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见证长江源冰川退缩 本报记者今出发

  2006年消退3.2米

  2007年消退2.3米

  2009年消退2.1米

  2010年消退?

  从2005年开始,“绿色江河”环保组织每年都会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研究所一起,在长江源冰川树立一个标志牌,以检测冰川退缩状况。今年,这个为期6年、自1976年确定长江源头以来持续关注时间最长、最全面的一次科考项目将告一段落。6月5日,科学家们将公布6年来,长江源冰川的退缩距离以及长江源冰川生态调查结果。这份报告有望成为迄今为止,人类对长江源冰川科考最权威的分析报告。

  今日,本报两名记者将跟随科考团队一同出发奔赴长江源冰川。本报记者将通过海事卫星电话每天发回现场的报道,第一时间向读者汇报长江源冰川的退缩情况,以及长江源头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变迁。

  关注冰川退缩

  “最近流行‘低碳’。为何要‘低碳’?因为气候变暖。如何知道气候变暖了———我们若想知道屋内的温度是上升,最直观的方法是在桌上放一块冰,再仔细观察它的融化速度。”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蒲健辰称,如果地球是一个屋子的话,那么这个冰块就是冰川。长江源头的冰川,就像一座巨大的固体水库,矗立在我们的头顶。

  有机构说,长江源头的冰川30年间消退了60米,每年消退20米。也有地理杂志说,每年消退70米。关于长江源冰川的消退速度,一直都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6月5日,我们将公布迄今为止对长江源冰川科考,相对最具权威的分析报告。”蒲健辰称,冰川、水文、气候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将通过地面、卫星、遥感、航空等方式,搜集近40年长江源冰川资料。届时,将对外公布长江源冰川退化的生态分析。

  穿越生命禁区

  高海拔、气候恶劣,长江源区域被称为生命禁区。据统计,共有13名科学家、民间环保人士把生命献给了长江源科考。那么,此次科考又面临怎样的风险?

  有25年长江源科考经验的杨欣介绍,长江源海拔5400米,短期进入如此高的区域,对队员的身体素质有极高的要求。高山缺氧,轻微的感冒症状都很容易诱发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长江源的理论气温比成都低30摄氏度,终年降雪,如果遭遇持续暴风雪,整个考察队将被困营地,面临燃料、食物、低温的威胁。据本报去年参与该科考项目的记者介绍,途中突遇暴风雪,一米之外就什么都看不清楚了,暴风吹得人站立不稳。两公里的距离,要走四五个小时。

  寻访中国的“爱斯基摩人”

  这是本报参与长江源冰川科考的第六个年头。此次,本报记者将使用海事卫星电话发回令人震撼的现场图文报道。

  本次科考将途经很多美丽又神秘的地方:广阔的若尔盖草原,甘肃和青海交界区域的黄土高坡和蜿蜒的黄河,湛蓝的青海湖和荒芜的柴达木盆地,巍巍昆仑山和无边的可可西里荒原,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万里长江第一桥———沱沱河大桥,长江源头最高的山峰———格拉丹冬雪山、长江源最大的冰川———岗加曲巴冰川,长江正源沱沱河的源头———姜古迪如冰川。

  一名于2005年参与此项科考的记者称,在距离冰川两公里处是长江的第一户人家,他们世代生活在冰川雪山下,犹如中国的“爱斯基摩人”。5年过去了,他很想知道冰川退缩、土地沙化对这家人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本报记者 陈东

  “2010长江源冰川考察”

  主要成员介绍

  考察队由来自成都、北京、深圳、兰州、西宁、格尔木、长沙等7个城市的19名队员组成,他们中有科学家、民间环保人士、摄影师、艺术家、医生、记者、司机等。主要成员有:

  杨欣:探险家、摄影师、绿色江河会长。1986年长江漂流探险队主力漂流队员,1997年建立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2005年开始致力于长江源冰川退缩的监测。

  蒲健辰: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从事青藏高原冰川考察研究30年,其中,对长江源冰川变化持续定点观察24年。

  沈大刚:医生,1986年长江漂流探险队主力漂流队员,1994年、1996年、2002年先后到达长江源,从事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调查,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奠基人之一。

  孙建军:原青海登山队职业向导,鸟类摄影师,绿色江河资深志愿者,从事青藏高原登山、探险协作30余年,3次到达长江源冰川。

  寒梅:高山病专家、青海格尔木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绿色江河资深志愿者、藏族。从事高山病临床35年。曾10次作为考察队、探险队随队医生和藏语翻译到达长江源。

  李保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深圳五星级义工,绿色江河资深志愿者,连续5年参加绿色江河“长江源生态移民项目”。

  赖文(孤帆):登山领队,成都C2户外创建人,从事户外运动8年,组织过20多次5000米级及以上雪山登山活动。

  纳木扎:“长江源头第一家”牧民,绿色江河特别志愿者,从2005年开始协助绿色江河冰川考察和标志碑的竖立。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