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稻花香的循环经济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4日03:01  汉网-长江日报

  

稻花香的循环经济之路

  

稻花香的循环经济之路

  

稻花香的循环经济之路

  稻花香集团办公楼

  过去4年间,稻花香所倡导的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模式,打破传统产业割裂发展的格局,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有效促进了资源的再利用,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当地农民致富,也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循环经济,这个长期集中于工业生产领域的名词,如今被注入了新内涵。早在 4年前,白酒生产企业稻花香首提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产业发展的方向。4年后的今天“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变成了企业实实在在的利润,农民暖暖和和的收入,更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范本。

  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指引下,2009年稻花香昂首跨过50亿关口,近20万农民直接或间接就业致富,交出一份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双赢的答卷。

  走农村循环经济之路,从单纯的种植,卖初级农副产品,到资源循环利用,生产绿色有机食品。资源每循环一次,产品就增值一次,农民就增收一次。是稻花香集团董事长蔡宏柱的心愿。

  做了20多年“农”字文章的蔡宏柱常感叹农村的脆弱。他常讲起自己小时候的鄂西农村。那时,种一亩田,就养一头猪,祖辈传下的方法,让当地生态持续平衡。 但现在,“养猪的不积猪粪,拿水将猪粪往河里一冲,污染了河流;种地的贪图方便,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地污染。” 脆弱的生态,让农民增收更加艰辛。

  农村怎么改变,农业怎么发展?蔡宏柱反复思考,他认为,必须寻找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他想到了自己的企业。20多年来,得益于龙泉镇的一方优质水土,稻花香酿造美酒,发展产业集群。2004年,销售收入顺利跨越10亿元关口,企业步入新一轮大发展时期。稻花香要发展,必须以保护一方生态为前提。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蔡宏柱深感振奋,他开始重新思考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

  酿酒的下脚料酒糟,长期被当做垃圾丢弃。为什么稻花香不能用来养猪,变废为宝?养猪的不积猪粪。为什么稻花香不能发展有机肥料产业,还肥于田?

  顺着酒香,思维慢慢发散,一个全新的理念在蔡宏柱的脑海里升腾。 以绿色有机为核心理念,改变农村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线性经济,打造一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生态链,无疑能减少资源浪费,改善农村生态。

  更关键的是,农民种玉米和红薯,卖初级产品,只能得一次收入,如果让产业链循环起来,资源每循环一次,产品就增值一次,农民也能增收一次。

  思路豁然开朗,蔡宏柱为这个理念取名: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

  2006年,蔡宏柱雄心勃勃地提出:以发展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为方向,向饮料产业延伸,向饲料产业拓展,向养殖和有机产业扩张,向生物化工产业推进,用5年时间,将稻花香打造成“百亿”企业,带动100万农民致富。

  农业循环经济,这个凝聚着一位农民企业家对农业产业化战略思考的发展模式,开始变为现实。

  模式:种植—食品加工—全混饲料—规模养殖—有机肥料

  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既缺理念基础,亦无实践先例。稻花香摸着石头过河。 但蔡宏柱还是定下基调:以产业化为基础,以绿色有机为核心。 产业化,意味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即“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

  从甜玉米种植项目着手,稻花香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将传统的一家一户零星种植、品种老化、加工技术简陋、缺乏统一的销售市场等落后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到以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为主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上来。

  对种植农户,稻花香统一提供种子、资金、技术,农民按订单种植,玉米成熟,稻花香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连玉米带棒芯全部收走。

  收回的玉米,进入稻花香5万吨玉米浆饮料线。玉米酿浆,生产粗粮型饮料,主打绿色食品,销往省内外。对废弃的玉米穗、芯、秸杆,稻花香则为其安排了消化路径:玉米苞叶、穗芯、秸秆粉碎发酵,连同酿酒的下脚料酒糟,加工成全混饲料。

  全混饲料,是养猪的上佳饲料。夷陵区龙泉镇跑马岗村,稻花香投资1800万元打造的年出栏1万头的养猪场,为饲料找到下家。

  养猪的粪便,也不浪费。稻花香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设年产20万吨的有机肥料基地,连同龙泉镇生活垃圾一起,或“变废为宝”,还肥于田,或沼气发电,还利于民。

  绿色种植—食品加工—全混饲料—规模养殖—有机肥料,一条富有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生态链完整呈现。

  为让绿色产业链条不断壮大,稻花香启动了利民生化、魔芋项目、香辛蔬菜等一系列项目。

  效果:农村、农民、企业三方受益

  蔡宏柱说,发展循环经济不是做慈善事业,目的是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受益。就是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把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夯实农业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民增收上,切实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稻花香甜玉米项目发展种植户5600户,种植甜玉米6.4万亩,农民种植总收入5250万元,纯收入2370万元,与种植普通玉米相比,人均增收236元,增幅24%。

  目前,稻花香甜玉米种植签约农民已达6130多户,亩平增收430元以上。为帮助农民种植,稻花香斥资6000万元,完成农田坡改1万亩,沃土工程4.48万亩,新建主排灌沟渠1万米,节能温棚1000亩,当地农业种植条件大为改善,农户受益颇多。

  而作为产业链的龙头,稻花香也从中受益。2009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0.68亿元,创利税5.06亿元,增幅分别达44.39%、45.59%。

  甜玉米项目之后,稻花香再次与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签约,扶持发展50多个魔芋种植大户,按市场价敞开收购。如今,下堡坪乡成为稻花香最大的魔芋种植基地。

  从甜玉米到魔芋,循环经济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带来了农民、农村、企业的三赢。

  稻花香集团所在的龙泉镇,过去只是个不足千人的小村庄,除了单一农业种植,全镇没有一家规模企业。以稻花香产业链为带动,该镇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先后建起柑橘、畜禽、蔬菜、奶牛、水产等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同时农村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的龙泉镇,拥有商业服务网点3000多家,旅店100多家,大型超市3家,金融保险业务网10家,每年仅第三产业的产值就高达3亿元。

  整体推进、产业带动、扶持引导、联合发展,不仅打开了“城乡一体化”的便捷通道,促进了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的融合。如今以稻花香集团厂区为中心,周边住宅小区、学校、医院、商店已连成一片,集镇常住人口就有1万多人。

  目前,稻花香已在夷陵、兴山、当阳、远安、五峰等县(市、区)以及荆州、襄樊、老河口和重庆涪陵等地分别建立起30家特色产业集群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总资产47.29亿元,直接和间接就业的农民近20万人。

  此情此景,让蔡宏柱深感欣慰。发展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带动百万农民致富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文李介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