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林森墨宝被当裁布板用 续“曾叔公一生热爱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2日06:24  台海网

  

林森墨宝被当裁布板用续“曾叔公一生热爱教育”

  图为林岂庸

  台海网5月2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蔡力张妍炎 文/图)漳州芗城区今年83岁高龄的林岂庸,要喊林森为曾叔公,年轻时她和林森的孙女林一杉一起就读于福建协和大学。昨日,为了探寻林森墨宝“急公好义”的来由,记者采访了林岂庸。

  在协和大学,林一杉1948年毕业,林岂庸1950年毕业。林一杉大她四岁,如今在美国。2008年林一杉回过北京,她们还见了面。林岂庸大学毕业后在漳州师范学院当中文系教师,直到退休。

  说起林森,林岂庸说:“老人是个秉性忠直、不谋私情的人,这是我从父亲那里听到最多的赞誉老人的话。”她说她父亲林葭蕃1946年到台湾大学当教授,之前在福建也都是教书。父亲之所以会从事教育,也是林森的原因。

  当年父亲留学日本回国后,林森给父亲写了封信,要他到泉州打锡巷晋江初级中学即现在的泉州五中任教。如今这封信的原件还珍藏在林岂庸家里,复印件保留在泉州五中。

  在林葭蕃自己写的《林森传略及其二三轶事》一文中也提到,林森一生热爱教育,还屡次以私款资助优秀青年留学。林森对一个乡人林汉升的才华很欣赏,通过各方协调努力,帮助这位年轻人到法国深造。此外,林森的遗嘱中也有设置奖学金。

  在漳州,林森另一处墨宝是如今挂在南靖和贵楼的匾额。当年22岁的简羡强从和贵楼出发,到缅甸去做生意,后来发迹了,为教育事业做了很多贡献。于是林森为简羡强颁发了“兴学敬教”的牌匾。这个牌匾是1937年简羡强从缅甸带回和贵楼的。

  而对于昨日本报报道的,在漳州市龙文区发现的林森墨宝“急公好义”匾额的来历,林岂庸女士也无法得知。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