只能是泛泛的治疗疾病,没有针对性。一些小病耽误治疗转重后得不偿失。"张医生说。

  王教授认为,自诊一族从网上咨询来的治疗信息只能当做参考,千万不能完全听之任之,不能将咨询意见作为诊断依据。

  同时武汉的刘律师告诉记者,目前网上风行的自诊治疗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刘律师说:"网络是一个虚拟化的平台,没有人能对网上医生的资质进行核实认定。而一旦由于误诊出了问题,患者将有可能无法再找到给出治疗意见的医生,相关部门也无法对具体的诊疗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到时候患者将面临维权无门的尴尬境地。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