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民权利的城乡一体化

  2010年4月,对成都的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来说,温暖人心的消息一个接一个。

  4月1日起,《成都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与此同时,成都市正式实施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政策,也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最高报销额40万元;月底再传佳音,从今年到2012年,成都将实施首轮全民健康体检免费工作,为此成都市每年将拿出2亿多元……

  这些政策的实施,意味着成都城乡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越来越高,更意味着各种公民权利在城乡之间越来越均衡与公平。

  而这些政策并不出人意料。从2003年开始推行城乡一体化实践以来,成都逐步形成并不断巩固了以“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归根结底,其落脚点在于落实城乡平等的公民权利,让数百万农民兄弟姐妹获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发展机会和生命尊严。可以说,此为中国“农民”成为“国民”、中国公民权利从城乡二元分割走向城乡一体化的一个现实版本。

  这套共创共享的体制机制,为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也意味着对这套共创共享体制机制的不断巩固、完善、提高和深化。因此,2010年4月,代表公民权利城乡一体化的各种社会保障政策的推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市场动力

  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共创共享,首先是共创,即要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三农问题”的存在,城乡发展不协调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体制。成都希望通过城乡一体化实践,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其重要手段,就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市场机制平台,获得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进步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方法,即“三个集中”推动“三化联动”,充分体现了这样的市场动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和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条件,2009年全市工业集中度达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农民向城镇集中,为城镇聚集人气、创造商机,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目前已建成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630个(不包括灾后重建),74.3万农民实现了居住条件改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全市共培育发展规模经营50亩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999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355个,实施土地规模经营总面积285.8万亩。

  集中居住的农民,当上了产业工人,获得了更多的收入。远郊邛崃市的一位农民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几亩田把我圈住了,只能在外打零工,现在整天都可以穿皮鞋了。”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成都始终把推动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关键环节。先后3次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调整,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城乡一元化户籍制度,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土地是农村和农民最重要的资源。成都在城乡一体化实践中,推进土地综合治理工程,大规模开展土地整理,并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在城市资本和农村土地资源之间搭建起市场化的互惠共享机制,大大提高了农村和农民在土地城市化增值中的分配份额,同时回答了城市发展“地从哪里来”和农村发展“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如今,成都还计划用6年时间整治300万亩耕地和30万亩集体建设用地,节约出来的农地和宅基地指标,通过市场平台,将获得共计数十亿元补偿,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评价称:“级差土地收益”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成都的实践充分认识和利用了这个规律。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成都2008年开始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要求,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和颁证,并在市、县、镇都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使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通过还权赋能,为土地有序流转、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奠定扎实可靠基础。目前,确权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发放耕保基金19.4亿元,惠及农民137万户,实现农村产权流转6.6万宗,引入社会资金33.6亿元。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在灾后重建中得到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运用,在城乡一体的市场机制平台上,破解了住房重建面临的资金难题。比如,全市共有1.1万户受灾农户参与农房联建,吸引社会资金50多亿元;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筹集重建资金70亿元。

  按照都江堰一些干部群众的说法:地震让当地经济倒退了两三年,但是灾后重建政策“让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速了10年”。

  市场的无形之手,让“三农”难题有效破题。城乡收入差距从2002年的2.66:1缩小为2009年的2.62:1,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局面显现。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比较研究,成都是全国唯一在城乡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得到遏制并呈缩小趋势的特大中心城市。

  政府主导

  城乡共享发展成果

  成都希望通过城乡一体化这样一场深刻的变革,既要让农村人口逐步大量地转移到城市,从生产生活方式上真正成为地地道道的城市居民,又要让留在农村的人口集中居住在现代农村新型社区,享受延伸到农村的现代城市文明。

  共发展共繁荣的局面,为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它在本质上,就是赋予农民更多和更公平的经济权利,来参与市场机制决定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从而获得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造血功能”。

  与此同时,成都在二次分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向农村倾斜的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2009年市县两级财政对“三农”投入192.3亿元,较2002年增长了26倍,累计投入594.8亿元。

  经过7年统筹城乡的发展,一个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和城乡相对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已然形成,让城乡居民劳有其位、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检验标准。

  今年5月12日,成都至都江堰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这不仅是我省灾后恢复重建的第一个铁路重大项目,也是成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按照“三轨九路”规划,建成后将辐射60%的市域面积,惠及80%的市域人口,“县县通轨道”的地方铁路网规划,有9条轻轨和7条地铁,纵横成网。作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成都大力实施了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等对外通道建设,更深入推进市域高速公路网、多通道路网、旅游公路网、县道公路网、加密乡村公路网等“五网”建设,率先在西部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路、村村通水泥路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形成了1小时城市经济圈。

  为让农村居民享受现代文明,成都积极推进城市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初步实现城乡水、电、气供应和污水、垃圾处理一体化。比如,目前要求场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0%、6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80%以上。成都还进一步提出,以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深入扎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让全市域主要环境指标达到并保持全国一流水平,城乡居民共享天蓝地绿、山清水秀、市容整洁的秀丽成都。

  城乡一体化的公民权利,更落实在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上。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在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推动城乡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

  成都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优惠、就业援助城乡一体,对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进行就业登记。成都的经验和做法被国家劳动保障部门誉为“成都模式”。

  成都完善了面向农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和相互衔接,就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也是先进的。按照最新计划,到2012年全市基本实现城乡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参保人数突破1000万人。

  成都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体系,对223个乡镇公立医院、2396个村卫生站实施了标准化建设,建设了农村药品供应、监督 “两网”,所有乡、村卫生院(站)的药品都实现了招标采购和集中配送。在农村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病不出县”。

  成都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由市县两级财政投资近20亿元实施了农村410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区(市)县职业学校建设;还按“全域成都”理念,由优质学校组建教育集团,进行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满覆盖,让二三圈层的农村孩子也可以读四七九这样的名校。

  2008年11月,成都启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由财政每年向全市2396个村每村拨付平均20万元的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著名经济学家蔡昉的说法:“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要达到的目标,又是达到城乡统筹真正目标的手段。”在他看来,提供城乡均衡的公共服务,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公共投入,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

  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意味着统筹城乡是一个做大蛋糕的过程;而城乡共享发展成果,则意味着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中,构造了一种城乡居民平等分享的新机制,这就是公民权利的城乡一体化。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其核心思想是“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公民权利的城乡一体化乃是应有之义,本质上就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作为城乡一体化实践的继续深化和提升,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也必将为深化这套共创共享的体制机制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成都传媒集团深度报道课题组

  执笔:本报记者 付克友 曾茜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